-
翟東升:平行時代呼嘯而來,中國如何主動“去美國化”?
最后更新: 2022-10-05 08:29:43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分工中,或者說西方所能容忍的國際分工中,全球的研發類創新活動以前都集中在世界市場體系的中心或者準中心區域,包括美國、西北歐、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等地,而外圍國家負責中低端生產環節。
因此,發展中國家從農村轉移出來的青壯年勞動力得到車間里的工作崗位,而西方的大部分年輕人可以在大學畢業之后獲得寫字樓里的體面工作。而在這種分工中,外圍國家的大學畢業生,尤其是高端人才其實在國內是無用武之地的,因此其中一部分人如果想讓自己的所學有所用的話,要么在數量大大縮減了的軍工國企和科研機構中艱難度日,要么像印度和俄羅斯的優秀科技人才一樣紛紛流向西方。
全球性大國對整個體系的貢獻,除了體現在它的科技與知識創新能力外,還體現在它為世界提供了一個開放性大市場,并以此為基礎,整合世界各地的人力、物力和智力,形成全球性的分工與共享機制。所以,美國國內的大市場也成為美國外交力量的首要政策杠桿,因為世界各國都指望通過對美國的持續出口而獲得美元這一世界性貨幣。
當然,為了獲得和維持這種地位,美國也付出了代價,從最大工業國變為最大消費國,儲蓄率大大下降,貿易和財政的雙赤字不斷強化,中部白人的就業和產業成為犧牲品。
也正因如此,后危機時代美國的市場開始逐漸轉向封閉,先是搞排除中國的TPP,后是搞高關稅政策,破壞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并阻礙WTO機制運行。美國原本是全球開放市場的倡導者和維護者,如今正在變成一個反對者和攪局者。
后冷戰時代,從軍費開支來看,美國一家的軍費是排在其后的五六個國家的軍費之和。中國雖緊隨其后,但即便是從寬口徑計算,2020年的軍費開支也僅僅是美國的40%。有必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是停留在存量的絕對值比較,而是考察軍費開支的重心和增長趨勢,那么我們將獲得大不一樣的判斷。
三十年來,美軍的開支主要是維持其在伊斯蘭世界的漫長而無用的戰爭,而不是為即將到來的大國競爭做技術和裝備上的準備。也許是因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美軍的采購體系似乎遠比民政部門腐敗:以單價2000多美元的價格采購艦艇上用的咖啡壺,或者頻繁而無意義地調動軍艦,以便讓負責后勤的那位少將從菲律賓港口補給業務的承包商那里獲得更多的雪茄和性賄賂。每年7000多億的軍費中也的確有一部分花在裝備研發上,但是美國軍事研發的焦點是如何在平叛作戰中盡可能地減小己方的傷亡。
眾所周知,美軍在1960年到1972年的第二次越戰中之所以恥辱地敗退,不是因為任何戰役失敗,而是因為美軍的傷亡超出了美國民眾愿意承擔的限度,從而使其遠征冒險失去國內政治基礎。
越戰中士氣低落的美國士兵。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正因如此,美軍在外征戰的一線部隊中,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非美國籍軍人,他們冒險服役的動機主要是獲得美國國籍。美軍在阿富汗等地也有嚴重的消極避戰行為,平時龜縮在巨型堡壘中,付費給當地的部落武裝以求保護。這類現象讓人不由得想起羅馬帝國后期的軍隊蠻族化過程。
眾所周知,戰爭不僅僅是裝備的比拼,更重要的因素是人,包括將領和各級官兵的能力、士氣和經驗,也包括軍隊的組織模式、戰略思想和后勤保障能力等。美軍在后冷戰時代的30年里一直在作戰,似乎經驗豐富,人員、裝備和后勤之間磨合得都很好。
但是在我看來,冷戰后30年美軍經歷的6場以巨大的技術優勢針對弱國、小國的軍事行動,與其說是在打仗,不如說是在打獵。打獵時,獵手基本無須擔心獵物的反殺能力,實在不行可以一走了之。但是打仗與打獵的根本差別在于,對手可能擁有比你更長久的戰爭史、更高的智力和更準的槍法。美軍習慣于對弱國、小國的侵略戰爭,這些經驗在戰爭早期和戰術層面上可能有幫助,但是也非常可能在戰略層面形成致命的誤導。
從美國財政開支結構來看,未來美國軍費增長嚴重缺乏空間。二戰以降,美國的軍費支出占其聯邦財政開支的比例是持續萎縮的,這與大眾媒體所宣稱的“美帝”過度擴張或者窮兵黷武的說法相矛盾。
“美帝”如果真的因為過度擴張而導致體力不支,只需要放棄擴張、休養生息便可以恢復元氣。但是我的研究發現,導致“美帝”體力不支的原因不是過度擴張,而是它的“內臟”上長了若干“惡性腫瘤”,持續地占據越來越大比例的身體能量,擠壓了維持“帝國”運行所需的資源。
世人皆知,長在美國身上的“腫瘤”是華爾街金融部門,它們盤踞在“美帝”的“腦部”,引發的金融泡沫和危機導致美國聯邦債務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分別擴張了數萬億美元。但是美國還長了一個不太引人注意卻更加致命的“腫瘤”,那就是美國的醫療—醫保—醫藥系統。
如果說華爾街帶來的禍害是脈沖式的泡沫和危機的話,那么美國醫療—醫保—醫藥系統使美國就像患上了慢性中毒:美國聯邦財政開支中,這個系統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嚴重擠壓了美國聯邦政府維護其科技優勢和全球霸權所需投入的財政資源。
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公私兩大部門在醫療—醫保—醫藥上耗資如此之大,其產出卻令人失望,因為美國人均壽命是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最低的之一。因此,美國國內政治競選捐贈的行業排名中,排在第一位的恰好就是醫療、醫藥企業,排在第二位的才是華爾街,這并不令人驚訝。
拜登政府上臺之后,美國的對華政策有所調整,但這只是風格的切換而不是方向的扭轉。他們進一步確認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并試圖組建全球性的反華同盟來對付中國,對中國的貿易和技術制裁從“橫掃一大片”變成所謂“小院高墻”,精準打擊。
一時之間,日本、歐盟和印度似乎都有所響應。這一態勢,讓有些朋友心里發慌,擔心我們從此將被國際孤立,被隔絕于世界市場之外。但是在我看來,大國競爭新格局來臨,世界重新回到兩個平行的市場體系相互競爭的時代,既是歷史運行的大勢所趨,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內在需要。
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擅長打壓來自歐亞大陸的挑戰者,法蘭西、日耳曼、日本和俄羅斯等民族的興衰故事構成了300年來世界史的主線。西方世界也曾經有多次機會削弱和抑制中國的發展,但是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他們的陰謀沒能得逞。1949年之后的中國,遇到了奇妙的機緣:前30年學習了蘇聯的動員體制和社會組織能力,后30年學習了美國的市場經濟,從而成就了當今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
通過學習蘇聯的動員體制和社會組織能力,積貧積弱的中國突然間煥發出強大的戰斗力,在面對美國、英國、法國、印度、蘇聯、越南等地緣戰略對手的軍事沖突中捷報頻傳,其中一部分戰役堪稱世界戰略史上的經典案例。通過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市場經濟發展經驗的學習,中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工業國、最大貿易國、最大債權國、最大消費市場。
當然,這兩種從外部習得的體制基因相互之間仍存在一定的排異反應,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個30年的國內任務, 就是要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向更高水平,以中庸之道調和蘇聯與美國的“陰陽二氣”,由此實現蘇聯體制、美國體制、中國制度之間的“正題、反題與合題”的辯證關系。
- 原標題:翟東升:大膽地擁抱平行時代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我國首個礦用導航技術實驗室正式建成
2022-10-05 08:22 科技前沿 -
新疆:核酸檢測成為防控工作最大短板,向外溢省區市表示歉意
2022-10-05 07:40 抗疫進行時 -
烏魯木齊:暫不離烏,暫停離疆客運列車
2022-10-04 22:19 抗疫進行時 -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為新征程凝聚奮進力量
2022-10-04 16:38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推動產業發展 帶動村民增收(二十大代表風采)
2022-10-04 16:25 二十大代表風采 -
堅持自主創新 掌握關鍵技術(二十大代表風采)
2022-10-04 16:20 二十大代表風采 -
北京今日新增本土1例,來京探親
2022-10-04 16:09 抗疫進行時 -
成都一新冠感染者隱瞞行程,被立案偵查
2022-10-04 15:55 抗疫進行時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連鋼:寫就智慧港口建設的中國方案
2022-10-04 14:32 二十大代表風采 -
二十大代表風采 | 裴春亮:鄉親不富誓不休
2022-10-04 14:28 二十大代表風采 -
中方:會員國特別是會費大國應及時足額向聯合國繳費
2022-10-04 14:10 歡樂聯合國 -
澳門宣布啟動載荷專家澳門區選拔工作
2022-10-04 10:10 航空航天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50+626
2022-10-04 09:08 抗疫進行時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張連鋼:寫就智慧港口建設的中國方案
2022-10-04 08:55 二十大代表風采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林丹:用心用情當好百姓服務員
2022-10-04 08:52 二十大代表風采 -
二十大代表風采丨李勝利:做人民群眾安全的“守護者”
2022-10-04 08:49 二十大代表風采 -
喜迎二十大|洱海之治
2022-10-04 08:38 喜迎二十大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無癥狀3例
2022-10-04 08:11 抗疫進行時 -
廣州白云機場深夜回應
2022-10-04 07:46 航空安全 -
喜迎二十大丨云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2022-10-03 21:38 喜迎二十大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