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小平:狙擊王石 “麥子店高盛”將為誰站隊?
關鍵字: 萬科王石姚正華寶能系前海人壽高盛中信證券摩根斯坦利【石頭軟了?12月23日,“野蠻人”寶能系對王石的狙擊案仍在發酵,據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稱,王石23日早晨拜訪瑞士信貸時說,“寶能、華潤、萬科都是深圳幫,都是一家人,不應該內斗”,而且還說,“我們愿意照顧前海的訴求。前海很像香港的梁伯韜,能改組就改組,不能改組股價上他也不會虧。”
對照美國1974年7月,國際鎳鉻公司(International Nickel,INCO)強行收購電儲電池公司(Electric Storage Battery,ESB)案,高盛幫助ESB反并購功不可沒。而萬科和寶能系的這場惡戰,背后也站著這樣一家知名投行,它就是此次在股災中聲名遠播的中信證券。中信證券最終會有何作為呢?觀察者網特別邀請知名金融界人士,異常火爆的微信號“波音大飛機”主人吳小平來為大家侃一侃。吳小平授權觀察者網發布此文。原標題:中信證券如何同時效忠王石和姚振華?】
王石23日晨拜訪瑞士信貸發布演講
鈴兒響叮當,圣誕節就要到來。
選禮物,買禮物,包禮物,送禮物,拆禮物,多美好的2015。
面對年關,一家中國著名投資銀行,正雙手插入亂發,陷入深深沉思。該如何同時面對“大總統”王石和“野蠻人”姚振華這一對冤家客戶?
這家投行是中信證券。
此司又叫大平臺,綽號是“麥子店高盛”。
中信證券總部大樓,坐落在北京朝陽麥子店。這地方,明明在繁華的鬧市區及高尚的外國人區,東靠北京最好吃的凱賓斯基面包店,西鄰北京最好吃的Punjabi印度餐廳,聽著偏偏卻如此之low。
而且,中信證券前董事長王東明常常嘮叨,既然咱有錢有人有道兒,那非得照著高盛的樣子,把中信證券打造成本土版本的第一塊投行招牌。
常年在CBD國貿二座辦公的中金公司員工則對此不以為然:中信,一個老國企而已,算哪門子國際投行?中金股東群中才有真正美國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啊。中信,最多是個麥子店級別的高盛吧。于是,一傳十,十傳百,“麥子店高盛”綽號,就給中信證券烙下了。
今年,“麥子店高盛”至少幫助前海人壽募集了58億人民幣可贖回資本補充債券資金。
這筆錢的相當一部分,正在有力幫助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進軍萬科地產控股股東地位,打垮萬科地產以王石為代表的管理層內部人控制。
問題來了。
多年來,萬科地產和中信證券的關系一直相當熱絡,王石、郁亮給了中信證券很多投行生意:萬科B轉H,中信是保薦人;萬科50億公司債,中信是主承銷商。這種背景下,中信證券如果有意無意幫助姚振華來和萬科管理層對著干,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嗎?
但是,保險公司體量巨大,前海人壽的發展空間更是巨大。民營保險公司與“麥子店高盛”大金融的交集,很可能是個大幅增長的驚人數字(“麥子店高盛”第一大股東中信集團控股的另一家投行,中信建投,本周將為安邦保險承銷規模更大的15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這種想象空間,令"麥子店高盛"的銀行家們極度憧憬。
難道因為一家老客戶的憤怒,就要放棄如此重要新客戶的支票?
生意多了,中信證券反而頭疼。
弄好了,兩頭都是人;弄不好,兩頭不是人。看這意思,兩頭不是人,可能性更大。
問題已迫在眉睫,不容回避。
應如何正確解答?這得從中信證券董事長最崇拜的高盛投行說起。
歷史經驗總是重演,虛心重溫有益無弊。
復盤偉大高盛的崛起歷程,中信證券會對當前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楚。
多年前,高盛在華爾街的地位并不高,而并購業務也不是高盛生意的主流。
高盛人只是一直小心謹慎的做點財務顧問生意,譬如把各種知名家族擁有的私人企業以合理價格出售給上市公司。
當時,摩根史丹利、花旗等著名投資銀行風頭正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如果就這樣循規蹈矩地發展下去,高盛可能永遠沒有大放光彩之日。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時代并沒有拋棄高盛,終于給了一個逆襲的機會。
70年代初期,摩根史丹利的部分銀行家們,貪得無厭,為了掙得更多收入,開始“作惡”。
他們不再規規矩矩地開展并購咨詢,敢于摒棄與傳統客戶多年積累的信任關系,開始為大型惡意并購項目提供專業知識、資金和影響力。
作為華爾街最知名的大投行,摩根史丹利了解很多大企業的漏洞和弱點。
因此,當惡意收購者盯上一些大公司,摩根士丹利能夠相當精準、快速、周密的幫助這些“野蠻人”一舉得手,或占盡便宜再撤退。
下面是個典型案例。
1974年7月,國際鎳鉻公司(International Nickel,INCO),愿意以每股20美金(溢價9美金)強行收購電儲電池公司(Electric Storage Battery,ESB)。為了確保進攻得手,INCO請了“最佳雇傭軍”摩根士丹利來搞定此事。
摩根史丹利立刻提供了一整套惡意并購作戰方案,并且開始運作。
ESB得知摩根士丹利的敵對意圖后,感到整個金融市場都對自己關閉了。束手無策之際,其CEO翻出高盛公司客戶經理的名片,打出了求助電話。
高盛并購部負責人史蒂芬·弗里德曼立刻率隊前往ESB。
通過多次徹夜研究各種自保方案,高盛終于提出正式建議:其一,尋找“白衣騎士”來對付INCO;其二,準備進行反壟斷訴訟。
經過高盛接洽,聯合航空制造公司(United Aircraft Building Corporation)同意作為“白衣騎士”,加入本次并購的報價競爭。
摩根士丹利無力控制被并購方的反抗,INCO最終被迫付出了每股41美元的天價,ECB股東大獲其利。
這個看似普通的項目,拉開了美國大公司惡意收購和反惡意收購的歷史帷幕。
而高盛,一家曾經的中級券商,就此光榮崛起,成為全球反惡意收購業務的投行第一品牌。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2025,中國外貿要回答這四個問題 評論 4觀網網友選出20大新聞:標記共同度過的2024年 評論 382024,這十大中國“奇觀”改變未來 評論 43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 評論 71她又來:我們憑啥給中國“割地”? 評論 17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