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方遠:我們在臺灣以為自己活得更寬更廣,其實啊……
最后更新: 2022-03-09 17:54:49【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方遠】
俄烏戰事一起,臺灣島內一片惶惶。
媒體界更是吵的歡。看著平素顏色紛雜的新聞,無不霎時之間幻化成為“烏克蘭國家通訊社臺灣分社”,連俄軍“脫褲懶”(閩南語,下半身沒穿褲子、露出下體之意)這種標題都出現了,沒有最下限只有更下限。
但這個場景在臺灣并不令人意外,甚至是熟悉的日常。不說遠的,想想兩年前疫情爆發初期,人人以貶抑譚德塞為傲為榮,凡是有一丁點異議必遭質疑噤聲。再遠一點,無非是香港反修例的那場黑暴,我們能看到的,只有掐頭去尾之后的千篇一律。再往前呢?新疆、西藏、白色恐怖、二二八……
拜現代科技之賜,我們在臺灣以為自己活得更寬更廣,實際上是對真假是非更快速的改寫,僅憑立場的信者恒信,自由意志只不過是所謂民主陣營確認敵我關系的一道通關密語。這就是我們在“墻外”世界的寫照,我們只能接受同一道指令、齊一的反應,包括歡笑與眼淚,這是作為末梢神經的宿命。
當“民主”宗教化之后,藍綠的分野除了選舉那一晚分出勝負之外,早已無意義。當我們眼睛一睜開,各家媒體的編譯中心從西方的中樞神經領受了戰場“真相”,拼了命推播烏軍戰無不勝、俄軍一敗涂地,綠的說誓死頑抗、藍的說“如果要打,就是要贏”;就算想從政治抽離出來,連逛個臺北101、看個燈會燈節,甚至期待著中華職棒新球季開打,各個孔隙一夕之間都只剩下了那方國旗上的黃藍兩色,唯有接受了才是高尚進步正義,否則只能是待消滅的落后退步野蠻。我們無路可走,無處可逃。
當土耳其宣布依《蒙特勒公約》限制海軍軍艦進入黑海通道時,我們只能歡呼“挺烏”又一員加入,卻沒人說不只限制了俄艦,歐洲的軍艦同樣也被限制。
當西方祭出SWIFT制裁時,我們只能興奮于俄羅斯經濟終將崩潰,卻沒人說這套奠基于美元國際金融霸權的機制,過度使用只會促使更多人想繞過美元霸權。
當戰事拉長之后,我們只能解讀是俄軍騎虎難下,但無人說基輔已陷包圍之勢。
當人人為烏克蘭親西方勢力帶來的炮火落淚垂憐時,又有多少人為過去八年烏東受戰火迫害的人們心疼過、喊過一聲“捍衛民主”?
著名的香港戰地記者張翠容在評論某位學者對烏克蘭戰爭的震驚與憤怒時說,這是遲來的震驚與遲來的憤怒。但我沒有她這么大度,只覺得這是一次性的震驚與一次性的憤怒。因為在美國霸權所構筑起來的世界體系中,美國的炮彈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一擲,所有的媒體、政黨、社群網站這些帶有意識形態傳遞“任務”的民主道具們,自然在價值取向上紛紛歸隊,對訊息和思維言行啟動“勿擾模式”,譴責或制裁換句話說就是過濾和篩查。
美國著名學者也是社會運動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1980年代曾經出版過一本比較少被提起的演講集《必要的幻覺》(Necessary Illusions),他分析了西方世界在1970與1980年代關于越戰、阿以沖突、中美洲政爭等事件的媒體報道,指出民主社會需要通過媒體這類更巧妙的手段來“制造共識”,用“必要的幻覺”來欺騙無知大眾,把美國所支持或扶植的暴恐國家和附庸政權“描繪成瑕不掩瑜的進步民主勢力”。
美國新聞思想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也在《公眾輿論》(Public Opinion)這本經典中說,西方國家“制造同意”的技巧淵遠流長,而且民主非但未使之消亡,反而在技術層面得到極大的改善。這或許就是喬姆斯基為美國民主國家媒體與知識分子的觀察:其社會功能在于“按照符合主流的民主觀念來執行其必要的任務”。
最近因為香港反修例的一部紀錄片在臺灣上映,加上烏克蘭的共伴效應,臺灣媒體與知識分子又執行起了他們的“必要任務”。當年那位因為看了烏克蘭“為自由而戰”紀錄片而落淚的香港女生,她的名言“希望香港能像烏克蘭有好結局”,非但沒有得到省思,反而變成了臺港之間繼續強化的共感連結。一位臺灣的新聞學者說,有更多的香港青年報考臺灣新聞科系,希望在臺灣延續香港已被滅熄的“新聞自由”。我們或許應該給予祝福,他們在臺灣獲得了更寬泛“執行必要任務”的空間,獻身于這個單向度的世界與社會。
在這個非此即彼的“墻外”世界,我們只能夠被命定式的做出“選擇”。但為什么我們只能接受已有標準答案的單選題?去年底是蘇聯解體30周年,當年臺灣跟著西方一起迎接“歷史終結”的勝利。回過頭來看這30年世界所走的路,原來被霸權定義出來的樣貌,正在被一點一滴的撬開,但顏色革命、太陽花運動、雨傘革命反修例,又像是一抹抹帝國高墻上的補土,潤物無聲卻又極其粗暴的修補本該吹進另一種呼吸空氣的破口。今天的烏克蘭,今天的臺灣,其實都是這座高墻下為之賣命的一兵一卒。
諷刺的是,當我們在臺灣視彼岸為沒有自由意志的思想牢籠,但在那個被“墻外”看不起的“墻內”世界,央視、新華社這些媒體仍在莫斯科和基輔分頭直播。新華社駐地記者就在街頭上直播,他們所說的中文就是一種身分識別與展現,不需要秀出國旗,也不需要宣稱“裝日本人保命”。
而當“墻外”忙著聲討誰未譴責、誰又未聲援時,“墻內”則從這種二元對立的陳舊戲碼之中走了出來:“給緊張局勢降溫,而不是火上加油;推動外交解決,而不是使局勢進一步升級”。“墻內”輿論這段時間對俄烏不同立場的看法吵翻了天,而“墻外”呢,不只渾然不覺腳上戴著鐐銬,還忘了怎么跳舞。
這一場戰爭當然需要被反省。反省炮彈不該像美國那樣無差別地扔在平民頭上;反省歷史和現實的矛盾,從來就不像民主選舉那樣人多勢眾就等于正義;反省我們原來還有路可走,誰又讓我們無路可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歐佩克秘書長:世界沒有替代俄羅斯石油出口份額的產能
2022-03-09 17:49 能源戰略 -
“500年一遇”,澳大利亞洪水已致20人死亡
2022-03-09 17:19 極端天氣 -
美媒“奉命”發報道稱中國事先知曉俄行動,中方:用心險惡
2022-03-09 16:49 烏克蘭之殤 -
我大使:日方應在歷史、臺灣問題上不逾矩不越線
2022-03-09 16:49 日本 -
夭壽啦,白宮記者們吵起來了
2022-03-09 16:45 美國一夢 -
油價創新高!推特網友吵起來:良心值不值一美元
2022-03-09 16:35 烏克蘭之殤 -
果然,美國對俄能源禁運給自己“留了一手”
2022-03-09 16:09 烏克蘭之殤 -
外交部證實:在烏絕大多數中國公民已經撤離
2022-03-09 16:06 烏克蘭之殤 -
“魷魚游戲”?韓國“史上最難預測”大選今日投票
2022-03-09 16:04 三八線之南 -
@歐盟,想想美高官那句“去他的歐盟”吧
2022-03-09 16:04 烏克蘭之殤 -
中方將向烏克蘭提供500萬元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首批已起運
2022-03-09 15:49 烏克蘭之殤 -
普京回應禁運:兩天之內,拉出清單
2022-03-09 15:36 烏克蘭之殤 -
大使館遭卡車沖撞、警察袖手旁觀,俄羅斯召見愛爾蘭大使
2022-03-09 14:31 烏克蘭之殤 -
拜登找沙特、阿聯酋領導人談油價,通話請求遭拒
2022-03-09 14:02 烏克蘭之殤 -
日本正式向烏克蘭提供軍援
2022-03-09 13:45 烏克蘭之殤 -
殼牌道歉
2022-03-09 12:02 -
被問烏克蘭有無生化武器?美方回答耐人尋味
2022-03-09 11:41 美國一夢 -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監測系統停止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傳輸數據
2022-03-09 10:23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副國務卿:消耗的每一滴俄羅斯石油,都是另一滴烏克蘭人的鮮血
2022-03-09 10:13 俄羅斯之聲 -
日增首破30萬,韓國大選投票開始
2022-03-09 10:00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40“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84“美國最底層三分之一已花光所有” 評論 207“特朗普提出這兩個提議,俄方當然不滿意” 評論 222“俄方有意掩蓋,要求其認錯、嚴懲、賠償” 評論 316最新聞 Hot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
美媒圣誕節也沒閑著:看看中美這對比趨勢…
-
他“譽滿天下”,卻曾“謗滿美國”
-
俄專家:“以德服人”,中國是認真的!
-
柯文哲保釋費漲至7000萬新臺幣,須戴電子腳鐐
-
“馬斯克,狂妄自大”
-
特朗普:雖然我在哲學和政治上強烈反對卡特,但他真的愛國
-
被批“干涉德國內政”后,馬斯克硬剛
-
“俄方有意掩蓋,要求其認錯、嚴懲、賠償”
-
譚德塞:差點被以軍炸死,“死里逃生”
-
澤連斯基怒了:這是在幫俄羅斯開辟“第二戰線”
-
特朗普下場力挺
-
“尹錫悅3月就開始討論戒嚴,還授權軍隊開槍進入國會”
-
特朗普緊盯格陵蘭和巴拿馬,“意在對抗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