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改革進行到底》第二集《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19次提創新
關鍵字: 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將改革進行到底【文/觀察者網-正經君】
“那天總書記作完報告以后,我去送他的時候,多叮囑了我一句話,萬鋼同志你觀察到沒有,和科技人員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掌聲,是從后面往前邊來的,樓上往樓下傳的。我也觀察到,后面坐的是年輕的科技人員,要從掌聲中感受到科技人員的期盼。”
昨天(7月18日),觀察者網-正經君觀看了正在熱播的改革大片《將改革進行到底》的第二集,片中科技部長萬鋼披露的去年“科技三會”期間的這個小細節讓正經君印象深刻。
這一集是《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片中有兩段采訪萬鋼部長的鏡頭,上面這次是談人才,另一次是談創新。
2013年9月,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課堂”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搬到了中關村。
當時,萬鋼向政治局委員們介紹我國科技創新總體情況。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萬鋼說“給我印象很深的,就是總書記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他認為,其實中國喪失了多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機遇,才使得我們落后。所以當前我們必須要抓住現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機遇稍縱即逝。”
這段話,讓正經君想起了兩句習近平總書記以前說過的話。
“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
這就是在上述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的第九次集體學習中。
“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慘場景就痛徹肺腑!”
這是2013年12月27日,習近平主持的“一次重要會議”上言辭懇切的講話。這天也是紀念我國我黨我軍重要創始人毛澤東同志120周年誕辰后一天。這場會議的名字,至今未對外公布。
創新!創新!創新!在新華社公布的這一集的解說詞中,正經君發現,一共提了19次創新。
2015年3月,習近平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015年11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創新”作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6年5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發布。
此外還有《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配套的文件印發,建立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打破條塊分割,整合資金支持;制定國家實驗室發展規劃、運行規則和管理辦法,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加強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這一集的開頭,也是提到了中國經濟發展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
投資、出口的拉動力越來越小,
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越來越高,
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緊……
帶來的結果是中國企業大量產品賣不出去,日子越過越難。鋼鐵、煤炭、水泥等多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利潤減少。
就如習近平在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所說的那樣: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遠,必須開辟新的發展路徑,激發經濟潛力,引領經濟發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十八大以來,在這一場新的更為深刻的經濟體制改革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有了哪些創新?
三大理論創新
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帶著大家回望歷史:從黨的十四大以來的20多年間,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對政府和市場關系,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可以看出,我們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中央認為這個問題從理論上作出新的表述,條件已經成熟,應該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
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旗幟鮮明地提出來,體現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在不斷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
二、“經濟發展新常態”
2014年11月,在北京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首次對“新常態”一詞進行了系統闡述。
“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201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5年11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三大戰略
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首次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新的三大戰略。
三權分置
2014年9月29日,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用“三權分置”的思路,給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定了調。
“三權分置”,就是將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拆分開,承包權歸承包戶,而經營權流轉給愿意種地的經營主體。
健全產權保護制度
2016年5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這句話,再次強調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
2016年8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 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11月,這個文件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下發,明確提出依法保護產權。
國企改革三個有利于
2015年7月,習近平在考察吉林時,特地來到兩家國有企業。他指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以此為統領,國企分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加強黨的領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多個配套文件出臺,共同形成了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國企改革“1+N”體系就此搭建完成。
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為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
開創包容性全球化道路
2017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首次迎來了中國國家元首。在這里,他向世界提出了中國主張。
“我們要順應大勢、結合國情,正確選擇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路徑和節奏;我們要講求效率、注重公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領導者應有的擔當,更是各國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落實,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以及中國自身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是“絲路精神”與經濟全球化理念的有機結合;是開創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一種有益嘗試。
本集解說詞全集請點擊,明天,正經君繼續待領大家分析第三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美國急著找替代,卻發現印度越來越依賴中國” 評論 16史上首次!大眾汽車考慮關閉德國工廠,與中國有關? 評論 154“現在,以色列處于重大轉折點邊緣” 評論 88孟臨時外長:或將重新審查孟印諒解備忘錄 評論 43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評論 104最新聞 Hot
-
“美國急著找替代,卻發現印度越來越依賴中國”
-
中國鐵路扭虧為盈!負債率回落至10年來最低水平
-
韓國要吃不上泡菜了,還得靠中國?
-
委內瑞拉發出逮捕令,馬杜羅:他竟敢說不承認法律
-
史上首次!大眾汽車考慮關閉德國工廠,與中國有關?
-
美國大兵在土耳其被套頭胖揍:滾回家去
-
哈里斯首度發聲:不能賣!
-
“現在,以色列處于重大轉折點邊緣”
-
“唯一能結束俄烏沖突的國家”?他竟這樣強扯中國…
-
聞所未聞!美國把馬杜羅“專機”扣了
-
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NASA回應
-
她宣稱:歐洲應吸取過度依賴俄油氣的教訓,減少對華技術依賴
-
“日本敢這么干,中國有狠招等它”
-
惡臭無比!以色列本國抗議者也被用上這東西了
-
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
韓高官:想讓我們對付中國,美國得“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