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天眼10%觀測時間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預計競爭比較激烈”
最后更新: 2021-02-07 21:15:29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月5日在貴州考察調研時,親切會見了“中國天眼”項目負責人和科研骨干,通過視頻察看“中國天眼”現場,并同總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連線,向他們并向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拜年。
資料圖為在FAST周圍一座山頂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記者6日探訪了被譽為“中國天眼”大腦的中國天眼總控室。
位于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有“中國天眼”之稱。“中國天眼總控室是望遠鏡的大腦,望遠鏡怎么動?指向哪?全部是在總控室這邊進行完成。”“中國天眼”測控工程師孫純告訴記者,“總控室分為控制、計量、科學記錄等模塊,模塊之間的相互配合讓望遠鏡精確的指向觀測的天體,從而能精確的接收信號。”
經“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討論,“中國天眼”將于2021年4月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社記者透露,本次開放是一個逐步的過程,4月“中國天眼”將有10%的觀測時間對國際同行開放,屆時“按照項目評審的打分情況,在這10%的時間內進行分配,預計競爭會比較激烈”。
負責觀測計劃安排的孫純告訴記者,“中國天眼”的觀測規劃小組來統籌分配全球科學家的觀測時間。“國際科學家提出申請后,由專門的委員會進行評價,評出等級后再分配每個項目的觀測時間,最后由我們進行項目的建立確定觀測時間。即將開啟的國際合作是中國天眼總控室的重點工作之一,立志于當好“螺絲釘”的黃夢林想的是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從而能更好地與海外客戶交流。
“中國天眼”數據中心運維工程師黃夢林對記者說:“我的工作是要確保把FAST每天接收到的海量信息保存好,并提供給科學家們,希望他們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經歷了調試、試運行和正式開放運行后近6000個機時的觀測服務積累,目前“中國天眼”運行穩定可靠,靈敏度穩居世界射電望遠鏡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間范圍體積遠超此前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
圖為“中國天眼”總控室所在的綜合辦公樓。 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
“中國天眼”從預研到完成花費了26年的時間,近百名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繼投入到這個項目中。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已發現脈沖星300余顆,基于天眼數據發表的論文達40余篇,其中快速射電暴相關研究成果入選《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
正是依托一系列的中國創新、中國智慧才有了如上的成果。重量達30噸的“中國天眼”饋源艙則是最亮眼的“掌上明珠”,這個由6根鋼索拖動的平臺重達30噸,專門負責收集望遠鏡反射面接收到的外太空信號。
“我所做的工作就是給饋源艙一個精確的定位,確保它能夠精確地到達反射面的焦點位置,能夠精確地接收反射面匯聚的電磁波。”“中國天眼”測量工程師宋本寧負責的正是饋源艙和反射面的測量工作,“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坍塌是一個警示。如何保證望遠鏡能繼續領跑世界,在天文領域能夠繼續為天文學家提供更多的觀測基石,是對天眼運維團隊的挑戰。”
宋本寧說:“我們將探索新的方法,保證望遠鏡能正常、安全、有效、長久的運行。首先我們要保證望遠鏡的正常運行,然后跟上時代發展需要,更新我們的技術,確保望遠鏡能夠始終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
“積小勝為大勝”是黃夢林工作的真實寫照,“我們都是只干自己的小事,但這些小事累積起來,就是把‘中國天眼’運行好,然后可以出世界性的科研成果,讓我們很有成就感、榮譽感。”
在外人眼中頗為神秘的“中國天眼”運維團隊,其實是一個“青春之師”,平均年齡有30余歲的他們輪休時也有精彩的業余生活。酷愛運動的宋本寧時不時地會和伙伴們來一場足球賽;來自天南海北的伙伴會和黃夢林分享家鄉的精彩故事和美食;有專家學者來交流時,孫純會感到有思想的碰撞……
臨近中國農歷春節,“中國天眼”運維團隊期望“中國天眼”新一年能有更多的成果,希望有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中國天眼”的事業之中。
(作者 張偉 瞿宏倫 王曦)
標簽 天眼- 原標題:探訪“中國天眼”大腦:10%觀測時間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 責任編輯: 連政 
-
“鉆頭之父”沈忠厚院士逝世
2021-02-06 07:34 -
我國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六號
2021-02-05 07:25 航空航天 -
專門“接聽”火星信號,亞洲最大單口徑天線完成驗收
2021-02-03 16:52 航空航天 -
論文復核專家組副組長:圖片誤用未影響論文發表及研究結論
2021-02-03 08:52 -
論文復核專家組組長如何確定:被多人婉拒,最后找到鐘南山
2021-02-02 15:23 -
中國科學報還原:裴鋼論文“未發現有造假”調查結論如何出爐
2021-01-29 07:09 -
中外聯合研究團隊發現迄今宇宙最遙遠的原初星系團
2021-01-28 07:16 天文 -
楊浦網絡“雙新”聯盟成立,倡議“清朗網絡”
2021-01-21 12:07 商業 -
習近平:高鐵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
2021-01-20 11:33 新時代之聲 -
中國科研團隊在牛筋果中發現抗阿爾茨海默病先導化合物
2021-01-20 09:05 醫學 -
2021宇航首飛!長三乙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3星
2021-01-20 06:39 航空航天 -
治療精神分裂癥,首個純“國產藥”來了
2021-01-19 07:43 醫學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2021-01-15 10:39 海外華人 -
10萬畝“海水稻”畝產超400公斤,已簽約600萬畝鹽堿地改造
2021-01-15 09:48 聚焦三農 -
科技日報:固態電池尚未走出實驗室,蔚來電池仍是“半固態”
2021-01-14 08:46 新能源汽車 -
世界首臺!設計時速620千米高溫超導高速磁浮工程化樣車下線
2021-01-13 10:48 -
我國首次實現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效率比國際提升6000多倍
2021-01-13 10:22 科技前沿 -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與國際數字經濟合作
2021-01-12 10:43 中國論壇 -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自然界新礦物“空鋅銀黝銅礦”
2021-01-12 09:39 科技前沿 -
華龍一號福清核電6號機組冷態性能試驗成功
2021-01-12 08:49 核電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