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想讓德企變美企,有可能嗎?
最后更新: 2024-09-27 17:46:59(文/潘昱辰 編輯/高莘)“我希望德國汽車公司成為美國汽車公司。我希望他們在這里建廠。”日前,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佐治亞州演講時表示,如果他贏得美國大選,將提供激勵措施鼓勵外國公司將生產基地遷往美國,并提供稅收減免和更寬松的監管。
自參選以來,特朗普一直將復興美國制造業作為其經濟計劃的核心,對于幫助美國建立制造業的企業,他表示可為研發成本提供稅收減免,將稅率由21%降至15%,并在第一年取消重型機械的成本等等。
9月24日,特朗普在佐治亞州發表經濟演講美聯社
此外,特朗普還宣稱將任命一名全球制造業大使,以說服外國公司到美國設廠,還將在美國聯邦土地上設立特別的低稅和低監管區。
然而,這些激勵措施只對將制造業遷往美國并雇用美國工人的外國企業生效。相反,不在美國生產的企業將產品出口美國時,將面臨極高的關稅。就在演講前一天,特朗普還強調,如果農業設備巨頭約翰迪爾將生產轉移至墨西哥并向美國進口,他將對其征收200%的關稅。
在演講中,特朗普特別提到了德國汽車產業。而就在不久前,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可能將關閉位于德國本土的工廠,并放棄長達30年的不裁員承諾,引發全歐震蕩,企業與當地工會的矛盾也隨之爆發。
位于德國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汽車工廠金融時報
為了美國,還是為了選票?
根據民意調查,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就業是美國人面臨的首要問題。而通過征收高額關稅來保護美國制造業,已成為特朗普經濟策略的核心主題。 然而,特朗普的計劃能否如期宣稱地那樣拯救美國制造業,同時不引發不良后果呢?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特約專家余翔告訴觀察者網,美國在對吸引歐洲等傳統盟友的企業回歸具有一定優勢。美國本身擁有豐富的資源、成熟的市場和較高的消費能力,同時具有相對穩定的法律和政策環境,能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保障。此外,美國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仍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而一旦歐洲企業加大對美國市場的投資,也可能促進美國的產業轉型,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術提升。
然而他同時強調,美國作為制造業投資地仍具有許多風險,包括較高的勞動力成本、復雜的稅收和監管環境,以及在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如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
“美國的制造業基礎設施相對老舊,需要更新以適應現代制造需求,因為上游供應鏈的穩定性和成本效益將直接影響外資企業的生產決策。而對于美國本土企業而言,來自外國企業的投資也可能加劇競爭壓力。”余翔說。
大眾汽車工廠流水線的工人路透社
事實上,早在2022年,拜登政府就通過《通脹削減法案》,利用高額補貼吸引了一部分歐洲與日韓汽車企業將制造遷往美國,本質與特朗普通過貿易壁壘吸引制造業前往美國的思路大同小異。
不過,這仍掩飾不了《通脹削減法案》的保護主義本質彩,并對美國盟友的利益造成了實實在在的損害。就在《通脹削減法案》正式后的第一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公開批評美國,稱該法案不尊重世貿組織規則,令歐洲蒙受了損失。包括豐田、本田、現代起亞、LG、松下等日韓電動汽車關聯企業也因該法案加大對美國的投資,加劇了本國產業的空心化。
余翔認為,歐洲、日韓等盟友的企業對特朗普的產業政策勢必持謹慎態度,尤其是考慮到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傾向,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相較之下,民主黨的產業政策總體上與歐洲的環保標準相對契合。因此,盟友可能會在兩者之間尋找適合自身利益的平衡。
而隨著現任總統拜登的退選,副總統哈里斯成為了特朗普的民主黨競爭對手。作為更年輕的候選人,哈里斯總體可能延續拜登時期的民主黨政策,但也可能在細節上有所不同。
9月23日,特朗普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印第安納州參加競選活動路透社
當下,特朗普正與哈里斯爭奪戰場州,而他的選舉口號在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選民中頗具吸引力。然而9月下旬公布的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調查顯示,當被問及哪位候選人在“經濟、失業和就業”問題上有更好的方法時,約43%的選民選擇了特朗普,41%選擇了哈里斯。而在7月下旬時,特朗普在經濟問題上還領先哈里斯11個百分點。
許多美國大選人士認為,特朗普并未公布自己使制造業回流的詳細計劃,例如將向外國企業提供哪些聯邦土地以獲得低稅優勢。因此其所發表的演講內容,更多是為了吸引選民投票,對于美國制造業和外國企業的實際影響,尚待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才能判斷。
反華:兩黨的共識與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電動汽車和貿易政策一直是2024年美國大選的主要主題,而反華則是兩黨罕見的共識。 但特朗普并不排斥中國車企在美國建廠生產汽車。
例如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已宣布將在美國南鄰墨西哥建造整車工廠,并就選址進行最后的談判。盡管比亞迪方面稱在墨生產的汽車不會出口至美國,但特朗普仍堅稱,中國企業必須在美建廠,否則同樣將征收高額關稅。
而與特朗普的策略相比,拜登政府對電動汽車為首的中國相關產業則極盡打壓之能。除《通脹削減法案》外,拜登政府今年5月還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關稅,并引導歐洲、加拿大等盟友對中企加征關稅。此外,以“國家安全”為借口,拜登在離任前夕還提議對中國汽車軟硬件進行全面封殺,甚至包括那些不在中國生產卻使用中國技術的企業。
比亞迪路透社
盡管美國市場幾乎沒有中國制造的汽車。但美國商務部息和通信技術辦公室負責人利茲·坎農(Liz Cannon)近日赤裸裸地表示,如果不徹底填補“漏洞”,將為中國通過汽車軟件進入美國“留下一扇大門。”
余翔對觀察者網表示,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技術打壓,可能在短期內影響后者的發展,但很難能讓美國產業重回優勢。目前,美國面臨人才短缺和高研發成本等挑戰。因此長遠來看,不提升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僅依靠打壓措施難以根本解決美國的產業結構性問題。
在美國,也有不少有識之士對政府對華的制裁大棒嗤之以鼻。研究公司Auto Forecast Solutions的副總裁薩姆·菲奧拉尼(Sam Fiorani)表示:“進入美國的許多產品中都有中國技術,你很難搞清‘紅線’應該劃在哪里。”他此前還強調,比亞迪進入美國市場并非是“如果”的問題,而是“什么時候”的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華晨寶馬成國內首家使用綠氫燃料卡車的車企
2024-09-27 17:46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中國將對丹麥免簽,丹麥游客搜索中國熱度飆升47%
2024-09-27 15:0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2037年成為全球第四航空市場?波音空客兩巨頭看好印尼潛力
2024-09-27 13:3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里程碑”!巴西一航司計劃訂購4架C919
2024-09-27 13:11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市場份額超80%,中國在電池零部件領域形成“統治級”優勢
2024-09-27 12:4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新車看點 | 可以“蟹行”的SUV,全新智己LS6限時不到22萬元起售
2024-09-27 10:30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碳排新規臨近,歐洲車企卻先自亂陣腳?
2024-09-26 19:36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中國將對希臘實施免簽政策,兩國游客的心“已在路上”
2024-09-26 18:0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奧迪中國總裁:在中國,24個月內產品全面換代
2024-09-26 17:38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全球旅游業復蘇之路:為女性與年輕人創造公平就業機會
2024-09-26 16:4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國慶氛圍感拉滿:花卉盛宴與綠色生活新風
2024-09-26 16:3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新車看點 | 集中下燃油”餃子“,2025款奇瑞瑞虎9上市
2024-09-26 15:48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黎巴嫩10月航班增加、票價回落,開戰風險小了?
2024-09-26 14:59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豪華與環保的碰撞:2025年新郵輪如何改變海上旅行?
2024-09-26 12:02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智庫報告:香港取代新加坡,重新成為亞洲最大金融中心
2024-09-26 10:4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價格比國內翻倍有余,零跑開始在歐洲用技術換市場
2024-09-25 21:43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前期布局完成后,傳比亞迪將向日本投放唐和漢
2024-09-25 19:26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上半年逆勢增長12%,但雷克薩斯在華仍難逃“以價換量”
2024-09-25 19:23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美國“大棒”砸向中國軟件,在華美國車企或成犧牲品
2024-09-25 19:15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塞爾維亞航空取消上海航線計劃?回應來了
2024-09-25 16:3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相關推薦 -
她再稱“美國必須贏”,但不尋求與中國爆發沖突 評論 18打不過中企就使壞,回旋鏢砸美企自己頭上了 評論 118國家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主要包括這五方面 評論 110美方不擇手段,超百名華裔科學家職業生涯被毀 評論 395最新聞 Hot
-
打不過中企就使壞,回旋鏢砸美企自己頭上了
-
“印度在這三方面領先中國,但國防技術已遠遠落后…”
-
美軍火商虛報對臺軍售費用 臺當局稱美國政府負完全責任
-
國家加力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主要包括這五方面
-
“伊朗準備了至少10個報復方案”
-
“巴方已掌握重要線索,對爆炸詳情存在分歧”
-
A股開盤牛氣沖天,高開低走后市如何?全球資金正在重估
-
開戰一周年,以軍公布傷亡數據
-
這家航司也來:中國可以,我們不可以,不公平
-
美方不擇手段,超百名華裔科學家職業生涯被毀
-
英國拒絕,“我們跟你不一樣”
-
“在這個問題上,中俄相互理解”
-
美國把中資擠走,印度就能鉆空子?
-
“美國人醒來發現:中國變全球第一,那又如何?”
-
“若中方反制,我們將陷入巨大劣勢”
-
印尼媒體敲打他勿自取其辱:東盟峰會上提對抗中國?達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