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安友、米爾斯海默:中國是對美國的重大威脅嗎?
最后更新: 2022-04-12 07:44:18【導讀】 尼克松訪華50周年之際,美國《外交事務》雜志再次刊出關于中美關系,特別是探討“接觸”戰略的文章——《中國是美國親自締造的對手?美國對華政策大辯論》。
約翰·伊肯伯里、黎安友、董云裳和孫哲四位學者,在文中批評了米爾斯海默去年11月發表于《外交事務》的文章《中美不可避免的競爭》,米爾斯海默則一一回應。此前觀察者網刊發了第一部分《伊肯貝里、米爾斯海默:早早遏制中國,到底可能嗎?》,本文為第二部分。
【文/黎安友、米爾斯海默 譯/常宜】
黎安友:中國無力也不想挑戰美國
約翰·米爾斯海默從人口、地理和國際體系結構的基礎出發,評估中國對美國利益的威脅,這是正確的。在他看來,到2050年,中國龐大的人口將使該國的財富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亞洲敵對陣營之間沒有明確的地理分界線,這使得戰爭比冷戰時期更加“可以設想”,而中國缺乏盟友將使其“在國外制造麻煩的靈活性更大”。隨著權力平衡的變化,他寫道:“中國的行為完全能由現實主義來預測。誰能責怪中國領導人尋求主宰亞洲并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但對這些因素的正確理解并不會導向米爾斯海默所提出的可怕預測。在每一個領域,中國都存在著重大的弱點。中國不會像他所說的那樣,想要成為“在它的后院、最終在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相反,它仍將是幾個大國之一,不管是區域性的還是全球性的,它對美國的重要利益構成威脅,但并不是關乎生死存亡的。
中國的人口結構有很多問題。首先,北京必須在一個傳統的多民族帝國的邊界內建立一個現代民族國家。它從清朝繼承了55個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占據了漢族核心區域邊緣的戰略地帶。在漢族中心地帶,中國的人口正在老化,并將在未來十年的某個時候開始萎縮。
自20世紀90年代和接著的十年繁榮期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在下降,而且隨著經濟的成熟,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到2050年,中國甚至不太可能達到美國人均收入的一半——比米爾斯海默在他的文章中所設想的更溫和的情況。同時,政府面臨著為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有期望的農村居民和工人階級提供更好的生活標準的壓力。
這就是為什么2015年中國的一項法律主要從國內角度定義國家安全,即“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這就是為什么在2017年習近平主席將政府面臨的“主要矛盾”確定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的地理位置也很不利。中國的陸地和海洋邊界上都是無法信任的鄰國。其中有世界上15個人口最多的國家中的7個(印度、印尼、日本、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和越南),以及過去80年內與中國發生過戰爭的5個國家(印度、日本、俄羅斯、韓國和越南)。
中國的鄰國沒有一個在文化上是中國的,也沒有一個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共保持一致。所有這些國家都可能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上出于戰略或經濟原因與中國合作,但同時所有這些國家都想要限制中國的支配,通常是通過與美國搞好關系來試圖限制中國影響。
隨著中國的行為變得更加自信,這種制衡行為也越來越明顯。印度為了參加與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的聯合軍事演習,犧牲了它傳統的戰略自主權,加入了“四方安全對話”。日本采取了史無前例的措施,正式宣布臺灣海峽的穩定是日本的國家利益之一。而澳大利亞通過接受美國的幫助,根據2021年的美英澳協議獲得核動力潛艇,重申了與美國的聯盟關系。除了最小的鄰國之外,中國不太可能在其他任何國家取得類似霸權的地位。
地理因素有助于解釋中國的另一個弱點:除朝鮮外,它缺乏盟友。有些國家地理位置離中國很近,在發生軍事沖突時可以得到中國的實質性幫助,但它們都最害怕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缺乏盟友與其說是一種好處,不如說是一種負擔,因為它使中國失去了對不合作的鄰國施加更多壓力的方法,也失去了在世界各地部署相當規模軍事力量的能力。
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的60多個盟友和伙伴中沒有一個與美國政府的利益完全相同,它們也不可能遵循美國對華戰略的每一個具體方面。但美國的聯盟和伙伴關系仍然使中國的軍事考量復雜化,能產生壓力促使中國政府遵守其他國家更支持的國際規范,并為考慮是否接受中國投資的國家提供更多選擇。
國際權力的結構性分配也不利于中國的全球主導地位。除非其他國家出現災難性的統治問題,否則在一個持久的多極體系中,中國將繼續面對五個強大的對手——印度、日本、俄羅斯、美國和歐盟。單極的歷史階段,如果真的存在過,也不可能重新創造,美國做不到,中國更做不到。
美國面臨的來自中國的挑戰已經夠糟糕了,不必再夸大其詞。正如現實主義所預測的那樣,北京對現狀感到不滿:中國被華盛頓的盟友、伙伴和軍事力量緊緊包圍著;中國的供應線容易受到美國的攔截;中國社會受到美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想把美國從其海岸推開,并削弱其聯盟,這意味著真正的沖突的可能性,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我同意米爾斯海默的觀點,如果發生這樣的戰爭,它可能是一場有限的戰爭,盡管它會是高度破壞性和悲劇性的。我也同意,它將有可能——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并非不可能——升級為核戰爭。
但米爾斯海默將中國控制臺灣地區的決心描述為“情緒化”或“擴張主義的”是錯誤的,因為這些描述使中國聽起來有一種毫無理性的侵略傾向。米爾斯海默自己的現實主義理論更好地解釋了為什么中國政府不會放棄對臺灣地區的控制企圖,因為它的主權要求有長期的法律基礎,而且臺灣島對中國安全具有戰略、經濟和技術的重要性。
與現實主義政策相一致的還有,中國傾向于避免過早地攻占臺灣地區,而是在實現中國政府所說的“和平統一”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遏制臺灣地區“獨立”。
但是,美國長期用航空母艦、前沿空軍和海軍基地來抵御任何武力奪取臺灣地區的企圖,中國要阻止臺灣地區“獨立”就不得不建立能抵消美國威脅的軍事設施。其結果是:中美之間的軍備競賽由于雙方對形勢的誤判而增加了戰爭風險。
1993年“汪辜會談”是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重要一步(來源:海協會)
米爾斯海默說中國政府的目標是爭取主導全球,這是錯誤的。在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中,中國尋求的目標將是塑造對其有利的國際體制,世界上其他大國也一直是這么做的。中國并沒有提出要構造一個由中國政府主導的替代性國際體制。它仍然堅定地支持全球自由貿易體制,也支持聯合國及其一系列機構。它還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體系,以幫助盟友,打擊對手。
它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西方長期資助的發展計劃并駕齊驅,而不是尋求對西方的替代。中國追求國際影響力,但只要其他大國也在這些機構中保持活躍,中國就基本不可能占據主導地位。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諶海濱 
-
白俄:波蘭軍隊向白方邊境口岸開火射擊
2022-04-12 07:23 烏克蘭之殤 -
美官員:拜登未就俄烏問題要求印度表明立場
2022-04-12 06:55 烏克蘭之殤 -
德國軍火商準備援烏50輛豹1坦克:正等待政府批準
2022-04-11 22:57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烏克蘭一新納粹頭目被殺,曾下令重炮轟擊頓巴斯
2022-04-11 22:49 烏克蘭之殤 -
巴基斯坦新任總理:將大力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2022-04-11 21:24 巴鐵 -
俄烏最大軍事沖突將到來?烏外長:規模讓人想起二戰
2022-04-11 21:13 烏克蘭之殤 -
福奇“躺平”:新冠無法根除,疫情風險現由個人評估
2022-04-11 21:03 美國一夢 -
俄稱摧毀歐洲某國援烏S-300,斯洛伐克 :不是我們的
2022-04-11 20:42 烏克蘭之殤 -
俄外長:沒有理由結束談判,即使烏克蘭發生180度轉變
2022-04-11 20:35 烏克蘭之殤 -
巴基斯坦外長宣布退出選舉,夏巴茲·謝里夫成為新一任總理
2022-04-11 19:19 -
拜登將親自向莫迪“施壓”
2022-04-11 18:26 烏克蘭之殤 -
巴基斯坦爆發抗議反對“進口政府”
2022-04-11 18:24 巴鐵 -
加反華前部長死前提出的新疆禁令,被加拿大聯邦法院駁回
2022-04-11 17:38 -
“不再對北約外交感興趣,太官僚”
2022-04-11 17:21 烏克蘭之殤 -
中方是否有計劃同烏克蘭領導人通話?外交部回應
2022-04-11 17:03 烏克蘭之殤 -
紐約時代廣場傳出巨大爆炸聲,民眾驚慌逃竄
2022-04-11 16:53 -
禁不禁俄石油?歐盟還是談不攏
2022-04-11 16:53 歐洲亂局 -
伊朗喊話美國:應立法保證不再退出伊核協議
2022-04-11 16:49 伊朗局勢 -
“相信巴基斯坦政局變化不會影響中巴關系大局”
2022-04-11 16:40 巴鐵
相關推薦 -
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41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26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1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8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