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少宇:中國是“先破壞,后治理”嗎?
最后更新: 2021-10-11 13:36:39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昆明隆重開幕,主題是“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觀察者網就締約方大會,以及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等問題,采訪了保護生物學觀察員岑少宇。
觀察者網:這一會議名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能否先介紹下,什么是《生物多樣性公約》?
岑少宇:《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1992年6月5日,由簽約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
1992年6月5日,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圖片來源:聯合國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大會是全球履行該公約的最高決策機構,一切有關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大決定都要經過締約國大會的通過。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公約具有法律約束力,締約方有義務執行其條款。
觀察者網:締約方大會上,一般都要做些什么事情?
岑少宇:既然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重要公約,后續肯定有很多具體的事務要協商、處理。而且,《生物多樣性公約》涵蓋了很多方面,不只是各種生態系統、各種生物的監測、保護、研究,還包括了如何可持續利用等等。
締約方大會上就要討論如此繁多的問題,最終確定共識,形成一系列的決定,并出具一份報告。
當然,每屆大會都有一些重點討論的議題。比如,1994年第1次締約方一般性會議,商討了財務機制指南、中期工作計劃,可見還是非常務實的。
頭幾年會議比較密集,1995年、1996年都是連續召開。像遺傳資源的獲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安全,還有農業生物多樣性等,都得到了優先的討論。從1998年開始,就是兩年一次了。
2002年的第六次會議上,制定了2002-2010年戰略計劃。2010年的第十次會議上,又商議了新一輪十年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戰略計劃,通過了《關于獲取遺傳資源和公正公平地分享其利用所產生惠益的名古屋議定書》,具有里程碑意義。
今年是因為疫情而延期到2021年,本來預定是2020年,肯定也會繼續考慮下一個2021-2030年的整體戰略。本屆會議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應該會為下一個十年的全球合作,注入更多活力。
每屆會議同時會回顧下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到2020年,十年戰略計劃又完成一輪,而且2011-2020年是聯合國第65屆大會第161號決議確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現在應該有很多成就可以總結。
此外,還有過兩次特別會議。第一次特別會議是1999-2000年召開的,通過了另一份重要的議定書——《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第二次特別會議就是在去年底,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后,需要制定2021年的臨時預算。
觀察者網:締約方大會上,共識的達成應該也會有很多困難吧?
岑少宇:大會的一大特色是尋求共識,把表決獲得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作為一種“最后的手段”(詳見大會議事規則第40條)。
公約雖然有法律約束力,但畢竟不可能有一套完整的懲戒機制,因此形成共識,把相關要求變為各方自愿完成的事務是最為有效可靠的辦法。
當然,交鋒不可避免。與任何大會一樣,首先是大量的前期工作,比如《卡塔赫納議定書》通過前,特設工作組召開了六次會議,形成了草案。
但在當年的締約方大會特別會議上,依然有一些具體的問題要爭辯。我們可以看到代表們在發言中使用了“不可接受的”“沒有意義”“必須”等比較“硬”的詞匯。
再比如名古屋的第十屆會議,會期是2010年10月18日到29日。就在開幕前一周不到,13日到16日召開了最后一次工作會議,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還是沒有達成一致。
發達國家的企業在遺傳資源利用方面肯定優勢很大,因此這些國家希望減少對企業的限制。發展中國家一時之間肯定無法在產業上追趕,只能希望擴大利潤的分配。
另外,殘酷的殖民歷史產生了物種的“大交換”,還有些原住民對物種的利用,這些相關資源的利潤分配如何認定,也有巨大的分歧。但最終我們還是迎來了議定書。
衷心希望我們這樣的共識模式能夠持續下去。
觀察者網:有趣的是,在1992年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除了生物多樣性公約,還簽署了氣候變化公約。氣候變化公約在一些國家受到了強大的阻力,相比之下,生物多樣性公約似乎更容易得到接納。你認為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岑少宇:確實,在氣候變化的談判里,人們似乎能看到更多針鋒相對,甚至大打嘴仗的報道。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相對來說,沒有那么激烈的輿論氛圍。
也許是因為氣候變化牽涉的利益太多,畢竟碳排放幾乎牽涉每個行業,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利用,雖然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直接涉及的行業規模可能要小一些。
而且,碳排放涉及到煤炭、石油、鋼鐵等一些具體的、又非常強大的利益集團,它們容易成為輿論“圍攻”的靶子,同時自身有強大的“反擊”能力。因此,各國間、各國內部的爭論也會更激烈。
從科研角度來說,氣候系統和生態系統的研究難度都很大,但氣候畢竟還會有波動,留下了科學爭論的空間。而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基本上可以視為單邊下降,證據確鑿,這或許也是更容易形成共識的原因之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剛經歷全球宕機,臉書一周內第二次崩潰
2021-10-09 09:09 大公司 -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021-10-06 17:57 -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人獲獎
2021-10-05 17:59 -
“長八”總指揮:2030年前我國將發射4000顆衛星
2021-09-29 14:50 航空航天 -
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達51臺
2021-09-29 10:51 能源戰略 -
我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計劃今年發射
2021-09-28 14:23 航空航天 -
中國人是如何讓電視屏卷起來的?
2021-09-28 12:37 科技前沿 -
科大訊飛管理層調整:胡郁專注AI芯片、陳濤任言知科技副董事長
2021-09-26 23:25 上市公司 -
“騰云工程”空天飛行器模型亮相珠海航展!
2021-09-26 13:04 航空航天 -
跨越式突破!中國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人工合成淀粉
2021-09-24 08:30 科技前沿 -
榮耀Magic3系列再出王牌:多主攝融合影像技術
2021-09-22 21:49 大公司 -
“美對華發動芯片戰爭,是晚期資本主義的病態”
2021-09-20 08:29 -
車規級芯片,中國還有多大差距?
2021-09-16 23:56 新能源汽車 -
手機“中國芯”沖擊10%市場份額!
2021-09-16 17:20 5G -
明天,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地球
2021-09-16 13:26 航空航天 -
90天!神舟十二號撤離空間站,刷新紀錄
2021-09-16 09:32 航空航天 -
已運行30年,大陸首座核電站運行許可證又續了20年
2021-09-13 14:47 核電 -
古巴等六地小米手機被限制使用?知情人士:排查水貨,已解封
2021-09-12 14:03 大公司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