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立民:烏克蘭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西方需要支持和談
【文/傅立民,翻譯/觀察者網 郭涵】
美國媒體報道烏克蘭戰爭的手法令人回想起據說是馬克·吐溫的名言:“眾多評論家的研究已經給這個話題蒙上了如此多的陰影,如果他們繼續研究下去,我們可能很快就會對這個話題一無所知。”
這段冗長描述的背后是一句更加廣為人知的格言:“在戰爭中,真相是第一個犧牲品。”真相通常會被官方釋放出的謊言“迷霧”所掩蓋。沒有比烏克蘭戰爭這個話題更濃厚的“迷霧”了。成千上萬的人戰死在烏克蘭,而布魯塞爾、基輔、倫敦、莫斯科與華盛頓的宣傳機器開足了馬力,確保我們熱衷于選邊站隊,相信我們愿意相信的敘事,并對大家一致接受的敘事的質疑者加以譴責。這給各方都帶來了可怕的后果。對烏克蘭來說,后果更是災難性的。進入新的一年,相關各方早就應該進行徹底的政策反思。
反思應該基于如下事實:各方的誤判導致了戰爭爆發并持續至今。美國曾認為,俄羅斯以開戰相威脅、要求烏克蘭保持中立是在虛張聲勢,通過揭露并公開詆毀俄羅斯的戰爭計劃便有可能嚇退對方。俄羅斯則假設美國寧愿談判也不愿意冒開戰的風險,并希望避免歐洲重新陷入抱團敵視俄羅斯的局面。烏克蘭人指望西方會保護他們的國家。當俄羅斯在戰爭爆發的頭幾個月表現得令人大跌眼鏡后,西方又得出結論,認為烏克蘭可以打敗俄羅斯。事實證明,以上判斷都錯了。
然而,來自官方層面的宣傳,再加上順從的西方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的放大,令大多數西方人相信,在戰爭爆發前拒絕接受一份和平協議草案并鼓勵烏克蘭同俄羅斯對抗,某種意義上就代表“親烏克蘭”。同情烏克蘭的抵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正如越南戰爭本該教育我們的那樣,當歡呼聲取代了客觀的報道,當政府陶醉在自己的政治宣傳口徑而不是戰場上發生的真相時,西方民主國家就會輸。那么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么?烏克蘭的參戰各方在實現各自的目標方面做得如何?
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近日表示,未來將“無法穩定地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 圖自:社交媒體
先說烏克蘭。從2014年到2022年,頓巴斯地區的內戰已經奪去近1.5萬人的生命。自2022年2月美國/北約同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爆發至今,烏克蘭方面的死亡人數尚不得而知,但肯定達到了數十萬人。烈度史無前例的信息戰掩蓋了具體的傷亡數字。西方唯一能了解到的信息都來自基輔的政治宣傳,后者宣稱俄軍傷亡慘重,卻很少披露烏軍的傷亡數字。至少到去年夏天為止,烏克蘭總人口的10%都加入了武裝部隊,78%的烏克蘭人有親友在戰場上傷亡。據估計,目前有2萬到5萬的烏克蘭人因戰爭而截肢(補充一點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4.1萬英國人被迫截肢,這在當時往往是避免死亡的唯一辦法。在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中,只有不到2000名美國退伍軍人接受了截肢手術)。
這場戰爭開始時,烏克蘭約有3100萬人口。從那時至今,烏克蘭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600多萬人跑到西方避難,另有200萬人逃往俄羅斯。還有800萬烏克蘭人被逐出家園,但依然留在國內。烏克蘭的基礎設施、工業和城市遭到破壞,國民經濟也被摧毀。正如戰爭中常見的那樣,腐敗現象十分猖獗,這也是烏克蘭政治長期以來的突出特點。在烏克蘭建立起的西方民主制度已經不復存在,反對黨、不受控制的媒體機構和異見人士都被法律取締。
另一方面,俄羅斯的進攻也令烏克蘭人(包括許多講俄語的烏克蘭人)變得空前團結。因此,莫斯科官方敘事及普京總統極力渴望否認的、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烏克蘭國家認同,反而在戰爭中得到強化。烏克蘭失去了領土,卻因對莫斯科的激烈反抗而鞏固了愛國主義凝聚力。
反過來,烏克蘭國內說俄語的分離主義者也強化了他們的俄羅斯身份認同。如今,這些人幾乎不可能再接受《明斯克協議》中提出、由一個統一的烏克蘭國家賦予他們的身份地位。何況,隨著烏軍“反攻”失敗,烏克蘭重新控制頓巴斯或克里米亞地區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如果戰爭持續下去,烏克蘭很可能失去更多領土,包括通往黑海的通道。在戰場上和民心中失去的東西,不可能在談判桌上奪回來。挺過這場戰爭的烏克蘭將會傷痕累累、殘缺不全,領土和人口銳減。
更重要的是,現在討論烏克蘭加入北約已經完全不現實。正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所說,所有人都需要“正視事實”,此刻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無異于同俄羅斯開戰”。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則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先決條件是同俄羅斯簽訂和平條約,但目前還看不到簽約的希望。西方國家繼續堅稱烏克蘭將在戰爭結束后成為北約成員國,這反而令俄羅斯有動力繼續打下去。到頭來,烏克蘭遲早將被迫同俄羅斯議和,且幾乎可以肯定,屆時的談判將主要根據俄羅斯設定的條件進行。
當地時間1月3日,俄烏雙方進行了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戰俘交換 圖自:視覺中國
無論到時候在戰場上還能取得什么成果,它對烏克蘭都沒有多少意義了。烏克蘭同俄羅斯討價還價的地位已經被大幅削弱。當然,在美國的政策圈子中,基輔的命運始終是做完決定后才需要應付的那一類議題。華盛頓主要想利用烏克蘭人的熱血來打擊俄羅斯,重振北約,鞏固美國在歐洲的主導地位。美國根本沒有時間操心如何恢復歐洲的和平。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梅德韋杰夫:試圖摧毀俄境內發射裝置,將成為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2024-01-12 08:06 俄羅斯之聲 -
王小洪同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視頻通話
2024-01-12 07:16 中美關系 -
一美國公民在俄羅斯被拘留,美國務院:已收到俄方通知
2024-01-12 06:54 俄羅斯之聲 -
就改善和發展中加關系,王毅提出三點意見
2024-01-12 06:52 中國外交 -
“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長25年來最快,中國是主要驅動力”
2024-01-11 23:03 能源戰略 -
“美國人還以為一吹口哨我們就會跳,那個時代已結束”
2024-01-11 22:43 俄羅斯之聲 -
“為報復美國偷竊石油”,伊朗宣布在阿曼海域扣押一艘油輪
2024-01-11 22:11 -
“他倆不和,美方有點慌”
2024-01-11 21:21 烏克蘭之殤 -
臺灣地區選舉結束后,白宮將派非正式代表團去訪問?外交部回應
2024-01-11 20:43 兩岸關系 -
中方吁胡塞武裝立即停止襲擾民船
2024-01-11 20:25 -
胡塞“最大規?!币u擊后,美國考慮“報復”
2024-01-11 18:58 也門局勢 -
海牙開庭前,內塔尼亞胡口風變了...
2024-01-11 18:52 巴以恩仇錄 -
對歐盟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是出于什么考慮?商務部回應
2024-01-11 18:24 -
“阿根廷已主動向中方澄清是不實炒作,將繼續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
2024-01-11 16:38 臺灣 -
中美商務部長通話,王文濤表達嚴重關切
2024-01-11 16:37 中美關系 -
外媒稱中國過去一年與17個國家和地區提升關系,中方回應
2024-01-11 16:31 中國外交 -
她稱擔憂南海局勢,中方回應
2024-01-11 16:15 南海局勢 -
“在全球最大市場,大眾和通用都輸給了中國電動車企”
2024-01-11 15:31 觀察者頭條 -
欠著IMF440億美元,又貸了47億
2024-01-11 15:29 -
街頭槍戰、戰車入城、警察遭劫…最年輕總統與最兇惡毒梟的“戰爭”
2024-01-11 15:20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