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美日鼓噪新中導協議,意欲何為?
關鍵字: 中導條約軍控【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8月2日,美國正式退出中導協議,轉手就提出要把中國拉進新中導協議。美國指出:中國的中導(包括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數量世界最大,而美國受到中導協議的約束而不得發展,美國不能接受這樣的核失衡。日本也提出需要有把中國包括在內的軍控新架構。中國已經明確拒絕了。中國指出:中國的核武器數量極大地低于美俄,更無意把數量增加到美俄的程度,把中國拉進新一輪核裁軍協議沒有意義。
中美之間在中導問題上面臨的問題與蘇美中導危機完全不同
美中都說得沒錯,但也都在指鹿為馬。美國的重點其實是限制中國占優的常規中導,但常規中導畢竟還是常規武器,作為戰略武器軍控的主要動力缺乏說服力,更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把美國占優的具有戰區常規打擊能力的遠程作戰飛機也繞進去了,所以只能拿中導的核常兩用中核的一面來說事。
在九十年代臺獨威脅最大的時代,中國的空海軍實力遠遠不能滿足反臺獨的需要,解放軍尤其缺乏傳統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但導彈技術一枝獨秀,固體燃料短程彈道導彈可以填補遠程火力空白。說起來,東風-11/15系列短程彈道導彈與蘇聯“飛毛腿”導彈還有點淵源。薩達特與蘇聯鬧翻后,中國填補進去,為埃及的大量蘇制裝備提供技術支持。作為回報,中國獲得了完整的“飛毛腿”導彈、運輸-起豎-發射車和技術資料。但中國并沒有簡單地拿來主義,而是改用固體燃料,增加了雷達末制導能力,最終打造成為成功的東風-11/15系列,以后衍生為更加先進的東風-16系列。
解放軍目前在第一島鏈內,擁有“敵無我有”的優勢
這是把常規彈道導彈作為超遠程大炮使用,是常規彈道導彈作為主流戰區火力的開始,極大地改變了戰區火力以空中打擊為主的傳統。中國還把潛射的巨浪-1改成陸用的東風-21,作為東風-11/15的中程補充,大大延伸了打擊體系的射程。
從這里開始,中國不僅實現了彈道導彈的主戰化和高精度化,還首創反艦彈道導彈,極大地改變了海上戰爭的形態。反艦所必須的機動彈道使得中國走在高超音速技術的前沿,不僅用于彈道導彈的機動尋的,也用于彈道導彈的滑翔增程。盡管尚無報道,不難想象,彈道導彈的機動尋的最終也可能用于打擊低機動的大型空中目標,如預警機、加油機甚至大型運輸機等。
解放軍的先進導彈技術,可以打擊敵軍重要節點
與此同時,中國的噴氣發動機小型化技術也取得了突破,巡航導彈與彈道導彈平行發展。巡航導彈的精確性和隱身性補充彈道導彈的突防能力,形成強大、完整、高效、多能的戰區打擊體系。在此基礎上,中國用世界領先的高超音速技術使得新一代中導兼備彈道導彈速度高、突發性強、突防力強和巡航導彈精確、路徑靈活的特點,把戰區火力提高到新的境界。
美國則不然。美國具有強大和完整的空中打擊體系,但其高成本、高體系支援要求、相對較長的指揮控制鏈和反應時間也是熟知的問題。在海灣戰爭開始使用巡航導彈作為戰區打擊力量后,美國做過多個巡航導彈與打擊飛機之間的效費比較,結論始終如一:如果沖突短促激烈,巡航導彈的效費比更高;只有沖突時間漫長而且累計投彈量很高的時候,打擊飛機的效費比才更高。同樣的結論不難推廣到包括彈道導彈的中導。
以高亞音速為主打擊武器為主的美國航空兵,面臨“飛行時間過長”的劣勢
中國即使有這樣的研究,也是內部的,并不公開。中國走上中導路線也不是因為效費比,而是因為那時的中國根本不具備必要的戰區空中打擊力量。中國曾經有一個說法:殺手锏。當年的短導到中導體系就是這樣的殺手锏。這不是因為中國對殺手锏有特別的愛好,而是因為中國的青龍大刀和方天畫戟不如人。但無心插柳柳成蔭,中導意外地成為新一代打擊體系中的明星。
中國周邊最現實的戰場設定是臺海戰爭。由于地理和政治原因,臺海戰爭最可能是短促激烈的戰爭,中國的中導力量恰好是最適合的,盡管中國也在積極發展強大、先進、完整的空中打擊體系,并不把勝利的希望全部寄托于一錘子買賣。
中導優勢也是維護我國祖國統一領土完整的重要力量
在沖繩的美國空軍是美國介入力量的第一線力量,沖突擴大化到沖繩是很現實的問題,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到其他駐日美軍基地,把日本卷入沖突之中,因此約束中國中導力量也是日本的急切希望。
相比之下,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空作戰體系在反應時間、打擊效能、生存力等方面都不占優,更是缺乏合適的中導力量。美國空海軍有大量的巡航導彈可用,但在現代防空體系面前,依靠低空高亞音速突防的巡航導彈的生存力與臨空投彈的戰術飛機沒有本質區別,作為突防力更強的彈道導彈的補充是很有用的,但作為單打一的主要突擊力量則顯得不足。用隱身飛機突防和抵近攻擊是另一個辦法,但畢竟風險更大,支援要求也要高得多。
北約聯軍對于敘利亞的防區外打擊戰果寥寥,說明面對現代空防,低空高亞音速已經不是最好的突防手段
另一方面,臺海沖突升級到核戰爭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大陸沒有理由對臺灣使用核武器,美國對登島解放軍使用核武器則等同于對中國發動核大戰,很難想象美國會為了已經丟失的臺灣而越過核門檻,把本土置于核毀滅的威脅之下。
美國正在急忙發展至少能與中國匹敵的常規中導力量。在技術上,美國具有全部必要的基本技術,此前按兵不動也確實是受到中導協議的限制,但這不等于美國可以在退約后輕而易舉地重建常規中導力量。擁有完整技術與經濟有效的量產是兩回事,正如美國汽車工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世界展示的那樣。
單純中導的技術門檻還較低,但高超音速已經曙光初現。美國畢竟是有追求的超級大國,一步到位才是正道,但這也增加了重建中導力量的難度、投資核時間。
美國人目前處于一個“追趕者”的地位,很多項目都要在中國武器服役以后再重新投資
另一個問題是部署。中導具有明顯的核潛力,盡管中國中導主要是作為常規打擊手段使用的。中導在本土部署還好說,在外國部署,必然需要東道國的政治支持。中國周邊國家很多,但在政治上足夠可靠、地理上足夠近便的美國盟國并不多,日本是主要候選。
日本喜歡把自己看作核打擊中非人道無差別殺傷的受害者,而無視日本的侵略罪責,但這不改變日本是世界上對核打擊的慘烈具有最深刻恐懼的國家。如果駐日美軍卷入臺海沖突,駐日美軍基地將大概率成為中國中導的打擊目標,但這不等于中國將對日本境內目標發動核打擊。且不說中國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一貫國策,不管從政治影響還是從戰術必要性出發,中國沒有理由對駐日美軍基地首先使用核武器。
但具有核常潛力的美國中導進駐日本的話,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中導的彈道低,飛行時間短,預警時間短,攔截窗口小,具有高超音速變軌能力的話會比洲際導彈更難攔截。一旦沖突爆發,中國是等美國核中導落地后再做反應,還是先發制人搶先打擊,就很不好說了。
駐日美軍的核武器是一個敏感問題。在理論上,駐日美軍不部署核武器,也只有戰術飛機在理論上具有核武器投擲能力,實際用作對中國的核打擊的可能性不大。第七艦隊的戰艦則保持刻意模糊,但那也只是“過路”的,并不常駐。但核常兩用的中導就不一樣了,除非接受國際監督,在彈頭落地之前基本上不可能確保非核。日本容許美國中導進駐的話,等于主動邀請大概率的核災難。且不說日本政府會如何決定,日本民間的激烈反對是可以預料的。當年美國陸基巡航導彈在西德部署,就遭到德國民間的激烈反對,這還是在蘇聯的肯定配備核彈頭的SS-20明確瞄準德國目標的情況下。東道國民間反對也是當年美國加入中導協議的動力之一。
由于歷史原因,在部署核武器議題上日本國內左派橫行,日本政府很難說服民眾部署中導
韓國與菲律賓是另外的較小可能性。韓國的主要安全威脅來自朝鮮,與中國的良好關系實際上是韓國最大的安全保障。韓國不容許駐韓美軍介入臺海沖突,更沒有理由容許美國部署中導。在杜特爾特時代,菲律賓與中國的關系大為改善,但未來變局依然可能。不過菲律賓拉上美國保護在南海的利益是一回事,主動把自己的國土和人民變成核打擊目標是另一回事。即使在杜特爾特之前,菲律賓也沒有理會美國重建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海軍基地的暗示,容許美國中導進駐應該是小概率事件。
越南試圖在美中之間游走,在夾縫中撈油水,但越南在政治上還談不上美國的可靠盟國。越中關系一言難盡,但歷史上的沖突至少教會了越南一件事:不要成為中國的死敵。出于種種政治和軍事考慮,中導進駐不可能只是中導,幾乎必定成為相當規模的一般駐軍的一部分,這只有在某種共同防御條約框架下才可能。美越在可預見的將來達成共同防御協議的可能性不大,越南容許美國中導進駐也是小概率事件。其他東南亞國家甚至印度也一樣。
澳大利亞是一個變數。但澳大利亞太遠了,從澳大利亞北方覆蓋中國境內,射程需要達到5500公里以上才能形成有意義的覆蓋,這大大超過典型中導,已經是洲際導彈的下限了。洲際導彈在理論上是可能采用常規彈頭的,但在現實中是全核的。在使用中,彈頭落地之前就招來核報復的可能性也極大提高,這是確保互相摧毀的基本做法。與中導相比,洲際導彈的成本也大大提高,
由于種種考慮,美國中導不僅是技術和投資問題,也是戰術使用問題,但繼續容忍中國常規中導的單方面優勢又是美國不能容忍的。怎么辦?用條約框住對手。為常規中導拉起新中導協議理由不足,就拿核武器來說事,畢竟中國中導也是核常兩用的。
從日本角度來說,把中國拉進新中導協議更是必要。美國要求部署中導的壓力可能難以抗拒,從平衡中國中導威脅來說也是軍事上的必須,畢竟日本和駐日美軍都缺乏反制中國中導的能力。唯一可行的路子是通過新中導協議確立國際非核監督。如果美國中導可以保證為非核的,日本國內的反對就容易交代過去,中國的反對也少了很多道理。但美國單方面接受非核監督是不可能的,只有把中國也拉進去。
對于以務實聞名的安倍政府,中美都沒有中導肯定是最優解
中國當然反對這樣的新中導協議。在理論上,新中導協議可以使得中國免受核中導的威脅,但在實際上,這樣的威脅還不存在。如前所述,美國新中導要成為現實的威脅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中國已經占領先機和技術上保持領先的情況下,現在不是未雨綢繆的時候,而是靜觀待變的時候。
但軍控不僅是政治和軍事問題,也是道義問題,中國一味拒絕討論包括中導在內的新軍控架構最終可能帶來被動,需要有所準備。比如說,把中導協議擴大到戰區軍控架構,把所有能用于戰區打擊并具有核常潛力的平臺和武器統統包括進來,比如海基巡航導彈(包括艦射和潛射)、戰略轟炸機和遠程打擊飛機等,在數量、位置和非核性各方面都要可核查;由于平臺的機動性質,簽約國的全球平臺和武器都應包括在內,這是比照美蘇中導協議不容許蘇聯把中導撤到烏拉爾以東的做法。
這等于把美國全球軍事力量全面置于其他簽約國(首先是中國,但大概率包括俄羅斯)的監督之下,是美國不可能答應的條件。當然,中國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并對此有仔細的考慮。現有美日版的新中導協議設想實際上單方面限制中國,這是中國不可能答應的。
要玩道德高地,最好的反制就是大而無當地扯,積極帶偏。當務之急就是要認清美日鼓噪的新中導協議的實質:意在限制中國的常規中導,打破中國來之不易的優勢,而與核軍控無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王世純
- 最后更新: 2019-08-06 07:37:16
-
新華社:中企暫停農產品采購責任在美方
2019-08-06 06:59 -
中國相關企業暫停新的美國農產品采購
2019-08-06 00:40 中美關系 -
為越獄 他這樣偽裝成自己女兒…
2019-08-05 21:49 觀網看片 -
這家網站成槍案兇手聚集地,被斷網
2019-08-05 20:10 美國一夢 -
槍手30秒殺9人,疑似推特曝光:反法西斯挺民主黨
2019-08-05 19:44 美國槍擊案 -
文在寅:韓朝經濟合作,將助我們趕超日本
2019-08-05 19:06 三八線之南 -
馬斯克要來中國“挖地道”?
2019-08-05 18:51 科技前沿 -
軍管后,印度正式取消克什米爾“特殊地位”
2019-08-05 16:39 印度驚奇 -
印巴局勢驟緊,巴總理:該特朗普出場調停了
2019-08-05 14:27 印巴沖突 -
用時僅22分鐘!法國“鋼鐵俠”成功飛過英吉利海峽
2019-08-05 14:21 法國見聞 -
槍手30秒殺9人,親妹妹也遭毒手
2019-08-05 12:05 美國槍擊案 -
澳部長公開懟美國:對華征稅違反WTO規則
2019-08-05 11:38 中美關系 -
港警介紹“新裝備”,暴徒無處可藏
2019-08-05 11:04 香港 -
美國擬在澳北部部署導彈,澳媒稱“可打到中國”
2019-08-05 10:53 中美關系 -
特朗普下令降半旗志哀5天
2019-08-05 10:46 美國槍擊案 -
伊朗放出視頻“實錘”,被扣油輪身份依然不明
2019-08-05 08:40 伊朗局勢 -
普京就美國槍擊案向特朗普致電表示哀悼
2019-08-05 08:00 美國槍擊案 -
伊朗稱再扣押一艘油輪 裝70萬升油品
2019-08-04 20:43 伊朗局勢 -
印控克什米爾當局發安全警告,游客與朝圣者忙撤離
2019-08-04 19:59 印度驚奇 -
非法集會,莫斯科警方再拘600人
2019-08-04 16:58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59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6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6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