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斯林婦女為什么披面紗?
關鍵字: 穆斯林穆斯林婦女面紗面紗的故事穆斯林婦女面紗伊斯蘭阿拉伯國家頭巾近日,巴黎郊區接連發生騷亂。18日,巴黎市郊特拉普區警方要求一名穆斯林婦女摘去她戴的面紗,結果被其丈夫憤怒掐脖。事后,有近300名穆斯林在事發翌日(19日)晚襲擊了特拉普警察局,并向市警察局投擲物品。據悉,該事件導致4名警察和1名年輕人受傷,同時有報道說,襲擊警察局事件當晚共有20輛汽車被燒毀。
法國警方與當地穆斯林社群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說來話長我們暫且放到一邊。不過,要厘清法國警方與當地穆斯林的糾葛,這還得從穆斯林婦女戴面紗說起。
在伊斯蘭教法中,婦女能否在公共場合“露面”,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在穆斯林世界最重要的經典《古蘭經》以及其他重要典籍如《艾布?達伍德圣訓集》中均沒有對女子遮面做出過具體的要求。
實際上,不僅很大一部分穆斯林婦女沒有戴頭巾遮臉的習慣,而且《圣訓》中還曾提到,先知穆罕默德說手和臉是可以露出的。而在《古蘭經》相關段落里,婦女僅僅被要求的是“遮蔽自己的身體”,“這樣最容易使人認識她們,而不受侵犯。”在丈夫、父親或者姐妹面前,穆斯林婦女也可以輕裝上陣。
對于伊斯蘭教而言,“遮蔽身體”是關鍵詞,而遮臉只是傳播教義時的衍生品,視當地的風俗而定。
除了教義的訓導,穆斯林婦女被要求穿戴頭巾在穆斯林世界看來是對她們的一種尊重和保護。在《艾布?達伍德圣訓集》中就曾寫道:埃布伯克爾的女兒阿斯瑪來到穆圣的家,身穿一件輕薄的紗外套。先知穆圣叫住她,并且對她說:“阿斯瑪呀!女孩子到了有月經的年齡,穿衣服就不應當有顯露了,除了這里和這里。”(穆圣用手指著面部和雙手)于是,伊斯蘭教法又規定女性的穿著不能太薄、太露、太凸顯身材。
在伊斯蘭教盛行的區域,當地環境也促使了婦女穿戴頭巾或者罩袍的風俗習慣。
在頭巾面紗之外,穆斯林婦女流行穿罩袍(也稱作波卡)。罩袍是寬松的拖地大外套。穿上它后,婦女被包裹起來,透過眼前一小塊網紗看到外面的世界。很多人會疑惑,阿拉伯國家地區日照強烈,沙漠縱橫,為什么還要穿罩袍將自己包裹起來?難道不怕熱嗎?其實不然。與酷熱相比,被烈日灼傷才是大敵。罩袍的內里非常寬松,衣服內的空氣也能把吸收的熱量和皮膚進行分隔,從而不會讓人有悶熱的感覺,反而更為涼快。此外,風沙大、干燥的環境也會讓某些地區的信徒選擇具有保護性質的服飾,而波卡就是這種選擇的結果。
事實上,在伊斯蘭世界,“遮蔽身體”其實不只針對女人,男人也需如是。
此舉實際上是為了讓文明“開花結果”。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復興以前,半島正處在原始氏族部落解體、階級社會形成的大變革時期。各氏族部落各據一方,連年戰爭使社會動蕩,生產停滯,氏族內部階級分化加劇,大批窮人和奴隸“應運而生”。如何整頓蒙昧狀態下的社會秩序成為穆罕默德亟需解決的問題。“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恐怕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狀態,卻又是那個時代的現實。“遮蔽身體”便是邁向文明的象征。當人類擺脫茹毛飲血的時代,懂廉恥,知禮儀,自然不會讓異性在公共場合就看穿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言,“遮蔽”不失為一種普世價值。文明開化,就必須對原始的人性有所遮蔽。那么,能喚起人原始沖動的身體便是首當其沖需要遮遮掩掩的目標了。
只不過,在歷史的長河中,遮蔽男子身體的功能逐漸由衣服所取代;而女性則還保留著頭巾面紗等裝飾。
有趣的是,穆斯林婦女所戴的面紗/頭巾被稱作“希賈布”,在阿拉伯語里,“希賈布”意為“窗簾”或者“遮蓋物”。而在伊斯蘭的語境中,“希賈布”這個詞帶有謙遜、隱私、美德的含義。將面紗/頭巾稱作“希賈布”,這恐怕并不是巧合。
不過,法國2010年起禁止女性穿戴的并不是這種希賈布,而是一種被稱為波卡的服飾,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謂的罩袍(在我國新疆,罩袍又被稱作吉利巴普服)。
遮蔽是第一原則,但并非不近人情
在伊斯蘭教中,遮蔽是第一原則,其他都能商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對于遮蔽的尺度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經歷過世俗化革命的伊斯蘭國家,對于穿著的要求會寬松一點。在伊朗,很多女孩子也都開始穿牛仔褲等“緊身服飾”。這其實就是在逐漸突破“不能凸顯身材線條”的文化限制。當然,她們也會選擇一些好看漂亮的紗巾蓋在頭上。比如下圖:
這種打扮并不算違反教義。當然,過于示人凹凸有致的身材也會受到批評,但聯想到國內“我可以騷,你不能擾”引發的爭論,以及韓國、俄羅斯、法國等國主持人因穿著暴露導致的爭議,想必打扮的尺度問題不只伊斯蘭世界獨有。
不過,頭巾、面紗、罩袍等物件所使用的顏色限制在慢慢減少。原先,穆斯林傳統中也只是規定著單色或者素色。傳統中以黑白綠為主,也能穿著淡粉色等等。而現在,只要衣服的顏色不必太過靚麗,穆斯林也完全可以接受,這從現在市面上流行的各種花色的穆斯林頭巾便可見一斑。
對女性穿著最嚴苛的是阿拉伯國家
不過,在比較保守和正統的阿拉伯國家中(比如沙特和也門),女性要求被遮蔽的程度仍然很高。迄今為止,盡管和美國保持著密切的盟友關系,沙特卻仍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國家,并以《古蘭經》和《圣訓》作為國家執法的依據,有著很深的保守主義傾向。在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罩袍等傳統服飾仍然保持其一貫的特色,女性需要在公共場合遮臉。
事實上,在阿拉伯世界中,世俗化的進程屢屢受挫,問題就是其干預穆斯林日常生活的手段過于激進。歐洲國家在處理國內穆斯林問題上也很頭疼。
法國等歐洲國家強行規定在公共場合不得穿著蒙面服飾,在穆斯林人口日益增加的歐洲大陸,此舉必然促使反抗。盡管恐怖分子經常佩戴的巴拉克拉法帽和伊斯蘭罩袍有相近之處,歐洲諸國的規定也意在打擊恐怖分子,但這樣的法規也在變相促使人們產生某種無關的猜想。事實上,盡管法國有將近10%人口為穆斯林(600多萬),但穿著傳統服飾遮蔽全身的人不足2000名。類似于禁止穿著某種服飾的法律法規,只能導致更多類似巴黎市郊警方與穆斯林沖突事件的發生。
在土耳其,被譽為“土耳其國父”的凱末爾也曾在1930年代強力推行穆斯林的世俗化,但招來的反抗讓凱末爾始料未及。
當時,凱末爾驅逐了土耳其穆斯林的蘇丹(類似于總督),架空了哈里發(伊斯蘭教中的“教皇”之位),向世人宣誓土耳其不再“政教合一”。凱末爾改革事實上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一方面在精英階層,獲得勝利的世俗民族主義成為了主導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下層民眾依然堅守傳統的伊斯蘭教文化。這樣的政治生態蘊含著巨大的矛盾和張力,宗教文化認同上的斷裂和缺失,由于凱末爾的政策推行的過于急切,這項政治改革最終導致國內強烈的不滿并進一步演變為實質性的叛亂,庫爾德人的叛亂就是其中之一。
叛亂的庫爾德人打起了捍衛宗教的旗號,這使得造反派得到了土耳其穆斯林納克班迪教團等教派的支持,更有效地煽動起了民眾。而意識到宗教問題嚴重性的凱末爾主義者也對此進行了強力的鎮壓。最終,僅在1930年,類似庫爾德人的暴亂就發生了二十余起。
在中國,由于歷史和當代革命經驗的原因,宗教并不像其他國家那樣敏感,按照宋魯鄭先生的說法,不用像西方及其他被宗教問題所困擾的國家那樣去解決宗教問題,是中國的幸運。近年來一些西方勢力利用宗教借口挑唆中國民族問題,面對他們,我們對于自己國家宗教問題、同胞習俗的理解就是一種有力的回應。
穆斯林婦女的面紗和穿著并不簡單。你能看懂那一張面紗背后的歲月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王銀香
-
“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76“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464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74“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227五角大樓“緊張”:一旦他下這種命令,該如何應對? 評論 20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