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德文希爾·埃利斯:莫迪訪華要向習近平推銷什么?
關鍵字: 印度莫迪莫迪訪華莫迪訪華行程莫迪訪華日程中印關系中印貿易莫迪訪華目的莫迪西安印度總理莫迪14日早上抵達中國,開始為期三天的訪問。中國主席習近平破例親赴西安迎接莫迪。此次中印領導人會晤被稱作“十億人民與另外十億人民的對話”,覆蓋的內容十分廣泛,但國際媒體關注的仍然是中印邊界爭議。實際上,中國除了堅定不移地維護領土主權外,處理分歧的手段越來越靈活。其背后的原因乃是中國的人口大趨勢。
二十五年前,走出文革陰影的中國百廢待興,當時工人的平均年齡只有23歲。中國之所以能擁有持續的年齡紅利,部分是因為毛澤東時期中國政府還未實行計劃生育,允許婦女生育多名兒女。
中國的適齡勞動人口不斷膨脹,人口增長速度直到90年代后期才開始放緩。從那時起,中國的勞動人口開始老化,并且總數也從峰值7.5億人開始減少。中國人越來越老,但同時也越來越富,形成了龐大的消費者群體。今天,中國工人的平均年齡是37歲。隨著中國工人工資不斷增長,中國遭遇新的困境:應該到哪里去找大批量生產的廉價商品,來維持人民的幸福生活呢?
反觀印度。今天,印度工人的平均年齡為23歲,剛好與25年前的中國一樣。目前印度的勞動人口達4.5億,且該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預計到2025年時將與中國勞動人口總量不相上下。這意味著,當中國的勞動力開始變老、變貴時,印度能提供大量成本低廉的勞動力。如果單純按人口動態來衡量,世界工廠正在轉移,外流的大部分產能將涌向印度。
這個趨勢對中國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的中產階級不但規模龐大,要求更是越來越高,中共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廉價勞動力,才能保證公民們享受大批量生產的日常用品。雖然中國和東盟國家(主要是印度尼西亞)能滿足部分生產需求,但縱觀亞洲,只有印度能提供大量勞動力。與印度相比,越南的規模太小,不可能成為新的世界工廠,也無法滿足中國對消費品的需求。
中國政府早已看清這種趨勢,對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進行淡化處理,并主動提出對印度巨額投資助其提升基礎設施,以確保未來廉價的“印度制造”產品能方便快捷地運抵中國國內消費市場。隨著中印兩國的貿易關系走上新臺階,可能會達成某種形式的中印自由貿易協議,與此相關的先期討論業已展開。
最關鍵的是,中國已經認識到,要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離不開印度的年輕工人。未來十年,中印兩國間的經貿往來將成為亞洲新興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互動關系。中國對這種動態的理解,以及對印度勞動力的大規模利用,將對未來數十年的中國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
總之,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印度;中國共產黨為了實現政治理想,也需要印度,因為如果廣大中產階級對價廉物美商品的需求得不到保證,可能對社會穩定造成負面影響。中國制造業如今面臨的風險是,成本可能上升至大多數中國人不能接受的水平。事實上,這便是為什么中國需要印度制造業,也是中國愿意為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買單的原因。發展問題必定是此次兩國領導人會談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的智囊團已經開始研究如何讓古老的商路在新世紀里重新煥發生機。兩國可能達成對印度高鐵網絡、港口設施的投資協議。雖然基礎設施項目將占據新聞頭條,但中印兩國關系的根本動力來自中國未來對印度出口商品的需要。這對擔心貿易不平衡的印度政客是個好消息。此次中印領導人會見,習近平主席是否會給莫迪總理列一張購物清單,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原載印度gatewayhouse網站,觀察者網楊晗軼翻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特魯多辭職后,加拿大政局下一步怎么走? 評論 88誰還在力挺尹錫悅?揮舞星條旗的韓版MAGA 評論 1582025年經濟目標不應低于5% 評論 103“特魯多最快今天辭職,明白已無路可走” 評論 253澤連斯基對特朗普“充滿信心” 評論 13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