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開放 印度也想跟中國分一杯羹
關鍵字: 緬甸中緬關系印度東南亞包圍圈緬甸結束軍政府統治,開始漸進式政治改革,再次向國際社會開放,這是今年南亞地區最具深遠意義的事件之一。此事件使得不同戰略同盟之間展開了一場大型角逐,其中,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競爭最為令人矚目,而美國也在此地區保持了相當的參與度。
印度的行動
5月26日,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成為自1987年以來首位出訪緬甸的印度總理。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為印緬兩國都帶來了益處。兩國簽署了邊境地區發展諒解備忘錄,以及航空服務、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協議;印度進出口銀行與緬甸貿易銀行間達成了價值5億美元的信貸協議,并創立了聯合貿易投資論壇。印緬兩國計劃在2016年之前將雙邊貿易額翻番。這些協議將切實推動兩國關系的發展,并成為戰略合作的基礎。
鑒于雙邊交往的歷史以及現今充滿變數的地緣政治,印度總理訪問緬甸是一次重要的戰略行動。過去,印度對緬甸的外交政策多變,雖經多次嘗試,仍未能與這個東邊的鄰居成功建立良好的關系。當緬甸軍政府終結民主體制時,印度站在民主世界的一邊指責緬甸,而中國則與緬甸建立了緊密的關系。上世紀80年代,印緬關系一度惡化,直到90年代印度在“東向戰略”政策方針指導下,才開始與緬甸軍政府以軍火交易的方式展開交涉。然而1994年,印度又給反對軍政府的昂山素季頒發了尼赫魯獎。在辛格出訪緬甸之前,印度僅在緬甸外資投資國中列第13位,而印度有限的投資項目也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項目都未能啟動。
印度與緬甸的外交動力來自于印度在南亞地區影響力的衰退。中國與巴基斯坦有著緊密的同盟關系,也是斯里蘭卡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在尼泊爾和斯里蘭卡事務中正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也削弱了印度在此地區的影響力,促使印度從印緬關系著手,在南亞事務中扮演更加主動的角色。美國國務卿最近訪問緬甸,而緬甸正走在政治改革的道路上。民主運動領袖昂山素季當選緬甸人民院議員,標志著印度外交行動的時機已經成熟。作為快速發展的亞洲民主國家,印度有許多緬甸可以借鑒的東西,包括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模式。但在擁擠的南亞地區,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獨自行動而不被他國所察覺,這也使得這場國際關系的戰略博弈更加復雜化。
錯綜的棋局
雖然印度下了手好棋,但畢竟失去了先手優勢。數據顯示,中國對緬甸的投資占據緬甸全國外資投資總額的70%,中國也是緬甸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36億美元。緬甸投資委員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在緬甸投資約為136億美元。多年以來,當印度不溫不火的對緬政策還在搖擺不定時,中國就已經與曼德勒以及上緬甸地區的許多城市建立了深厚的戰略關系,中國對緬甸的經濟投資有著壓倒性的優勢。雖然中國目前仍然在緬甸關系上領先于其它國家,但博弈的規則正在改變。
西方和美國對緬甸持續數十年的制裁已經告終,孤立已久的緬甸正在向世界開放。緬甸將回歸國際金融系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新開設駐緬甸辦事處,亞洲發展銀行也開啟了回歸緬甸市場的討論。緬甸數十年來依賴中國,如今終于有能力從多個貿易伙伴處獲得多樣的資金來源。畢竟,中緬關系也不是完全沒有罅隙,中國向緬甸出口勞動力,卻很少與緬甸共享信息和科技,迫使緬甸越發依賴于中國。人權觀察的David Methieson寫道:“去年,緬甸政府取消36億美元水壩項目時,緬甸人民竟產生了勝利感。”再加上中國與緬甸前軍事政府關系密切,以致緬甸民主黨派與中國關系并不熱絡。對昂山素季來說,中國并不享有特殊地位。隨著軍事政府的終結,中國也結束了在緬甸獨大的時代,美國又在南亞加入新的砝碼,這場博弈未來將朝什么方向發展?
零和還是雙贏?
表面上,印度和中國似乎在進行一場零和博弈。到目前為止,印度和美國等民主國家與緬甸結為了非正式盟友,開始經濟合作的磋商。印度和美國與緬甸國內民主派緊密站在一起,中國方面則與舊軍事勢力保持著關系。印度和中國似乎不得不從對立的兩面切入,而實際上,深入研究國際關系的復雜性,中印雙方可以找到符合各自利益的戰略方案。
中國外交最大的憂患在于美國的包圍圈。美國突然介入緬甸局勢,給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十分擔心美國與印度聯合,影響緬甸國內政治改革。印度總理辛格已經對昂山素季在民主化進程中扮演的角色表示歡迎,而一旦繼續發展下去,勢必將更加孤立中國。
但是美國與印度的民主陣營遠非鐵板一塊。印度在緬甸有重大經濟利益,尤其在自然資源方面;而中國則已經與緬甸打交道20余年,建立了深厚的關系,積累了與緬甸合作的經驗,在緬甸基建項目中大規模投資。中國有實力拉攏印度合作,與緬甸創建新的合作關系。例如印度最近通過了一項修建印緬越三邊高速公路項目。公路起于印度,穿越緬甸,終于越南境內胡志明市。如果中國有意突破美國的重重包圍,就應該將印度看做回應美國戰略的重要伙伴。與印度合作將為中國帶來長期利益,有助中國在南亞地區樹立聲望。
中國和印度兩國的外交辭令都展示了合作的姿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中方希望印度與緬甸關系的發展能夠有利于兩國以及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印度和緬甸都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中方樂見印度和緬甸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印度總理表示,緬甸作為南亞和東南亞之間的橋梁,很可能成為連接中印兩國關系的紐帶。
從政治上來說,許多專家預計,這場南亞博弈將升級為沖突,緬甸則將成為大國爭奪影響力的戰場。媒體的意見傾向于競爭與包圍兩種說法。中國官方媒體就報道說,印度總理辛格的訪緬是回應中美對印度的“排擠”。表面上看來,中國與印度難以擺脫競爭對立的關系,但事實上正好相反,中印兩國近期的歷史表明,只要有雙贏的利益,雙方就可以在國際事務上很好的合作。在聯合國安理會彈劾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議題上,印度和中國都投了否決票;在伊朗問題上,印度也因能源利益站在中國一邊反對美國。但是,由于中印都與緬甸接壤,兩國對緬甸的影響力很容易成為中印競爭的焦點問題,因而展開合作存在一定的復雜性。
正因種種復雜性,中印在緬甸問題上的關系不是合作,就是競爭。由于西方對緬甸的制裁,數十年來,中國始終是緬甸主要的伙伴,而隨著近年來西方停止制裁,中國失去了在緬甸的集中權力。加上緬甸的地緣政治地位,中美印三國都將大力推進與緬甸的戰略關系,以增加各自的地區影響力。印度與緬甸往來的背后掩藏著其對中緬關系的擔憂。為追求自身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印度將在美國陣營之外另立旗幟。基于緬甸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性,中美印三方展開角逐難免將產生部分零和博弈,但中印兩國有合作的方向。中國如在緬甸問題上尋求合作伙伴,將會優先選擇印度,而不是美國。中印兩國都有機會在緬甸獲得利益,既建立中印友好合作關系,又不威脅中國在緬甸的利益和地位。中國可以通過加強與印度的合作,將美國在南亞地區影響力逼至邊緣地帶。
毋庸置疑的是,緬甸的開放開啟了亞洲地緣政治新博弈,必將給區域內國際關系帶來更多微妙變化。
作者戴逸司(Dev Lewis)系印度在華學生 / 車夫 譯
標簽 舊文資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新偉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