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博拉·韋內齊亞爾:謊言背后美國抗疫失敗的真實代價
最后更新: 2022-07-18 20:36:45美國統治階級的虛偽與墮落
當科學事實無情地打破“與病毒共存”的幻想,死亡人數始終居高不下,證明群體免疫至少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美國的政客們就用赤裸裸的謊言來欺騙自己的國民,讓工人們相信新冠其實并不危險、可以回到工作崗位(為資本家們賺錢)。
2020年3月,特朗普說溫暖的天氣和陽光將殺死病毒,4月美國迎來了第一個因疫情死亡的高峰,每日死亡人數超過2000,兩個月內死亡近10萬人。2020年10月,特朗普感染,經入院接受最頂級的治療后康復,隨即在推特發文號召“不要害怕新冠,不要讓它支配你的生活”,12月美國迎來了第二個因疫情死亡的高峰,三個月內死亡超過24萬人。2021年5月,拜登號召接種過疫苗的人不佩戴口罩,因為“接種疫苗可以保護你免受新冠的侵害”,隨后在2022年1月的奧密克戎流行中,全國每天死亡人數達到2258人,突破自2021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2022年4月,拜登的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博士稱美國脫離了新冠大流行階段,此時全美死亡人數已超過100萬。
政府領導人(首先是特朗普,然后是拜登)關于新冠的墮落謊言,對美國反疫苗和反口罩運動推波助瀾。而這些運動賴以生存的意識形態基礎之一,是美國統治階級自建國以來一直推崇的“粗獷的個人主義”理念。虛假的“美國夢”建立在掩蓋資本主義剝削的“自強不息”神話之上。在這套敘事之下,罪惡的資本主義奴隸制度、以及“勇敢的拓荒者”對美洲原住民的種族滅絕,不再是貪婪和自私的卑鄙行為,而是這種“粗獷的個人主義”的縮影,是美國至上、美國特殊思想的支柱之一。因此,美國很大一部分人反感以戴口罩或接種疫苗的方式阻止致命病毒的傳播,這一點也不奇怪。
如今,美國社會打著“自由”的旗號污染空氣、在水中投毒、謀殺黑人、在學校中強制推行宗教同質化、焚燒書籍、對學童實施大規模謀殺、入侵并統治其他國家。
新冠大流行清楚地暴露了美國統治階級的道德墮落,不幸的是,他們得到了美國數量不小的中下階層和工人階級的支持。得克薩斯州副州長丹·帕特里克曾說:“沒人問我,作為一個老年公民,我是否愿意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換取為子孫后代保留美國人所熱愛的美國?如果要我做選擇,我的答案將是,我完全愿意。”當然,帕特里克并不是那個真的需要付出生命代價的普通勞工階級老年公民。盡管帕特里克也感染了新冠,他只經歷了一周輕癥就痊愈了,畢竟手握2500萬美元現金資產的副州長能獲得最好的醫療待遇。什么樣的社會愿意犧牲他們的老年公民來換取金錢和權力?這樣的社會,早就應該消亡。
美國的政客和媒體總是拿“人權”為由攻擊其他國家。然而生存權是最基本的人權。超過100萬因新冠死亡的美國公民,是最鮮明的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并不尊重人權。他們只是在宣揚虛假的人權——例如擁有某種特定形式的政府、或是能訪問臉書——而不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基本權利,例如生存、溫飽、醫療和教育。正如今年2月在盧旺達去世的公共衛生專家保羅·法默爾醫生(Dr. Paul Farmer)曾說過的:“在這個病態且充斥不平等的世界里,醫學應當被視為社會公正的工作”(Medicine should be viewed as social justice work in a world that is so sick and so riven by inequities.)。
新冠疫情在美國造成的殘酷現實,恰好映照出這個國家極度的病態與不平等。
中國的社會主義仁政
與美國的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行之有效的“動態清零”抗疫政策。在一種新出現的流行病面前,沒有十全十美的應對措施,每種策略都有其優點和缺點。評價一種抗疫策略,首先要看它是為誰服務的。新冠在中國造成的每百萬人死亡人數僅為4人(美國則是3103人),這清楚地表明其政策將其公民、尤其是貧窮者的生命放在首位。
在與復雜的變異病毒的斗爭中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需要對病毒傳播規律有高度的科學認識,對預測模型的局限性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有先進的統計學知識,了解各國的國情,擁有分析預防經驗的高超技術,并實時調整計劃。毛澤東曾精辟地闡述“大仁政”與“小仁政”的辯證關系:不可以因為照顧了小仁政妨礙了大仁政。鑒于非典類型病毒(新冠和中東呼吸綜合征都在此譜系上)可能涉及大量的生命損失,動態清零政策可以說是大仁政。
動態清零政策的成功還需要人民理解和尊重科學,放棄個人主義思想,并愿意為自己和他人的長期利益做出個人的短期犧牲。它要求人民相信其領導人會通過深思熟慮的自我批評來學習并改進、最終贏得勝利。多家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90%以上中國人信任其政府。中國人民有更長遠的眼光,能對別人的痛苦和困難感同身受,并無私地采取行動,這是先進文明的標志。
科學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下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美國向世界證明,在資本的統治下,科學被用來為利潤最大化服務,被用來發展荒唐的進攻性核武器和軍事武器,被用來監視世界上大多數人的通信和社交媒體——每個巴西人的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賬戶的數據都被儲存在猶他州布拉夫代爾(Bluffdale)等地的大規模數據中心。但由于沒有足夠高的利潤率,科學沒有被用來解決貧困患者的醫療需求,也沒有被用來幫助基層開發安全的抗疫措施。
大型壟斷企業有意限制科學進步的擴展,作為保護其壟斷地位的防御機制。當事實阻礙了利潤,科學就會被妖魔化,人們就會被灌輸謊言,比如“氣候變暖是虛構的”。直到今天,30%的美國人仍然不相信全球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在社會主義中國,科學得到尊重和發展,最重要的是被視為推動人民和社會需求的仆人——這一點在疫情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體現。例如在全國實施動態的數字健康碼平臺聯網,在主要城市都部署了可移動的小型核酸檢測亭,其中配備了保護醫療工作者的設備,使檢測更加便利快捷,這只是科學為人民服務的一個小例子。
外國人常常無法理解中國如何解決這些困難任務的細節。西方媒體每天給他們灌輸所謂“中國威權政府”的虛假信息。他們沒有看到,在過去的十年里,隨著中方領導人習近平對群眾路線的重申,400萬個基層黨組織得到了重振。這些基層黨組織在社會的最底層——每一個居民社區——開展活動。中國共產黨一直非常重視發展干部的思想和組織能力,加強干部與群眾的聯系,構建有效的溝通渠道。在數億人的規模上有機地管理和組織食品供應、隔離并護送感染者去醫院、定期探訪老人的系統,這是人類最偉大的組織成就之一。
西方媒體大肆宣稱:與美國的抗疫政策相比,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在經濟上失敗了。但根據全球經濟指標(Trading Economics)網站和美國經濟分析局的數據,經濟學家羅思義指出:從2019年10月到2022年3月的9個季度,中國的GDP增長了11.5%,而美國只增長了2.8%。在疫情期間,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是美國的四倍多。這一時期的比較包括中國最糟糕的一個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GDP增長-10.5%),武漢和上海等地區受疫情的影響也包括在內。
影響GDP增長率的因素有很多。并非中國所有地區在第二季度都受到同樣的影響。即便中國2022年第二季度整體增長率可能降低,其影響放在整個疫情期間來看并不顯著。高盛的分析師預測,盡管第二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國2022年的GDP增長將保持在4%以上,2023年將增加到5.3%。其他投資銀行,如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預測中國2022年的GDP增長將超過4.2%。使用西方的邏輯,人們必須得出結論:美國對高死亡率的極端容忍政策才是真正的GDP增長破壞者。
就在本文截稿之前,2022年6月20日,中國大陸地區僅發現9例本土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這個數字再一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取得的非凡成就。
標簽 抗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張紅日 
-
6月加息50基點后,加拿大當月房價跌幅17年來最大
2022-07-18 18:26 -
美國芯片法案即將表決,佩洛西丈夫斥巨資買股被疑內幕交易
2022-07-18 17:47 觀網財經-科創 -
6年來首次!歐洲成美國石油最大買家
2022-07-18 16:27 觀網財經-海外 -
上海上半年GDP下降5.7%:沖擊前所未有,6月快速反彈
2022-07-18 15:46 -
年內第3位,華為車BU又一大佬離職
2022-07-18 14:00 觀網財經-汽車 -
醫保最低繳費年限升至30年,專家:不是沒錢了,是為了幫助欠發達地區
2022-07-18 13:50 觀網財經-健康 -
復制撒切爾“金融大爆炸”?唐寧街本周PK英國央行
2022-07-18 11:40 觀網財經-海外 -
人臉識別系統被攻破,交通銀行一儲戶被偷走近43萬元
2022-07-18 10:32 -
銀保監會:下一步將陸續啟動5萬元以上客戶墊付工作
2022-07-17 22:23 觀網財經-金融 -
小米回應“被意大利機構罰款 2176 萬元”
2022-07-17 19:1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北京:1億元餐飲消費券明日起陸續發放
2022-07-17 18:16 觀網財經-消費 -
“他準備與特朗普競爭總統”
2022-07-17 16:27 美國政治 -
PC需求驟降但成本壓力飆升,英特爾決定全面漲價
2022-07-17 16:03 觀網財經-科創 -
原銀監會處置非法集資辦公室巡視員宋占英被查,已退休近5年
2022-07-17 14:57 廉政風暴 -
朱光耀:發展中國家正爆發債務危機,發達國家也面臨債務問題
2022-07-17 08:44 -
伊利回應“小布丁大布丁抽檢不合格”:非公司產品
2022-07-17 08:36 觀網財經-消費 -
央行原行長戴相龍:今年GDP增長可能超過4.5%
2022-07-17 08:36 中國經濟 -
力拓發布二季度業績:增產鐵礦石,但擔憂中國需求
2022-07-16 19:10 觀網財經-海外 -
國家統計局10位司長撰文,解讀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2022-07-16 13:55 觀網財經-宏觀 -
必和必拓首船港口人民幣貿易鐵礦石靠泊日照港
2022-07-16 11:55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56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150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評論 198“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評論 63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
美印拒絕后,日本防相、外相:現在沒有在推進
-
美副總統辯論聚焦國內政策,涉華議題成少數“例外”
-
俄軍已控制烏東一重要城鎮,是“烏軍防御支柱之一”
-
瞄準石油設施?“將對伊朗發動重大報復”
-
上任當天,她被20多名美議員集體警告,事關中國
-
他倆正討論著“伊朗空襲可能性”,襲擊來了
-
“外資重返中國,對沖基金創紀錄涌入甚至都不選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