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國:中國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從臨滄看云南看中國
關鍵字: 云南中國森林覆蓋率北京霧霾西藏中國經濟增長環境問題基礎設施建設九月下旬,筆者參加了云南省臨滄市市委宣傳部、市網信辦主辦,新浪網云南站承辦的“V影響力臨滄行——2016新浪全國名博探秘臨滄”活動。此行下來,感慨頗多,再加上之前對其它省區的已經有了不少觀察與思考,匯集一起形成此文,以圖對臨滄、云南以致整個中國在環境、基礎建設、工業化、城市化、扶貧等方面的發展進行經驗性總結,并期望對未來中國如何繼續發展有所闡述。
經濟快速發展與環境改善能否同步?
多年來,輿論一直在向社會灌輸這樣一種印象:隨著經濟高增長和工業化的推進,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惡化,中國的發展方式根本不可持續。不過從森林覆蓋率這一角度來看,上述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先從臨滄說起。
臨滄,臨瀾滄江,又傍依怒山山脈。一到臨滄,撲面而來的是漫山遍野的森林,一路走來,幾乎沒見過一座光禿禿的荒山。有大江大河(瀾滄江怒江兩大水系),有大山峻嶺,臨江傍山,再加上遍布森林,臨滄風光的大秀大美就不難想象了。
臨滄的森林
臨滄森林覆蓋率在“十五”末(2005年)是46.63%,2012年提高到62.21%,2015年進一步達到了67.5%。臨滄森林覆蓋率雖然如此之高,但是在云南所有地市的排名中并不突出,整個云南森林植被的改善可想而知。目前,云南的森林覆蓋率已經由1996年的40.66%提高至2015年的55.7%,據報道有八成多的重要物種和九成的典型生態已得到了有效保護。
一個不被人注意的事實是,近二十年來,中國的經濟高增長期恰好與森林覆蓋率高增長期基本重合,這不僅是臨滄與云南的特點,在全國也是基本如此。
森林覆蓋率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僅約為8.6%,1989年第三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時為12.98%,1993年為13.92%,1998年為16.55%,2014年初結束的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成果顯示為21.63%(如果再刨除新疆西藏青海等幾個自然條件不適合森林生長的西部省區,那么中東部地區的植被改善就更加明顯)。
經濟高增長與森林覆蓋率高增長的重合是顯而易見的。
森林覆蓋率的增加,會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穩定或恢復。筆者去年去西藏時,就注意到隨著當地的地表植被保護以及動物保護措施的落實,像電影《可可西里》曾講述的一度瀕危的藏羚羊,近十余年來數量猛增,最近已被從瀕危動物名單中剔除(詳見拙文《西藏經濟觀感》)。
今年九月中旬筆者又剛去了西藏,遇到阿里地區的一位干部,該干部講,目前阿里地區的藏羚羊還好說,令人頭疼的是藏野驢,現在不光不稀罕了,反倒是泛濫成災了。
我第一次發現中國植被得到明顯改善的時間是2008年,那年夏天我去陜北,本想盡情領略一下“黃土高坡”的風采,沒想到所過之處極少見到大片裸露的黃土,全都實現了綠化。往后進一步發現,這種改善在其它省區也都在發生。
2015年夏天,我去過吉林和遼寧,當地的藍天碧水青山綠樹令我大吃一驚大飽眼福。期間,我的一位發小一家人恰好正在暢游北美,他發來當地的照片對我說,中國已經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了,想移民到照片上的地方。我當時在“煤都”撫順東部靠近長白山處,順手就發給他剛拍的幾張照片說,你看中國環境不輸北美的地方也有的是,你移民不必越洋跨海舍近求遠,到白山黑水來即可。
不光云南、西藏、東北等邊遠省區的植被、生態在恢復或改善,就是在“霾都”北京,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
1980年,北京市的森林覆蓋率僅為12.8%,此后森林面積逐年回升,2014年已上升到41%。植被增加令動物種群的數量隨之增多,野豬、狼、豬獾、狗獾、豹貓等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斑羚的蹤跡。
在2000年左右,北京市的一次動物資源普查,得出的野豬種群數量僅為約50只,被列為北京市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現在呢,有些地方野豬卻成了災了。2007年野豬被從一級保護名單中清除,2009年北京又專門通過了《北京市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損失補償辦法》,來應對野豬等對農民作物造成的損失(見《京郊野豬等動物明顯增多》,人民日報2015-1-31)。
遺憾的是,在當下的中國輿論場上,上述變化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道,到處響徹的是“生態崩潰”、“環境崩潰”的聲音(比如關于森林植被,坊間至今還流傳著“中國大肆砍伐森林向日本出口衛生筷子”之類的無稽之談)。
如何觀察報道現實?應該是有壞的、有錯誤的地方就承認,有好的、有正確的地方也要承認,這才是全面與公正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將壞的改正,將好的發揚,推動社會進步。一味叫好、粉飾固然該鄙棄,可一味唱衰、丑化也并不更為可取。
拿北京來說,要全面準確地表述北京的生態與環境問題,就不能只講霧霾嚴重,不講森林植被與動物種群數量的改善,不講沙塵暴現象的基本消除。不僅如此,在談論霧霾問題時,也不能一味夸大,不能有霧霾的時候就大肆渲染,沒有霧霾的時候就視而不見,像今年北京霧霾天明顯減少,輿論似乎就沒什么反應。
自2015年冬天起,環保部門響應媒體的呼吁,屢次在京發布霧霾紅色警報,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結果霧霾根本就沒那么嚴重。尤其是一發布紅警,孩子就必須得放假不能上學了,拖累一家人。
臨滄、云南以及中國其它地區下一步在發展時,不要陷入“要發展還是要環境”這種主要由輿論制造而并非完全來自現實的兩難選擇。不是說環境問題不存在,不是說森林植被改善了其它問題就都沒有了,而是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大而化之地渲染崩潰論,作繭自縛。
基礎設施建設急需跑步前進
一到臨滄,立即感受到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是極其秀美的風光與優良的物產,一方面是極其落后的交通設施。臨滄全市面積達2.5萬平方公里,接近北京與天津的面積總和,可是,至今竟然沒有通鐵路。
不通鐵路也就罷了,更令人吃驚的是,境內連一條高速公路也沒有(目前鐵路、高速公路已開工在建)。整個云南,像臨滄這樣不通高速公路的地市,也竟然不止一處,另外還有兩處。
不光鐵路建設滯后,高速公路建設滯后,近年來在全國興起的高鐵建設熱潮中,云南也沒能跟上步伐,要等到今年年底,云南第一條高鐵線路滬昆線以及云桂線才能正式開通,這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是比較少見的。
國內輿論對交通以及其它基礎設施建設的輕視甚至丑化,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交通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近年來,輿論用了大量篇幅來嘲諷“鐵公基”等基礎設施建設,說中國的高增長依賴這種“投資拉動”,問題很大:第一是粗放低效,第二是過度建設、“不可持續”。
這種觀點廣為流傳,但卻是沒有道理的。
- 原標題:中國的高增長經驗是否繼續有效?——從臨滄看云南看中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