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紹偉:重要的是誰來檢驗真理
關鍵字: 真理實踐邏輯陳平茅于軾真理標準三中全會哲學聚焦三中全會備受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在召開,三十年前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言猶在耳。近日,觀察者網刊發茅于軾、陳平等學者的私人郵件(討論之一、討論之二),他們圍繞真理檢驗標準、西方經濟學地位等話題展開討論。陳平認為經濟學不是科學,只是前科學。而茅于軾則回應檢驗真理的不是實驗,而是邏輯。陳禹、孫滌等諸多其他學者也參與其中,引發了這次國內少見的爭論。
旅美學者、芝加哥“制度經濟研究中心”創辦人方紹偉先生也給我們來信參與討論。方紹偉先生認為,真理的標準不是實踐和邏輯,是綜合實踐的成功性、邏輯的相關性、認識的無可疑性和判斷的主體性。觀察者網刊發全文,盼更多讀者參與討論。
在當代中國的語境里,真理與“按真理行事”、“追求探索真理”、“為真理獻身”等等相聯系。我們說真理時,往往想的是真理的“價值性”和“真實性”。真理是西方“科學哲學”的熱門話題,西方人討論真理時,也同樣關心真理的“價值性”和“真實性”,但是,他們比中國人更多地涉及真理的“邏輯性”和“社會性”,即除了討論“真理是什么”之外,他們比中國人更多地去討論“真理是如何在邏輯推理和社會關系的意義上成為真理的”。
這是一個非常微小的區別,因為,在關心真理的“價值性”和“真實性”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確實也關心真理的“邏輯性”和“社會性”,只是在程度上沒有西方人那么熱切和執著,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只做不說”。
這個微小的區別包含著一個重大的制度文化含義:在確定真理的問題上,我們同其他事情一樣更傾向于“單一權威”而不是“多元權威”,當涉及的真理是“社會真理”而不是“自然真理”時情況就更加明顯(諾貝爾經濟學獎發給錯誤的“有效市場理論”既是偏見也是多元解讀的體現)。
我這里所說的這種制度文化差異,當然僅僅是一種“情感反應速度和程度”上的微弱差別,即問題不是西方人有而中國人沒有,而是在都有的情況下程度不同。
這個文化差別的要害是:“誰來確定真理”其實比“什么是真理”更加重要。最近幾十年,中國大大小小的歷次真理討論中,“誰來確定真理”極少被提到,即便涉及真理的“邏輯性”時也極少涉及“誰來判斷邏輯真假”的問題。我把這種現象稱為“主體性丟失”。在西方,除了庫恩、拉卡托斯、費耶阿本德等哲學家,其他多數哲學家也存在這個“主體性丟失”問題。夏佩爾在《理由及知識的探索》里對真理標準進行的一次比較全面的總結時,也沒有強調這個“主體性”問題。
更明確地說,對這個“主體性”問題,中國人說得少,西方人說得多一些;在不說的時候,我們中國人的潛意識里更傾向“單一權威”確定真理,而西方人更傾向“多元權威”確定真理。
這就是說,大家在討論真理標準時,其實說的都是“真理的標準應該是什么”而不是“真理的標準實際是什么”,大家關注的是“真理的規范標準”而不是“真理的實證標準”。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如果某個權威按照“價值性”去確定真理(如“畝產萬斤”),這種真理就不可能有持續的“真實性”,它在事后、甚至在事前都只能是“偽真理”。
但是,在事前就能判斷“偽真理”卻不那么簡單。人不是認識決定信念的動物,人的有限理性導致人有時只能讓信念決定認識。所以,“相對真理”有雙重含義,一是真理是相對于特定“政治共同體”和“科學共同體”而言的(近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和平獎就特別滑稽),二是真理是相對于認識的發展而修正的,實踐歸納會碰到可能性難測的“歸納問題”。“畝產萬斤”現在我們能在事前就斷定為“偽真理”,但隨著科技的發展,“畝產萬斤”未必是絕對不可能的。
信念有時決定認識,現有技術和現有理論也能決定認識。我們愛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但問題不是“檢驗”,問題是“誰來檢驗”。“誰來檢驗”是真理的“主體性”問題,真理的“主體性”決定了“實踐的相對性”。“實踐的相對性”包括已有信念對經驗觀察的干擾,也包括經驗觀察的技術局限和已有理論對經驗觀察的“污染”。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真理最終要由經驗觀察來確定”的意義上是對的,但真理的“實踐標準”終究也只是一種“真理的規范標準”,因為“實踐標準”在操作的意義上必然是“誰的什么實踐”,“真理的實證標準”說的就是“誰的什么實踐”,我們根本不可能脫離“誰的什么實踐”去確定真理。
人不僅有記憶力,人還有想象力。所以,已有理論會對經驗觀察的產生“污染”,新產生的理論也可能完全推翻經驗觀察。不僅僅是實踐會證偽理論,也不僅僅是已有理論會強化“偽真理”,新產生的理論或由想象力引發的邏輯推理也可能推翻已有的“真理”。“太陽東升西落”曾經是每天被人們直觀的經驗觀察所認定的“真理”,但是,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卻遠在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之前就預言了“太陽東升西落”是常識錯誤。
顯然,事實證偽理論(但以無法重復的事實為基礎的理論也可能無法通過觀察來證偽),理論也能證偽事實,真理的“邏輯性”取決于邏輯推理所依賴的理論假說。
邏輯只是工具,“邏輯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問題更大;想象力(或直覺歸納)本身不是邏輯,如果起點“假設”或“約定”有問題,就算邏輯推理自洽,也無法檢驗出真理來。“歸納法的背后還是邏輯。……人類所有的知識都是邏輯推導出來的”,但推導不是檢驗,推導也可能是循環論證和同義反復。
事實并不能證偽理論,因為可能會有非常多的人仍相信這個理論。知道波普的“樸素證偽主義”的人可能大惑不解,怎么事實就居然沒能證偽違反事實的理論呢?怎么人們居然可以不顧事實的存在呢?是啊,有什么么辦法呢?現實就這么冷酷啊。
波普的高徒拉卡托斯由此得出結論說:“同樸素的證偽主義相反,任何實驗、實驗報告、觀察陳述或業經充分證認的低層證偽假說,都不能單獨導致證偽。在一個更好的理論出現之前是不會有證偽的。”
拉卡托斯的“精致證偽主義”說的是:由于事實中滲透著理論,所以經驗不僅不能證偽理論,有時反而是理論證偽了經驗;因此,只有事實加上替代的新理論,舊的理論才能被證偽。但是,已故經濟學家薩繆爾森說過一句話:“科學是在一個又一個的葬禮之后才取得進步的”。
就是說,不管事實多么確鑿,不管替代理論多么有說服力,只要相信舊理論的人還活著,舊理論就還是無法被證偽。不是“葬禮證偽主義”冷酷無情,是現實就這么冷酷無情,“葬禮證偽主義”只不過是把“該死的”現實描述出來而已。
我們所說的真理,其實是一種“層次累加的金字塔”,信念、理論、技術、主體,都在不同程度地決定哪個認識能沉淀到金字塔底部。
這個“真理的金字塔”是上下流動的,有些認識越來越堅實而向下流動,有些認識則越來越荒唐而向上流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理其實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多。真理的“價值性”有時使真理變成一種精神利益甚至物質利益的表達,以至于人們常常只能在事后說出自己的“后見之明”。“思想市場”也不可能是純粹的,有限理性、思考費用、開放程度等等都是大問題。
如果一定要給真理定標準,我們只能說:真理的標準是實踐的成功性、邏輯的相關性、認識的無可疑性、判斷的主體性。當有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或“邏輯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時,我們應該警惕的是,這會不會在邏輯上暗含著說:我的實踐、我的檢驗、我的邏輯才是確定真理的唯一標準。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冰焰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