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奇心日報:怪教授馮象、圣經、共產主義和他的本行法學,到底怎么回事?
關鍵字: 馮象圣經法學職業倫理以賽亞之歌——九十年代末、兩千年初,您寫《政法筆記》,有些說法令人難忘,甚至好奇,像“法律是政治的晚禮服”,“法律……還在努力學習爭取成為資本的語言和權勢的工具,還暴露著它的紅嫩的爪牙”,“現代法治在本質上是一種用權利話語重寫歷史、以程序技術掩飾實質矛盾的社會控制策略”。您評論兩句?
可能有點“超前”了?這幾年,常有學生和老師跟我說,上學那陣子愛看《政法筆記》,但現在重讀一遍,才發現當初沒弄懂。我自己比較滿意的是,“政法”這詞兒,從前被人鄙棄,如今已是大家接受的本土學術概念了。
——在您看來,未來中國的法治之路最大的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您的文章似乎很強調基層民主的重要性。
新法治(形式法治)建成有年了。其日常運作和意識形態功能,應該說,非常成功——成功營造了中產階級對它的期許,從而可以吸納、排解信從者的無盡的怨懟。而只要人們繼續懵懵懂懂,排隊詢問“最大的問題”“如何解決”之類,法治就發揮了屏蔽和安撫的效用。
民主不一樣,它是共產黨的傳統口號。無論黨內民主、基層民主、群眾民主,抑或西方的競選民主,都包含了對形式法治的約束、克服和超越;因而“爭議”不斷,亟待發展。今天,面對行將到來的智能經濟/數據寡頭的全方位挑戰,人類的命運,能否擺脫資本的奴役,便取決于我們的實質民主的進步,即人民群眾的教育、動員和組織起來。
——馮老師,去年您在上海有一場講座,展望人工智能的未來。網上有報道稱,您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人工智能的研發極易失控,給人類帶來巨大的風險。但是為什么,這會使得“共產主義重新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現實選項”呢?您甚至大膽設想,先進國家像《共產黨宣言》所論述的,聯合行動,同時爆發革命,“第二次廢除私有制”。您現在還持這一看法嗎?
為什么不呢?由人工智能走向共產主義,看似縹緲的愿景,實際是大勢所趨——連智能產業的頭面人物,圈錢燒錢的“鋼鐵俠”們,都在談論計劃經濟呢。
共產主義,自古就是人類家庭生活和親密友誼的一般理想;一如合作勞動、共享收成,是人的“本性”,或物種繁衍優勢。進入網絡時代,這“人性的光輝”就更燦爛了:有網上生機勃勃的公地文化,有年輕人字幕組的義務勞動,還有英勇的Aaron Swartz發表《游擊隊開放存取宣言》,不懼資本的瘋狂打壓。與之對應,便是智能經濟不可避免的一系列后果:整個社會對智能終端的依賴,日益擴大的階級鴻溝,財富、市場和生產資料高度集中,大規模失業迫使發達國家實行全民福利,等等。待到那一天,如果人類不甘墮落,就只有起來革命,將物聯網底層數據、智能技術和資本收歸公有;否則,無以建設新的可持續的人機倫理。
如此再造烏托邦,走“通向生命的逼仄小徑”(太7:14),道理很簡單:想想吧,另一條路,平坦是平坦,可資本主義私有制奔到黑,會撞上什么?機器人全面取代人類,還是數據寡頭的獨裁?抑或兩家聯手,一起“飼養”機器人的“寵物”(Steve Wozniak語),那百無聊賴吃著福利的蕓蕓公民?
——將來如果真是這番景象,那人們只好選擇共產主義了。
說得好,這“只好”二字。人類將通過“科學所達到的成果來接受共產主義”,列寧的這一教導,預言了私有制的未來。
——人工智能的崛起,對法律職業也是嚴峻的挑戰吧?
首先是,大失業;波及各行各業,律所法院、政府部門概莫能外。有美國學者同智庫預測,一大半法律規則會被大數據算法和區塊鏈所取代。人工智能將是傳統法律實踐的終結者。
——您說“終結”,讓我想到法律方面您的專長,知識產權。您在二零一一年一次講座中說,因為互聯網和業務外包這兩股全球化潮流,知識產權將會終結。這么大的變化,怎樣理解呢?
哦,那不是講座,是國際會議做的主題發言,原文是英文。知識產權的終結,你們年輕人最有體會,不用盜版和仿冒產品,不侵權不翻墻,日子怎么過?但這終結,或法律對多數人的失效、無執行力,不等于說抽象物上的財產權與人格的商品化不頂事,消失了。事實恰好相反,大公司之間,例如蘋果、微軟、三星、華為,好萊塢跟電商大鱷,還有數不清的“蟑螂專利”公司,知識產權官司天天打。資本要壟斷市場,搞訴訟訛詐,全靠知識產權。
——馮老師,有學者把您稱為哈佛批判法學在中國的代表人物,您認可嗎?
這個我不敢當。但我贊賞肯尼迪、昂格爾他們的批判立場(參《那生還的和犧牲了的》)。
有批判,才有學術進步。在我,大概是性格吧,從小喜歡反潮流,褻瀆“神圣”,哈哈。也可說是知識分子的良知——有些事情,比如“青椒”(青年教師)“壓力山大”,不好出聲,我們年紀大的就有責任站出來說兩句,戳一戳“皇帝的新衣”。
——回到《圣詩擷英》,您在序言里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主要得自于早年在邊疆兄弟民族中間的生活磨練”。能否聊聊這一段經歷,想必有很多故事?
寫過好幾個呢,《玻璃島》《創世記》里都有,《以賽亞之歌》開篇的《羅嘎》也是。這些故事,我的讀者很熟悉了。所以我一看采訪提綱就知道,記者是個新手——當然,這也無傷大雅。
——不好意思。但我還想知道,您先后在北大、哈佛和耶魯求學,這些經歷對您有什么影響?
思想上影響不大。我這一代,叫老三屆,就是卷入文革的中學生;我是其中最年幼的,剛念初一。我們是先下鄉,到云南邊疆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然后文革結束才考的大學——只有幸運一點的,極少數人,猶如先知所謂“余數”(賽1:9,10:22),得了上大學的機會。那時,我的“三觀”已經毀過又重建了。
所以,我很鼓勵我們的學生下基層,到邊疆和艱苦的地方去干幾年,向老百姓學習,轉變立場,追求進步。之后再考研、出國深造或者進國企、投行、國際組織什么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師。
——您出國早,長期在美國生活。但二零一零年回國,加盟清華大學,這個決定又是如何做出的呢?
其實,零九年已經開課了,同法學院的交流合作從建院起就沒斷過。一般說,教書育人作為事業,還是在中國或者東亞好,這是儒家傳統的一大優點。但是我回國服務,除了學術目標,心里還記著魯迅先生的狂人那句話,“救救孩子”。大學沉淪了,腐敗了,我們能做點什么?我父母都是(抗戰前)老清華的,或許,這也是報效的緣分吧。
——還有幾個小問題,馮老師:您平時看新聞多嗎?回首過去一年,有什么新聞事件給您留下深刻印象?
只是快快瀏覽下標題。新聞,我一直關注機器生成(智能新聞)的進展,在美國,體育財經等欄目的即時報道已經相當成熟了。
——對您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我不太受別人影響。
——您最近在忙什么?
寫作。
——您最近思考得較多的問題是什么?
人機倫理。
——這幾年,您覺得身上發生的較大的變化是什么?
耳順了,誠如孔夫子所言。
——您近來有什么特別值得分享的東西?
今天咱們談的兩本書,《以賽亞之歌》和《圣詩擷英》。
——您認為,推動我們時代進步,最重要的人是誰?
勞動者,私有制下所有“受詛咒的”人們,les damnes de la terre,如《國際歌》所唱。
——您對這個社會有什么忠告,或者特別擔憂的事情?
大失業,正在迫近。
——生活中,哪些東西會喚起您的好奇心?
真不少。西諺:好奇心害死貓兒。
——您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什么建議?
團結起來(見《國歌賦予自由》)。
二零一七年國慶/中秋于清華園
原載《好奇心日報》2017.10.18
馮象:《以賽亞之歌》,活字/北京三聯,2017。
馮象:《圣詩擷英》,活字/北京三聯,2017。
- 原標題:怪教授馮象、圣經、共產主義和他的本行法學,到底怎么回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24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76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3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