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象:我是阿爾法——論人機倫理
關鍵字: 人工智能阿爾法狗阿西莫夫機器人定律α
人工智能將消滅遺忘。
待到“天網”竣工,萬物聯網(IOT),人來世即入永恩:每時每刻,每事每聲,每一個表情和動作,無不被終端記錄,上傳入“云”,入存機器的記憶。
除了神,誰需要——誰能忍受這樣的永存?
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凡可聯接的,都要聯網;凡可收集的,都是數據。而人向終端貢獻數據,每一次,均為自愿簽約。
來了,AI!從掃碼支付,上課刷臉,玩動漫游戲,戴谷歌眼鏡,用手機導航和吸塵機器人開始(NYT, 2017.7.25)。
人工智能,是零隱私世界。
α
對于人工智能的挑戰,今世之民大多懵懵懂懂。但有一小群人,一些杰出的大腦,表達了深深的憂慮。
全人工智能的發展可招致人類滅絕,霍金如此警告(BBC, 2014.12.4)。因為他是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工作同職責是思考起源與終了。
反地雷運動組織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威廉斯(Jody Williams)指機器人軍事化,危險甚于核武。因為她看到AI殺人的簡單高效、無倫理門檻,不啻玩戰略游戲“星際爭霸”(StarCraft)。
不久前,喬布斯的創業搭檔沃茲(Steve Wozniak)也轉變立場,贊同蓋茨的“悲觀論調”。因為他們本是愛思想的“創客”,真正的技術流,知道AI帶來的社會風險不亞于技術風險。
當然,最搶眼的還數馬斯克(Elon Musk)這個圈錢燒錢的天才,智能產業的“鋼鐵俠”,他的“勿召魔鬼”的告誡。最近一次,他勸導的對象是全美州長會議:AI不僅要奪走我們的工作,且將全面戰勝人類。還說,這是他接觸了許多尖端技術后的感悟。人類如果不想淪為“機器人的寵物”(沃茲語),必須現在就立法,政府積極介入,事前規劃,跟蹤監督,萬不可放任自流(NPR, 2017.7.17)。
也許,正因為他是個絕頂“瘋狂”的資本家,像媒體說的,玩的就是高風險,“連上帝都敢蔑視”,他才懂得:AI落在了資本手里,有多可怕。
Illustrations by Joost Swarte
α
人工智能,又名大失業。
這是一場結局已定的比賽,絕大多數人將輸給極少數人。前者要因AI而抹平出身、學歷和技能的差異,一起墮于失業;后者要藉AI化數據為財產而獨占:將來可以為所欲為,頂層設計一切,甚而準備大腦植入芯片,人機融合,稱“超人”(übermensch)。
α
大失業,將使已經高度集中的財富更加集中,階級鴻溝徹底“固化”。智能經濟的這一趨勢如果掩飾不好——這是西方式法治最重要的一項意識形態功能——就難免引發社會動蕩。此事已有不少討論,尤其是在發達國家。比較現實的對策,叫作“全民基本收入”(UBI),即不論貧富,給居民發一份“工資”,讓他維持所謂“有尊嚴的生活”。瑞士投了票,未能通過。芬蘭在試行抽簽制度,抽到的每月數百歐元。加拿大安省、美國加州和夏威夷,有小型的社會實驗。一九七六年設立的阿拉斯加永久基金(APF),本州居民年終分紅,可稱UBI的先驅。
傳統上,機器主要取代體力勞動,像東莞制造業的“機器換人”,或建設中的上海洋山港(號稱世界第一大港)的無人裝卸。如今,依托大數據深度學習,機器人即將作廢一大半看似復雜的腦力勞動:醫生、律師、法官、會計、建筑師、新聞編輯、同聲翻譯,恐怕政府官員也不能幸免。據報道,高盛在華爾街,原本六百名交易員,現在裁了只剩兩個,給機器打下手。另如IBM開發的Watson腫瘤專家機器人,考過了美國執業醫師資格,天津市第三人民醫院引入,在國內可做六種癌癥的診斷(人民網,2017.1.11)。
我說“看似復雜”,是因為這些(往往是高薪的)白領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工作經驗,對于機器人,都可以轉化為數據跟算法——都不難讓老板或領導做出那個“經濟理性人”的決定:機器換人。
來了,AI時代:失業浪潮席卷百業,而新增的職位寥寥可數。這不是危言聳聽。
α
一個人常年吃福利,會不會變懶變笨,被各種罪惡如吸毒賭博所誘惑?評論家擔心這個。
有趣的是,UBI在西方政治光譜的左右兩翼,都吸引到一批支持者。右翼希望削減社會福利的運作成本,視UBI為醫治“大政府”臃腫身材的一劑良方。左翼則標舉其社會主義“烏托邦”傳統的平等訴求,將UBI歸于國家有義務落實的一項積極權利(人權)。
試行全民福利的真正動力,卻不在意識形態,而是迫于形勢——機器人來了。而最先聽到大失業的腳步聲的,正是當年忙著把制造業外包(outsourcing)出去的那些國家。
α
難民涌入歐盟,媒體驚呼危機。但博學的艾柯(Umberto Eco)認為,放在歷史的長鏡頭里,這一連串西方發動的反恐戰爭、“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之春”開啟的,不僅是難民危機;毋寧說,是人類的又一次大遷徙。
大遷徙是大失業的姊妹。
常有人指摘難民不干活,光領救濟金,視社會福利為應得(entitlement)。可是智能經濟再進一步,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也將淪為“難民”,加入吃福利的大軍。考試證書技能經驗,一如膚色國籍,無一能改變命運。
α
《紐約時報》預測,十年內90%的新聞將由算法生成,包括文稿照片視頻配音。但這也意味著,新算法能夠根據指令拼貼“素材”,制作海量的假新聞;假照片假視頻將充斥媒體和自媒體,而受眾無從辨別。
近年研發的“生成對抗網絡”(GAN),據《經濟學人》報道,便是成功的一例。GAN通過深度學習,“軟件跟現實互博”,自動生成圖像,調試匹配錄音,可以達到亂真的效果。報道題為《無中生有》,結尾一句倒不無諷刺:AI把造假推向新的高峰,同時也提供了打假的新方法。
機器造假,大概只能靠機器甄別。將來,耳聞眼見都未必為實,人敢相信哪家的機器呢?
- 原標題:我是阿爾法——論人機倫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5“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