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全勝:實踐和邏輯都是科學理論成立的必要因素
關鍵字: 理論西方經濟學經濟理論陳平茅于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邏輯科學理論交易理論最近,陳平和茅于軾關于“真理的檢驗標準”的討論,引起了學界的熱議。
引起熱議的原因,是201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個觀點對立的經濟學家,陳平認為芝加哥大學教授法瑪(Fama)提出的“有效市場理論”被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實踐所否定,因此目前的西方主流經濟學不是科學,只是前科學。茅于軾則回應檢驗真理的標準不是實踐,而是邏輯。
這次討論之所以引起學界的關注,主要是這個討論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1、西方主流經濟學是不是科學;2、檢驗科學理論的標準是什么。這兩個問題是經濟學方法論的根本問題,因此這次討論尤顯重要。
因為這次討論恰逢十八大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三中全會也被人們寄予厚望,期望能像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那樣,成為中國發展的歷史性、轉折性事件。正是在1978年的三中全會中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陳平教授和茅于軾教授關于“真理的檢驗標準”以及“西方經濟學是否是科學”的討論引來學界關注
此次陳平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批判,不僅僅局限于經濟理論方面,而且也牽涉到十八大三中全會的道路選擇問題。因為,中國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進行變革,但其經濟理論基礎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能忽視,而且2008年的經濟危機也給我們上了深刻的一課。中國如果不進行深刻的變革,這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社會、政治、經濟問題,也就無法得到根本解決,終究會蘊含著社會崩潰的危險。因此,變革,已經成為了所有關心中國發展的人們的共識。
但是,怎么變革?是完全按照西方的主流理論,還是回到前三十年,或者自己另起爐灶搞一套?這是當前中國理論界爭論的一個焦點問題。那么,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一個標準,茅于軾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邏輯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這次討論引發廣泛關注的一個主要原因。
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個人認為實踐和邏輯是檢驗真理必不可少的兩個要素,也就是說,理論要經得起實踐和邏輯的雙重檢驗,才能被當做科學,缺少任何一個要素的檢驗,都有待科學工作者的進一步研究,還不能被看作是成立了的科學理論。
我們可以從波普爾舉的一個例子來做一個稍顯簡單但很直觀的解釋。波普爾在《猜想與反駁》一書的第九章《邏輯演算和算術演算為什么可應用于實在》中,舉了一個例子:把兩只兔子放到一個籃子中,再把兩個兔子也放進籃子中,請問籃子中有幾只兔子。如果按照我們常用的算術演算,顯然2+2=4,答案一目了然。但是,算術演算是高度抽象的,其成立有嚴格的前提條件:1、四只兔子是完全一樣的;2、打開籃子的時間過程被忽略了。因為在我們放進去兔子的時候,打開籃子的時間長度不同,也許會生出不同數量的兔子,因此按照我們的實踐檢驗,2+2并不總是等于4。
從上面波普爾的這個直觀的例子可以看出,科學理論的成立有其前提條件。這就意味著,科學理論只是相對真理,而不是絕對真理,它只能在其前提條件下才能成立。
因此,當我們把一個理論應用于實踐時,我們首先要考慮實踐情況與理論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否一致或者非常近似,如果一致或者近似,我們才能放心地在實踐中使用這個理論,按照理論推斷來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那么,反過來說,理論是否成立,不僅僅要在邏輯上沒有矛盾,還要把它放到實踐當中,在其所設定的前提條件下進行檢驗,如果能得到與理論一致的實踐結果,這個理論就是(在其前提條件下)成立的。
物理學家是嚴格按照這個過程來檢驗其理論成果的,但是經濟學家離這個檢驗過程還很遠,弗里德曼甚至認為理論的前提假設不需要真實,而只要有預測能力就可以了。正因為西方主流經濟學對理論成立的前提條件和實踐不重視,陳平才會急呼“西方主流經濟學不是科學”。
個人認為,茅于軾非常精通西方經濟學理論,他提出的“擇優分配理論”與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均衡理論思想觀點是完全一致的,他的理論如果放到西方研究機構,也許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思想才會與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高度一致,就是重邏輯而輕實踐。也正因為如此,他提出了一些觀點,如“教育高收費才能提供更好的普及教育”等,這在邏輯上有一定道理,但卻在社會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當下茅于軾提出“邏輯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不能不說是和他歷來的思想觀點是一致的。
但茅于軾提出“邏輯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有時候實踐檢驗非常困難,邏輯檢驗具有與實踐檢驗不同的效果。如伽利略通過邏輯檢驗亞里士多德“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快”的結論,設想把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綁在一起,是比原來兩個物體下落得快還是慢?這就從邏輯矛盾上反駁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也許因為這個原因有人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做過斜塔試驗)。如果人們僅僅通過實踐反復試驗觀察,重的物體確實比輕的物體下落快,實踐很難做出檢驗,因為那時的試驗條件還無法建立一個真空條件而去除空氣的影響。因此,個人認為邏輯檢驗和實踐檢驗是同等重要的,是科學理論成立的兩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當然,我想茅于軾不是不重視實踐,只是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這一點,西方主流經濟學尤其嚴重,具體表現為過度重視數學形式邏輯的應用,而忽視理論賴以成立的前提條件,以至于凱恩斯在《通論》的序言中就專門說到“如果正統經濟學有錯誤的話,其病不在上層建筑,而在其前提之不夠明白,不夠普遍,——上層建筑在邏輯上總是很少非議的”,凱恩斯這段話非常清楚地指出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問題在于其前提假設條件的局限性,與現實嚴重不符合,而不是在其邏輯推理上的問題。
目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均衡理論,其前提假設條件是完全競爭、完全信息、理性人,但這樣的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社會實踐的一致性有多少?如何檢驗?是邏輯檢驗還是實驗檢驗?這是問題的根本。
因此,當前在中國改革轉型的又一次關鍵時刻,就需要經濟學理論有新的發展甚至創新,而這種發展和創新必然產生各種各樣的理論和爭議,怎么來評判這些新的理論和爭論,在方法論甚至在哲學方面有一個比較一致的標準,尤其顯得重要,這也是這次討論引起廣泛關注的根本原因,期望這次討論能給中國經濟學界帶來新的活力。
本期討論者簡介
何全勝,中國農業大學畢業。中天經濟研究中心學者。主要著作為《交易理論》。該書從交易的角度,提出新價格理論,嘗試為經濟學建立一個新的微觀基礎。個人主要觀點:(1)經濟的本質是交換,用最小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收益,強調效率,追求個體利益最大化;(2)政治的本質是強奪,用強權奪取一些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些人的利益,強調公平,追求集體利益最大化;(3)公平交易是政治經濟學的同義詞,需要人們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效率與公平、自由與管制、市場與政府之間進行權衡,走向任何極端都會將人們帶向哈耶克所說的“通往奴役之路”,不是成為權力的奴隸,就是成為金錢的奴隸。
翻頁請看延伸閱讀:《經濟學是一門科學嗎?》(節選自何全勝著《交易理論》)
如果正統經濟學有錯誤的話,其病不會在其上層建筑,而在其前提之不夠明白,不夠普遍,——上層建筑在邏輯上總是很少非議的。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經濟學是一門科學嗎?
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日益復雜,人們對經濟理論的企盼和依賴也越來越強烈,人們迫切希望從經濟理論中發現經濟活動的科學規律,從而提高人們的經濟能力和生活水平。但經濟學的結論卻往往使人們感到疑惑、彷徨和失望。在經濟危機面前無所作為的經濟學家和經濟理論,使人們對經濟學的質疑和批判也越來越強烈。這種質疑和批判不僅僅限于大眾層面,在經濟學家內部也產生了很大的分歧。當然,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目的不見得就是否定經濟學,只是希望人們能把經濟學當作一門科學來看待,奈特曾經說過:“經濟學,或更為準確地說,理論經濟學,是社會科學中唯一的一門渴望以嚴謹著稱于世的學科”。不可否認,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無疑具有濃厚的科學主義情結。
人們相信科學,是因為科學的發展在人類歷史上起到了無可比擬的作用,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科學給人類文明進步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從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瓦特發明蒸汽機、愛迪生發明電燈,到目前的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新進展,科學成果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影響。當今科學深入到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科學就是真理,已經是人們的共識。作為經濟學研究者希望世人以科學的眼光看待經濟學,給經濟學以科學的地位,并且期望經濟學理論能夠為人類社會文明做出重要的貢獻,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經濟學從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時誕生,已經經歷了二百多年的發展,和工業革命幾乎同期誕生,但經濟學是否屬于科學,或者說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科學性,卻一直飽受爭議,直到如今這個問題還沒有形成一致的答案。
與人們強烈的科學主義情結相比較,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人們不得不提及這個問題的另一方面:什么是科學?按照目前科學哲學的發展,科學與非科學的劃界問題,還是一個未完全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判斷科學的標準還沒有。索達吉堪布在《佛教科學論》中,認為“佛法與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甚至認為佛法在某些方面,還是超越科學的。由此可見,沒有標準,也就無法判斷某些學說是否是科學,也根本無法對這些問題給出明確的答案。因此,對于經濟學是否屬于科學的爭論,不能完全把原因都算在經濟學方面,人們首先要回答“什么是科學?”這個問題。
一般地說,科學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知識,但并不是任何關于客觀世界的知識都是科學。因此,科學與非科學之間的劃界問題,歷來是科學哲學研究的重點。
達爾文曾給科學下過一個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達爾文的定義指出了科學的內涵,即事實與規律。科學要發現人所未知的事實,并以此為依據,實事求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至于規律,則是指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邏輯聯系。因此,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于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
達爾文對科學的定義同時也指出了科學理論的來源:演繹——歸納。人們認為科學知識的獲得主要來自于經驗歸納,這也就是邏輯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以可證實性原則作為檢驗科學與非科學的標準。邏輯實證主義是20世紀 30-50 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個哲學流派,強調一切綜合命題都以經驗為基礎,提出可證實性或可檢驗性原則。
20世紀40年代后期,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就否定了邏輯實證主義,反對邏輯實證主義關于科學理論來自對經驗歸納的觀點,認為有限不能證明無限,個體不能證明整體,過去也不能證明未來,經驗歸納不是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僅僅是概率推理,因此,證實不能作為科學的劃界標準。
波普爾認為經驗要以理論為指導,但理論本身又是可證偽的,因此應對之采取批判的態度。在他看來,可證偽性是科學的不可缺少的特征,科學的增長是通過猜想和反駁發展的,理論不能被證實,只能被證偽,因而其理論又被稱為證偽主義。證偽主義有兩個優點:第一,科學理論的表達一般為全稱判斷,而經驗的對象是個別的。所以,經驗如果用來證實理論,那么它將無法窮盡一般的理論。比如,再多的白天鵝也不能證明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而只要有一只黑天鵝就能證明“天鵝都是白的”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所以,經驗的真正意義在于可以用于證偽科學理論;第二,證偽主義可以避免對錯誤理論的辯護和教條。如果堅持實證主義,那么一旦出現與理論相悖的經驗,人們便會做出特殊的假設或限制以使得理論能滿足經驗,但實際上這樣的假設往往是極不科學的。證偽主義使人們相信所有的科學都只是一種猜測和假說,它們不會被最終證實,但卻會被隨時證偽。
波普爾的證偽主義以經驗檢測的“可證偽性”而不是“可證實性”作為科學與非科學陳述的劃界標準,并以“問題-猜想-反駁”的“試錯機制”代替“觀察-歸納-證實”的“實證機制”,為科學知識的成長提出新的解釋。人們可以大膽地提出假說和猜測,然后去尋找和這一假說不符合的事例,根據事例對假說進行修正,不斷重復這一過程,直至將最初的假說全盤否定。“試錯機制”對理論的修改和完善是沒有止境的,“試錯機制”的結果只能是一個較好的假說,但不是最好的假說。最好的假說是終極真理的代名詞,與科學精神相悖。
但是,證偽主義也冒著推翻正確結論的風險。如:歐幾里德幾何是建立在平面幾何上的,非歐幾里德幾何是建立在非平面上的;牛頓經典力學建立在時間不變的時空觀下,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建立在時間會改變的時空觀下。沿用證偽主義,很有可能會否決兩種理論中的任何一個。因此,當代科學哲學家不再以證實或者證偽來評估科學的標準,而是提出了理論選擇思想:當沒有更合適的理論的時候,驗證并不會放棄現有的理論,也就是說,雖然科學家相信現有理論比新的理論得到更大程度的證實,但新的理論可以提供更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理論選擇思想需要建立“選擇”的標準,不同的學者從不同角度作了解答,并給出了自己的“選擇”標準,對于這些標準,主要有四類:
一是庫恩倡導的科學范式理論,當科學家遵循同一個范式時,他們就在從事所謂的常規科學,而當解決問題過程中范式遇到危機時就會被另一個新的范式所取代,從而促使科學的不斷進步。但是,庫恩并沒有給出范式的精確定義,也無法對不同范式進行比較以闡明范式轉換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庫恩無法明確“標準的標準”是什么。
二是拉卡托斯認為科學應當是被“科學研究綱領”所主導,即人們應該關注修改和比較理論的規則,而不是評估理論的規則。在拉卡托斯看來,對理論的修改如果不是特異性的,符合“科學研究綱領”,那么,這項修改就是一種改進。拉卡托斯把“科學研究綱領”作為標準,但是這個標準很難把握,因為這個“綱領”也總是隨著科學的進步而不斷的修正和變化,人們因而也就沒有“標準”可言。
三是費耶阿本德反對方法論的非理性主義或無政府主義學說,費耶阿本德把科學理論置身于一種高度評價個人自由的倫理學框架內,從而可以根據個人的主觀價值和意愿自由地在科學與其它形式的知識之間進行選擇。顯然,對于個人如何“自由的選擇”,費耶阿本德也沒有明確的標準。
四是勞丹重視研究傳統的科學增長理論,勞丹認為科學是一個尋求解決問題的體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真實性”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系,從而要由問題產生理論,知識的進步在于解決越來越多的重要問題。但勞丹提出的“重要問題”本身是個相對概念,究竟什么問題是“重要”的,也沒有一個判斷的標準。
從上述科學哲學的觀點看,學者們試圖發展出一套精妙的關于理論選擇和科學性質的思想,但科學的判斷還是無法形成一個客觀的標準。因此,科學判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從這點上講,科學本身是客觀和主觀的統一。
從科學哲學思想的變化可以看出,人們還難以找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則,從而解決科學的檢驗、評估和邊界問題。可以看出,沒有完全錯的理論,也沒有完全對的理論,只是各個理論適用條件的不同,適用條件越廣的理論,就越具有科學性。“1+1=2”看似很簡單的數學知識,可是,里面卻包含著嚴格的限制條件,“1”和“1”在什么情況下能相加?“+”和“=”的邏輯意義是什么?這些都有嚴格的要求,只不過人們從小就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些限制條件。如果限制條件發生改變,結果也就不同,如:“1斤蘋果+1斤桔子=?”,“1滴水+1滴水=?”,如果人們按照“1+1=2”的算法,就不會有相同的答案。另外,有些完全不相容的理論,卻能夠同時在不同的條件下使用,如:非歐幾里德幾何推翻了歐幾里德幾何,但兩種幾何理論依然在不同的條件下被人們廣泛使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的經典力學,但是牛頓力學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的理論。
真理總是相對的,同樣,也沒有絕對的科學。科學的進步總是問題導向的。一種理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另一種理論能夠解決,就是一種進步。牛頓力學能夠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人們因此一直沿用,相對論解決了牛頓力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也被人們認可,雖然人們對牛頓力學的認識要遠遠多于對相對論的認識。
至此,可以說,科學具有相對性。能夠應用于實際情況并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就被人們所認可,解決的實際問題越多,就越具有科學性。實際問題來自于實際現象,這就需要人們對現象的認識要一致,太陽從東邊出來,有人非要說是從西面出來,這樣的爭論,永遠也不會有結果。迷信的人說有神和鬼,但這個現象在哪里?人們根本就沒有統一的認識和觀察,因此,在這個假設上發展的鬼神學說,也就不被認為是科學,也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同樣可以應用到科學的檢驗中來。
因此,從科學方法論的角度來說,科學研究的目的不是為了爭論對與錯,1+1在理論上可以等于任何數字,前提條件不同,結果就會不同。所以,理論要看實用性,1+1=2,對大家來說很實用,大家就這么用了,如果有人非要搞出1+1=3的理論,他雖然也可能是對的,但有什么用呢?對而無用的理論何其多也。科學理論只是一個工具,人們應用它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更好的認識和分析實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從工具主義和實用主義來說,只有適用于人類發展的理論才會被大家認可,并且應用到實際活動當中。
(本文選自《交易理論》,有刪改)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苗鳳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