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克里克:前往人工智能的未來,要先回到中國的歷史
關鍵字: 人工智能八卦中國人工智能中國AIAI強人工智能陰陽易經太極人工智能帶給我們開展思想實驗的寶貴機會。有專家預測,人工智能最終可能取代人類,甚至主宰人類命運。如果讓人工智能發展出獨立的思想,它將有怎樣的欲望和野心?它存在的意義又會是什么呢?后人類時代的人工智能還會不會繼續進行科研,探索宇宙奧秘呢?它會像我們一樣欣賞藝術嗎?它的文化維度又會是怎樣的?歷史告訴我們,文化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類的科技,那么中國的人工智能和美國的人工智能有區別嗎?如果有,區別在哪里呢?
要回答這些艱深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中國的自然哲學和世界觀出發。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二元邏輯,而中國對此早已十分熟悉。不僅如此,中國哲學家還令人信服地提出,人類所能知曉的事物是有限的。因此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計算概率而已。
中國世界觀的起源
中國11世紀自然哲學家周敦頤通過一個簡單的示意圖概括了中國人的宇宙觀。他在《太極圖說》中將宇宙描述為二元力量的相互作用,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概括了地球乃至整個宇宙。
周敦頤《太極圖》
和中國其他自然哲學家一樣,周敦頤沒有嘗試用數學框架來解釋自己的模型,因為中國人對西方的科學證明法完全陌生。中國人把不確定性視為給定條件,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宇宙的結構——中國人堅信自然的根本在于相互補充、相互依賴的陰陽兩儀。乾坤、正負、男女、盛衰、晝夜、動靜,甚至時間與空間,陰陽無處不在。
中國人認為自然的本質在于兩極交互,這種概念使中國人在親近自然的同時,得以脫離泛靈論。在中國人的創世理論中,陰陽從混沌中分離,天地定位,山澤通氣,形成了世間萬物。這只推動宇宙演化的“看不見的手”,被中國人稱為“道”。
中國古人認為,既然自然的根本在于陰陽的對立互補,那么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人生。人要順應陰陽才能與二元的宇宙融為一體。這種辯證思想構成了《易經》的基礎,而這本經典著作則是中國古人理解宇宙的“說明書”。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