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迪恩·拉赫曼:烏克蘭戰爭預示著第二次冷戰的開始
【導讀】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者吉迪恩·拉赫曼近日撰文評述烏克蘭戰爭對國際關系走向的影響。他在文中猜測了中俄的戰略構想,得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文章僅代表其個人觀點,觀察者網翻譯此文,僅供讀者參考。
【文/吉迪恩·拉赫曼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人們一直在談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啟示和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但當前的全球形勢卻更像是冷戰的回歸。
美國正再次組建民主國家聯盟去對抗中俄軸心。爆發核戰爭的風險再次成為國際政治的核心議題。重現的還有兩方都開始積極爭取那些不結盟國家,即現在通常所稱的“發展中國家”。
許多發展中國家堅持認為,烏克蘭戰爭是一場地區沖突,絕不能讓它擾亂或改變整個世界。但美國決策者卻已從全球視角來看待這場戰爭。他們認為中俄合伙挑戰美國及其盟友維護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在這場宏觀沖突中,烏克蘭目前是中心戰場。
以華盛頓的視角看,歐亞各自面臨的安全威脅是緊密相關的,以至于官員們將這兩個大陸視為“一盤棋”。這種思維模式令人回想起了冷戰時期,當時的美國總以為在越南或朝鮮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影響到東西柏林或北大西洋地區。
美軍陷入越戰泥潭
與上一次冷戰不同的是,這一次美國人將中國、而非俄羅斯,視為他們最主要的對手。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發動了一場戰爭,但這一事實并沒有改變他們的看法。事實上,拜登政府聚焦中國加劇了一種傾向,即認為烏克蘭戰爭不僅關系到歐洲的安全,還關系到更宏觀的全球秩序。
盡管西方有人調侃要“效仿基辛格”——像1970年代那樣再次離間中俄——但很少有美國官員相信這在短期內做得到。相反,美國官員認為中國會非常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勸阻北京不要將其親俄情緒轉化為對莫斯科的直接軍事或經濟援助,仍然是美國的首要任務。
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尤其是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也非常清楚烏克蘭戰爭對其自身安全的影響。對它們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會“慫恿”中國大陸出兵“武統”臺灣,讓美國分心,從而改變地區格局。最好的情況是,烏克蘭戰爭重振了西方聯盟和美國的全球領導力,并迫使中國在亞洲韜光養晦。
但實際上,拜登的手下并不認為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泥潭會改變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想法。他們認為,中方更感興趣的是弄清楚俄羅斯在哪里出了問題,并相應調整自己的計劃;中方可能吸取到的一個教訓是,在任何軍事行動中都應盡銳出戰;另一個教訓是,需要保護中國經濟免受西方制裁重創。
5月下旬,拜登訪問了日本和韓國,并再次暗示美國將會“保護”臺灣。(其政府成員又再次被迫緩和了他的說法。)6月底,北約將在馬德里舉行峰會。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獲邀參加此次峰會。
組建民主國家聯盟的目的是改善西方在歐洲和亞洲的安全處境。在與俄羅斯的斗爭中,日本等國扮演著重要的象征性和實際性角色。它們使得莫斯科更難輕易繞過制裁,因此它們對制裁奏效起了關鍵性作用。反過來,亞洲國家也希望看到歐洲國家在亞洲安全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英國、法國、德國和荷蘭最近派海軍出訪亞洲就深受亞洲國家歡迎。
英國伊麗莎白號航母竄訪南海
然而,在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方面,盡管美國人對其最重要的東北亞盟友感到滿意,但他們卻對自己未能贏得東南亞輿論戰感到擔憂。在最近舉行的美國-東盟華盛頓峰會上,一些東盟國家領導人私下附和了俄羅斯的某些觀點,即北約應對烏克蘭戰爭和所謂的“抹黑”行為負有責任。
印度被視為一個更重要的挑戰。印度莫迪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在烏克蘭問題上偏袒任何一方,在關鍵的聯合國投票中棄權,并從俄羅斯進口了更多的石油。美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威嚇印度可能會適得其反。相反,他們打算強調兩國在遏制中國方面擁有共同的安全利益,以此逐步拉近印度與他們的距離。
一些歷史學家現在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視為同一場沖突的兩個階段——不過是被時長一代人的脆弱和平期分開而已。或許,未來的歷史學家也會這樣評論第一次和第二次冷戰——不過是同一場冷戰被長達30年的全球化時期分成兩段而已。第一次冷戰以1989年柏林墻倒塌而告終。而第二次冷戰似乎始于2022年2月俄烏戰爭。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英國《金融時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烏克蘭之殤- 原標題:FINANCIAL TIMES - Gideon Rachman: Ukraine and the start of a second cold war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美國新增感染143041例、死亡392例
2022-06-10 07:41 美國一夢 -
美國批準1.2億美元對臺軍售,我國防部:強烈不滿
2022-06-10 07:16 中美關系 -
新一任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產生:日本瑞士等5國當選
2022-06-10 07:06 -
1周內,1名美國最高法法官、2名州長、1名參議員“逃過刺殺”
2022-06-09 22:40 美國一夢 -
美國要在拉美跟中國比“實在”,引來拉美前大使吐槽
2022-06-09 22:02 拉美左翼 -
尷尬+1
2022-06-09 21:54 -
捷克“反華”政客想拿“16+1”做文章
2022-06-09 21:44 歐洲亂局 -
美國一天然氣港口爆炸,歐洲天然氣期貨漲超12%
2022-06-09 20:45 觀網財經-海外 -
佩斯科夫:不愿用盧布支付天然氣的,均已斷供
2022-06-09 20:08 觀察者頭條 -
美眾議院通過控槍法案,美媒:在參院注定“流產”
2022-06-09 19:38 美國政治 -
反對控槍,美議員:911后我們也沒禁飛機啊
2022-06-09 18:45 美國槍擊案 -
13歲兒子被警察槍殺,5天后才被通知,美國母親憤怒了
2022-06-09 17:59 -
“美國必須接受這一點,東南亞國家需要中國發揮地區核心作用”
2022-06-09 17:42 -
拜登警告:若此案被推翻,美國11月將發生“小型革命”
2022-06-09 16:46 美國一夢 -
“歐盟堪稱美國第51個州,還沒有投票權...”
2022-06-09 16:22 歐洲亂局 -
中方:反對有關國家推動有關決議對伊朗施壓
2022-06-09 16:21 中國外交 -
3名在烏參戰外國人法庭上部分認罪,頓涅茨克檢方:可判死刑
2022-06-09 16:12 烏克蘭之殤 -
歐盟將統一使用Type-C充電接口,近10億臺蘋果設備受影響
2022-06-09 15:14 -
美安全機構又炒作中國黑客“入侵”
2022-06-09 14:41 中美關系 -
烏記者當面挑釁“除了糧食你們還偷了啥?”俄外長回懟
2022-06-09 14:41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122五角大樓“緊張”:一旦他下這種命令,該如何應對? 評論 176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評論 161“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168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