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哲:想在美國保命,請先了解警察的各種開槍場合
關鍵字: 弗格森弗格森騷亂美國警察警察暴力槍支泛濫種族歧視大陪審團程序正義弗格森案引發的騷亂漸漸平息。本次事件一如往常,就種族歧視、警察暴力、槍支泛濫等問題,在全美掀起了討論的新高潮,但恐怕很難改變什么。
在中國網絡上,不乏對美國人擁槍稱羨者,但不曾來過美國的話,恐怕他們很難有切身感受。長期以來,美國警察暴力問題都是社會頑疾,而槍支泛濫恰是主因之一。
面對美國警察,請千萬小心
美國普遍持槍的現狀,使得社會成員能夠對警方造成突然、致命的傷害。當警察,誰也不是來送死的,自然會予以反制。
來美國之前,就有前輩提醒,如果被警察攔下,動作一定要慢,一定要把手放在警察看得見的地方。一旦警察有理由懷疑你有槍且馬上可能使用,他們基本上會毫不猶豫地開槍。因為這是為了保命,所以程序上,美國政府對于警察開槍抱有十分寬容的態度。
而且,警察受到的訓練是,絕對不會只打一發。他們常常兩三發,甚至五六發連射。弗格森事件中,威爾遜打了兩輪連射,一共大約是12發子彈。
再者,手槍的精準度其實很差。電視劇里面那種指哪打哪的精湛槍法在現實中基本不存在。即便是打靜止靶,射擊手臂、腿部都十分困難。所以,警察都被訓練為直接射擊人體軀干。因為在生死之間,往往只有一兩發子彈的差距,如果沒有打中,死的人可能就是警察了。
美國警察更沒有中國警察朝天開槍示警的慣例。這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對方有槍,等到警察向天鳴槍的時候,對方可能就把警察打死了。
因此,遇到可疑情況,美國警察總是感覺到命懸一線,因此高度緊張,隨時準備要開槍,而一旦開槍就追求當場擊斃。畢竟警察也是人,沒人能要求警察冒生命危險去確認嫌疑人只是要從兜里抽出隨身聽,還是一把槍。
這一特點導致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幾乎每個月我們都能聽說美國某地警察射殺做出可疑動作的無辜民眾,還往往不止一起。
有人抑郁要自殺,可能帶了槍,親人叫來警察,結果被警察16槍擊斃(Joseph Jennings案)。
Joseph Jennings生前照片
有警察突襲可能的毒販居所,80歲住客因為視力不佳以為是搶劫犯來了而進行反抗,結果莫名其妙被擊斃(Eugene Mallory案)。
有警察見到兩名受害者逃離犯罪現場,結果誤以為跑在后面的人是罪犯而直接擊斃(John Winkler案)。
有警察在一棟此前發生了多起刑事案件的公寓樓巡邏,因為光線不佳,以及住客突然出現使警察一驚,警察下意識開槍,射殺了住客(Akai Gurley案)。
警察暴力與種族歧視
然而,以上并不是問題的全部。恰恰由于美國時常發生這種事情,一些美國警察之中的敗類更傾向于隨意開槍,然后編造謊言說這只是由于嫌疑人做出了他認為非常危險的動作。如果當時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濫用職權,他們往往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除此之外,還有些非常離奇的事件。比如美國多次發生這種事情:警方逮捕了嫌疑人,搜查了他的隨身物品,并將其雙手銬牢,結果該嫌疑人不知從哪里弄來一把槍開槍自殺了。這種故事,出一次就夠離奇的了,結果最近三年之中年年發生(2012年Chavis Carter案,2013年Jesus Huerta案,2014年Victor White案)。這不由得讓人懷疑究竟是巧合還是可怖的罪行。
民眾擁槍未必能保護自己,警察濫用暴力也無法讓人們覺得更安全。
當警察暴力與種族歧視相勾連,事情就變得更為復雜。多年來,美國黑人的高犯罪率、種族歧視與警方對黑人的暴力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種族歧視越厲害、黑人犯罪率越高,警察就對黑人越懷疑,就越傾向于過多使用暴力。黑人犯罪率越高,種族歧視也就越“有依據”。種族歧視越厲害,黑人就越難以獲得好的工作,入住好的社區。如此一來,黑人也就更傾向于犯罪。而種族歧視和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又使得黑人不信任警察和司法體系,更傾向于犯罪。這三者結合在一起,幾乎形成了一個死結。
實際上僅僅在弗格森事件兩天之后,鹽湖城就發生了一起黑人警官射殺無辜白人的事件。在該事件中,警官收到報告說某超市可能發生搶劫案。而白人顧客迪里昂·泰勒(Dillion Tylor)由于戴著耳機,未能聽見警官的警告,并將手伸到腰間,結果被警官當場射殺。這一事件卻完全沒有在全美產生什么影響。
畢竟,很少聽說有黑人警官對白人肆意使用暴力。人們很少懷疑在這類事件在背后有種族歧視作祟。這種事件也沒有什么“火藥桶”好引燃。
紐約11月20日夜也發生一起警察槍殺黑人青年案件。比較特別的是,涉案警察是華裔。他入職不久,在1棟大廈梯間巡邏時,據報道因慌張過度,將1名手無寸鐵的黑人男子擊斃。事后,紐約警方強調事件是不幸的意外,街頭雖有少數人抗議,并沒有引發什么大的反響。
當然,美國也在反思這些問題,但目前仍只能在細節上微調。猶他州警方開始給警官配備頭戴攝像機,在執法時同步攝影,從而約束警察的行為,也使以后類似于弗格森事件再發生時,可以拿出最有力的證據。
弗格森的證據與程序
當然,有證據并非萬事大吉。就弗格森案而言,盡管大陪審團的決定在證據上看并沒有大問題,但由于程序上的種種爭議,黑人民眾的怒火一直難以平息。
“黑色星期五”當天,弗格森事件抗議者在商場里“躺尸”
本次大陪審團由九名白人和三名黑人組成,雖然在比例上不利于黑人,但由于這個陪審團是事件之前就建立的,已經審議過其他案件。所以很難說這中間有任何舞弊行為。而且,這一比例雖不符合弗格森的種族比例,但符合上級行政區域圣路易斯的種族比例。
這種大陪審團審議,并不是為了判案,而只是為了判定是否要起訴犯罪嫌疑人。因此,一般是檢察官單方面提供一些有利于起訴的證據,大陪審團覺得嫌疑人確有嫌疑,才能起訴。而要進入起訴進程,12位陪審員之中必須有9位同意起訴。過去的大陪審團審議中,幾乎沒有檢察官全面地呈現全部的證據,更沒有邀請嫌疑人出來發表證言的。這次檢察官不但全面提供了多達六十多位證人的證詞,還讓威爾遜警官出庭,程序上至少有不合慣例之處。
之前警方披露的便利店錄像,證明布朗和同伙約翰遜確實在與威爾遜發生沖突前搶劫了便利店,拿走了一條香煙。威爾遜也承認了這一說法。威爾遜因為布朗與約翰遜走在馬路中央而停車警告,但隨后意識到布朗的穿著與剛剛收到的報案信息一致,于是倒車將兩人截住。
布朗手上的傷以及威爾遜警車里的血跡,均說明威爾遜關于布朗探身進入車內與他搏斗的證詞很可能是真實的。布朗在短暫的搏斗后逃走,威爾遜持槍追擊。
馬路上的血跡證明,布朗在死前確實轉身向威爾遜的方向移動了六米。而且從證據上看,之前那種“布朗是被從背后射殺”的說法無疑破產了——布朗中彈六發,全部在正面。
這些證據對威爾遜十分有利。
關于“布朗死前已舉手投降,但威爾遜還是射殺了布朗”的說法,證人眾說紛紜。有的說他停下了腳步但沒舉手,有的說他既停下來又舉起了手,有的說他一直在往前沖,也沒有舉手。這大大減小了能夠將威爾遜定罪的可能性。
從所有證據而言,大陪審團做出不予起訴的決定,并不令人驚訝。但同樣明顯的是,檢察官完全不希望起訴威爾遜。如果檢察官按照以往慣例,在該次審議中僅呈現有利于檢方起訴的證據,那么大陪審團恐怕是會同意起訴的。
檢察官這種不尋常的做法,引發抗議者的不滿和“人肉”,一挖掘就發現,這個檢察官還真是“不尋常”。
他的父親曾經一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身亡,他母親、妹妹以及許多親友都擔任警察。而在2000年,羅伯特·麥克科羅齊承辦的一個案件中,兩名未披露姓名的緝毒警察同樣未被起訴,他們據稱開槍打死了兩位手無寸鐵的黑人。因此,黑人團體紛紛要求尼克松州長撤換他,或迫使他主動回避。
因此,說弗格森案完全符合程序正義,也有失偏頗,但目前看來,弗格森案不可能因此而翻過來。
證據也好,程序也罷,美國警察真真假假的“誤擊”,以及引發的糾葛、抗議甚至騷亂,今后肯定還會反復上演。對于普通人而言,最好還是仔細了解美國警察的處理方式,從各種“奇葩”事件中,學好保命的方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