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希光伊朗日記二| 現在這里叫中國巴扎
關鍵字: 伊朗伊斯法罕中國巴扎中國人在伊朗什葉派美國制裁伊朗伊朗地毯絲綢之路拜火教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一神教,是古波斯的國教。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部分殘留在波斯的拜火教教徒流亡中國西域,后又傳入中國內地。考古學家發現,南北朝和隋唐時期拜火教盛行于新疆。
“這塊地毯的圖案上那幾個元素代表拜火教?”我問。“這五個手指頭代表火,而猶太教的圖案是七個手指頭。這條狗是主人的兒子,意味著子孫興旺,”阿里說。
“這塊地毯多少錢?”
“800美元元。”
“太貴了,兩百。”
“最后價,600。”
“最后最后價230。”
阿里手捧計算器裝模作樣地撥弄了幾下說,“最后最后價550。”
沒有談妥價錢,我出了店門去清真寺旁邊的一家地毯店,那里的墻上掛著同樣大小和品質的拜火教圖案地毯,這些地毯和我剛才在阿里那兒看到的一樣,都是俾路支人編織的純毛地毯。
“這塊地毯多少錢?”我手指墻上拜火教圖案的地毯探問。
“380美元,”店老板說。
“200,”我說。
“350,”老板說。
“230,”我說。
“340,”老板說。
“240,”我說。
“OK,成交,”年輕的老板開心地笑著說,伸過手與我緊握。
今天我用了一整天,對古絲綢之路上心臟地帶的伊斯法罕的巴扎和客棧做了一次體驗式買賣、采訪和拍照。
古絲綢之路的路在哪里?從長安或洛陽出發,漫漫幾萬里,各國商旅走的是什么道?住的是什么樣的客棧?路上在哪里交換貨物?商旅客棧是絲綢之路上的歇腳處。最早的商旅客棧出現在2500年前古波斯阿基美尼德王朝時期。古希臘旅行作家希羅多德在其記錄波斯帝國的散文集《歷史》一書中是這樣描寫古波斯的商道的:“每走24公里,會見到一座房子,這座房子稱之為驛站,這是專為過往旅行者修建的客棧。波斯還有一條國王大道,國王大道上的驛站修建的富麗堂皇。由于驛站和客棧的存在,這條路對旅行者來說是安全的和好客的。”
“這里是穹頂之下最美的王宮、最美的巴扎和最美的商旅客棧,”我一走進伊斯法罕的王宮廣場,遇到廣場旁邊一個賣地毯的伊朗商人,他自豪地對我說。
我先走進伊瑪目清真寺,這是全世界最美的穹頂建筑。伊瑪目清真寺除了擁有世界最大的拱形圓屋頂外,其穹頂廊道連接著大巴扎蜿蜒曲折的迷宮一般的穹頂廊街。這個古老的穹頂大巴扎堪稱為世界最大和最美的巴扎。幾百年過去了,但是整個穹頂建筑保留得完好無損。
回到巴扎廊街,看了幾家地毯店,然后拐進了另一個廊道,那個廊道通向一家廢棄了的沙發維時代的商旅客棧。商旅客棧一定要看,這是研究古絲綢之路最關鍵的依據和遺存。
在古絲綢之路旅行中,商隊的組成、管理和旅行策劃需要強大的領導力。商隊的成員來自各國和社會的方方面面。商隊的隊長是一個有豐富經驗的旅行者,他決定旅行路線、旅行時間和旅途停靠站。為了防止沙漠荒原的暴曬,絲綢之路商隊通常夜里旅行,人馬和駱駝白天在商旅客棧休息。
修建商旅客棧的傳統在安息帝國和薩珊帝國時代發揚光大,伊朗的商道在那個時期是東連接中國和印度、西連接希臘和羅馬的重要通道和十字路口。往來于中國和波斯的商旅客棧被稱為沙漠中的王宮。由于商旅客棧世俗化的建筑風格和氛圍,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商人和駝工都感到溫暖舒適。17世紀后的沙法維王朝時代,伊朗的商旅客棧建筑和巴扎建筑達到了極致。
“這個巴扎叫什么名字?”我問巴扎里的一個商人。
“過去叫大巴扎,革命后,叫霍梅尼巴扎,現在應該改名為中國巴扎,”他說。
走出巴扎,坐在廣場旁邊的青石板上休息。
“你們是中國來的吧?”一個30多歲的中國女子主動走過來,跟我們搭話。
“你是游客?”我問。
“不是,我是深圳創維集團駐伊朗代表。我們在這賣電視機。”
“每個月賣多少臺?”我問。
“每個月賣給伊朗42寸的電視達一萬多臺。全年下來,能有幾個億的銷售。比我們在非洲強,那邊的人還在買30寸的電視機呢,”她說。
“你在巴扎里干什么?”我問,“家住這附近?”
“不,我自己一人在伊朗,深圳和伊斯法罕來回跑,”她說,“我的一個朋友在這兒開了一家寶石店,我想請你們過去看看買點什么,”她說。
怪不得那位伊朗商人說,伊朗最大的巴扎應該改名叫“中國巴扎”。我客氣地對這位女同胞說,“謝謝,我沒錢買珠寶。”
在伊斯法罕王宮大巴扎里走了一天,又累又渴,我看見薩法維王宮大門口有塊像和田玉一樣光滑的大石床,我爬上石床,身靠在王宮高大的墻壁上,平伸雙腿,閉眼養神。
“你是中國人?”一對背雙肩包的伊朗中年夫婦站在石床下,叫醒了我。
“是的,是秦,”我說。
“我們能爬上來挨著您坐一會兒嗎?”
“歡迎。”
夫妻倆把我夾在中間,男的開始跟我聊天,同時讓跟他們一塊來的手持攝像機的弟弟拍攝我們談話的錄像。
“你對伊朗的印象是什么?伊朗好嗎?”中年男子向記者一樣采訪我。
“你是何人?”我問他。
“哦,我們是在美國生活的伊朗人。”
“美國人不是禁止自己的國民來伊朗訪問嗎?”我問。
“我們持伊朗護照,在美國居留15年了。”
月光下,我站在伊斯法罕城內扎延河河堤上,望著不遠處的33拱橋,“眼前的美景可媲美北京頤和園和杭州西湖,”我對一個伊朗朋友說。
“古人云,伊斯法罕是世界的一半,北京是世界的另一半,”這個伊朗人不知從哪里找到的這句古語,但認真研究一下清初的北京和17世紀的薩法維王朝的兩大都城,這句話不無道理。
夜里,伊斯法罕馬路兩旁燈火輝煌。在一家古老的餐廳用完晚餐后,信步來到扎延河河邊散步。河上有座雙層拱洞的華麗古橋。橋的下層有33個拱洞,上層有99個拱洞。該橋建于17世紀初的薩法維王朝。橋面上是條步行街,那里是年輕人和孩童的天下。深更半夜了,父母還抱著不滿周歲的孩子在橋上玩耍。橋的南端有個古老的茶館,兩岸樹木成林,河邊有很多波斯風格的花園。
我走下橋,沿著河邊的散步小道往下榻的賓館走。走在林蔭下的青石板鋪的小道,呼吸著春天的花香。林蔭下,透光月光,看到情侶們在親昵。遠處望去,扎延河橋一個個拱洞里亮著柔和的燈光,一對對男女并肩坐著或相擁在拱洞里,河水緩緩從下面淌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