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書友:韋斯特把幾大美國問題都背自己身上了
關鍵字: 槍擊美國槍擊案美國記者被槍擊槍支泛濫種族矛盾同性戀馬丁案弗格森案同性婚姻合法化這是24歲的美國WDBJ7電臺記者艾莉森·帕克(Alison Parker)留給我們的最后影像。就在前一秒,她的前同事、一位黑人——韋斯特·李·弗拉納根(Vester Lee Flanagan)用手槍對準了她,艾莉森不幸中彈身亡。記錄下這最后影像的電臺攝影師、27歲的亞當·沃德(Adam Ward)也未能幸免。
根據已經披露的信息,韋斯特之所以向前同事舉起槍,是因為他認為遭到了種族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又因同性戀身份受到排擠,加上從美國此前發生的幾起大規模槍擊事件中得到啟發,決心做一個“隨時等著爆炸的人肉炸藥桶”實施報復。
事情進展到這里,原本一起司空見慣的槍擊案,因為“槍支、黑人、同性戀”這幾個關鍵詞而變得不同尋常起來。韋斯特的舉動看似是個人行動,卻糾纏著當下美國幾乎最重要的幾個社會矛盾。
槍支泛濫:惹不起的利益團體
逃跑途中,韋斯特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槍手自己視角的視頻,晃動的手槍讓人不寒而栗,也很自然地把這個案件引向了美國社會爭論已久的槍支泛濫問題上。觀察者網曾連發兩篇文章,從美國購槍程序談到控槍難點,問題都很清楚,但沒有用,槍照響,血照流。
這已經是美國今年發生的第246起惡性槍擊事件。根據美國《外交政策》2011年1月9日的統計,美國每年3萬多人死于槍支暴力,20萬人因槍支暴力受傷。據美國司法部統計,2010年,在480760起搶劫犯罪、188380起強奸和性攻擊犯罪中,犯罪分子使用槍支的分別占29%和7%,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槍支暴力和槍支致死率最高的發達國家。
根據2009年的數據,美國成年人中有30%-34%持槍,40%-45%的美國家庭至少擁有一支槍。2014年,美國私人擁有槍支總數量高達近2億7千萬支,有1億支左右是手槍。美國的購槍程序雖然嚴格,但并不復雜,加之政府審批疏漏,在美國要想獲得一把槍并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
這也讓美國社會付出了沉重代價,槍支泛濫成為一大隱患。2012年12月14日,美國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發生槍擊案,造成28人死亡,其中20人是5至7歲的兒童。這讓奧巴馬下定決心禁槍,然而正如歷屆政府的禁槍舉措一樣,奧巴馬的禁槍令也遭遇了巨大阻礙。
首先來自民眾。美國是一個擁有濃厚槍支文化的國度,憲法第二修正案中明確規定“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2014年蓋洛普調查結果顯示,63%的受訪美國人認為家庭里有槍更安全,而2014年的皮尤研究所調查顯示,有52%的受訪者認為保護槍支擁有權更加重要,4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對槍支進行控制。
另一個更大的阻礙來自利益團體,其中尤數全美步槍協會(NRA)最財大氣粗。截止2013年初,NRA擁有注冊會員超過450萬人,包括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小布什等在內的8位美國總統曾是該協會會員。2010年,NRA和其分支機構獲得的收入是2.53億美元,其中不少來自于支持該組織的槍支生產商。NRA在全美范圍內各州都設有分支機構,有固定全職工作人員班底,從事款項募集、政治游說、會員活動等事務。在2012年大選中,NRA至少花了2400萬美元支持總統參選人。也正是在它的游說下,美國政府數次推遲或者否決控槍法令。前文提到的桑迪胡克小學慘案發生后,該組織高層還在直播訪談中與主持人唇槍舌劍,堅稱“只有持槍好人才能阻攔持槍惡人”。
也正是這次慘案之后,奧巴馬表態要采取“有意義的行動”。然而凝結著民主黨心血努力的“控槍法案”,在2013年4月連60張最低支持票數都未獲得,暗淡出局。直到2014年初,奧巴馬才推出兩項行政禁槍令,也遭致了新一輪的民意反彈,控槍難題再次被擱置。
種族矛盾:一個個案件打成的死結
槍支泛濫已經為美國社會埋下導火索,長期累積的種族問題更是火上澆油。
事發前,WDBJ7電臺曾收到韋斯特的傳真,自稱受到“美國此前發生的幾起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啟發,包括科羅拉多州校園槍擊案和弗吉尼亞州理工學院槍擊案,都是影響其作案的因素。”尤其是南羅萊納州教堂槍殺案,成為最后一個“引爆點”。
韋斯特所說的教堂槍殺案發生在今年6月初,21歲的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伊曼紐爾非裔衛理圣公會教堂射殺了9名正在做彌撒的信徒,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們是黑人”。魯夫后來在一份自白書中寫道:“黑人是美國最大的問題”,“黑人愚蠢又暴力,同時他們又很狡猾”,“黑人就是低等生物”。值得注意的是,魯夫還自稱他并不是“在種族主義的環境中長大……我和大多數白人一樣都有一點種族意識,但這種意識非常淡薄。”直到2012年的特雷沃恩·馬丁命案,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122五角大樓“緊張”:一旦他下這種命令,該如何應對? 評論 176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評論 161“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168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