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國經濟能否維持快速增長,實現知識分子和李約瑟關心的中國復興?
【導讀】 本文根據作者2017年10月27日在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院第二屆李約瑟年度紀念講座上的演講整理,王飄怡初譯,首發于財新網。文章已收入《論中國經濟:挑戰、底線、后勁》一書,近期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文/ 林毅夫】
李約瑟是我敬佩的學者,“李約瑟之謎:為何在前現代社會,中國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的成就領先于世界,在現代社會卻如此落后”由他提出,也是他一生的研究重點。他提出這個謎題的主要目的是想探討中國是否有復興的可能。這個謎題自我年輕時就一直縈繞于我的內心,我將從2009年在世界銀行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時開始倡導的發展經濟學的第三版——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和視角來分析和解答這一個謎題。
根據李約瑟翔實的文獻研究,中國在近現代之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但是在18世紀下半葉英國爆發工業革命之后,中國迅速落后于西方國家。
經濟基礎是衡量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根據經濟史學家麥迪森的研究,在19世紀20年代,中國的經濟總量仍然占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在那之后急遽下降。在1949年成立了社會主義國家時,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只剩4.2%。到1978年,當中國開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其經濟規模只回升到4.9%。
李約瑟
據馬克斯·韋伯的研究,在13-14世紀時中國已處在工業革命爆發的邊緣。有些學者研究發現,宋朝的科技和紡織業發展水平與英國在18世紀爆發工業革命前夕的水平不相上下。但是,中國并沒有發生工業革命,并在近代競爭中兵敗如山倒。對此,李約瑟提出了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為什么中國在近現代之前能大幅領先其他文明,卻無法在近現代維持它的領先地位?這個問題的答案關系到我們對中國未來發展前景的判斷。
這個問題是李約瑟在20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來的,那時他不能預想到在70年代末以后的40年,中國會煥發出一派全新的氣象。自1978年向市場經濟轉型之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到2016年為止,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經濟規模從占世界GDP的4.9%恢復到18.6%。以這么高的速度持續這么長時間的增長,是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在這里,我想分析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么工業革命沒有起源于中國?這是中國在與西方競爭中敗北的起點。
第二,為什么中國在1978年之后能如此蓬勃地發展?
第三,為何中國在1978年之前不能有同等程度的經濟表現?
第四,在這段時間,其他社會主義和非社會主義國家也都嘗試從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它們的經濟卻出現了崩潰、停滯、危機不斷,中國則保持了穩定和強勁的增長。為什么同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不同國家的經濟表現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第五,就像每枚硬幣都有兩面,每件事情也都有兩面性。中國為快速的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是什么?
第六,中國在未來是否還有可能維持快速增長,實現中國知識分子和李約瑟共同關心的中國的復興?
最后這個問題對世界經濟也至關重要,在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之后,中國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三分之一。目前世界經濟尚未從2008年的危機中完全恢復,如果中國經濟能保持有力的增長,這對世界來說是件好事。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世界經濟將會失去增長的動力引擎,這將不僅僅對國,對全世界來說,也都是個挑戰。
為什么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我們先要了解“工業革命”的含義。對很多人來說,工業革命意味著蒸汽機的應用、紡織工業的機械化與鋼鐵使用的普遍化。但是,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定義。因為如果一個經濟體只有這三樣創新,它只會經歷一次大幅度的生產率提高,卻不會有持續的經濟發展。
我們知道,在18世紀之前,西方國家平均每年國民收入的增長率僅為0.05%。這意味著要用1400年,才能使人均收入翻倍。當然,世界其他地區情況相似,18世紀之后,國民年收入增長率提高了近20倍,從0.05%提高到1%,人均國民收入增長一倍所花費的時間也從1400年減少到70年。在西方,從19世紀中葉至今,國民平均收入增長率再度翻倍至2%。收入翻倍的時間也從70年減少至35年。這種加速的經濟增長并不是因為那三樣新技術的運用,而是因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帶來的經濟增長一日千里。為什么突然之間,科技創新率提高,產業升級速度加快?我認為,技術創新的速度和產業升級速度的提高才是工業革命的本質和更重要的內涵。
為什么西方的經濟增長突然加速了?我認為是技術創新范式的改變。工業革命之前,所有社會或文明中的技術創新來自農民或手工藝者的經驗。自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之后,技術創新主要來自實驗室里的研究和實驗。19世紀之后,技術創新來自實驗,更來自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實驗。這種范式的轉變對中國及世界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
18世紀以前,技術創新以經驗為基礎,中國具有優勢。中國肥沃的土地和適宜的氣候都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因此,中國能供養龐大的人口。龐大的人口也意味著比起其他國家,中國有更多的農民和手工藝者來積累經驗,促進中國社會的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不僅僅是中國,古埃及和古印度等古文明國家都出現在大河流域土壤肥沃的地區。我想這是中國在過去能如此先進的原因。但是,當技術創新普遍采用實驗的方法得到后,龐大人口失去其優勢。因為在實驗室里,一個科學家能在一年中做成百上千次試驗,而這原本可能需要農民或手工藝者窮其一生去完成。但是,技術創新革命是另一場革命的結果:15—16世紀的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使人能通過實驗獲得知識。當通過實驗來發明新技術時,過一段時間很有可能會遇到瓶頸。科學革命的一項貢獻是可以通過科學研究來獲取更多關于自然界的知識,幫助人們克服在技術創新上的瓶頸,使新技術的發明可以再度源源不斷地涌現。這種以科學為基礎,進行技術創新實驗的新方式正是科學革命的結果。所以,如果想回答為什么工業革命沒有起源于中國這個問題,首先應該解答為什么科學革命沒有發生于中國。
- 原標題:李約瑟之謎和中國的復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商務部:收儲3萬噸豬肉,布局存儲在12個省份
2021-10-11 17:01 聚焦三農 -
父子爭斗劇發酵,深交所發函六問雙匯
2021-10-11 15:38 大公司 -
易綱:積極應對算法歧視等新型壟斷問題
2021-10-10 08:54 大公司 -
國產CPU飛騰增資:阿里百度入局
2021-10-09 16:55 上市公司 -
理想ONE將暫時減裝2顆雷達,鏈子掉在馬來西亞
2021-10-09 16:28 上市公司 -
臺積電擬斥資460億在日建廠,日本政府補貼一半
2021-10-09 12:19 日本 -
棉花期貨價格創近8年新高,國家隊出手
2021-10-08 22:00 金融圈 -
京東方預計前三季凈利潤約200億,暴增7倍
2021-10-08 11:36 -
難抗百億虧損!華人置業提議私有化退市,今日暴漲超30%
2021-10-07 16:43 大公司 -
如何避免國潮只是一波潮?中國品牌精品化已迫在眉睫
2021-10-07 08:41 中國品牌日 -
獨家版權時代落幕,字節跳動豪擲10億的音樂夢有戲么?
2021-10-02 15:15 大公司 -
9月制造業PMI為49.6%,年內首次低于臨界點
2021-09-30 09:59 中國經濟 -
加價1.28億元擊敗贛鋒鋰業,寧德時代拿下加拿大鋰業公司
2021-09-29 22:18 上市公司 -
越南3季度GDP萎縮6.17%,20年來首次季度負增長
2021-09-29 17:31 -
中國企業怎么在數據上抗衡特斯拉
2021-09-29 12:08 汽車工業 -
媒體:個別房企和城市出現新問題,不應成為放松調控的理由
2021-09-29 10:52 中國房市 -
恒大要出售盛京銀行近100億元股權,沈陽國資接手
2021-09-29 10:41 大公司 -
廣西一企業稱其發電技術突破能量守恒定律:不需要任何原料
2021-09-29 10:36 -
任正非:要招會使“洋槍洋炮”的“高鼻子”
2021-09-29 10:05 華為 -
涉嫌偷稅漏稅,兩名帶貨主播被立案調查
2021-09-29 09:19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