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德文:當父母和你嘮叨,他們是在說什么
關鍵字: 閩西客家父母鄉村宗族嘮叨家庭空間養老【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呂德文】
我家鄉地處閩西,是客家腹地。平常接觸的我的父親、叔叔伯伯,還有堂兄他們,多少有點大男子主義。他們或勤奮、或懈怠,但共同的特點是樂觀,只要有點條件都要享受一番。在我的成長經歷里,印象當中的他們有點不負責任,因為幾乎所有家庭事務都被伯母嬸嬸大嫂們操持,他們覺得理所當然,并不屑于表達自己的情感。
因此,我的很多同輩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人生經歷,年少時父母親吵架,做兒女的總是站在母親一邊與父親對峙。我甚至還親眼見過幾個兒時伙伴為母親出頭和父親干架。
前兩年,因各種原因無法回家過年,改在暑假回家,父親莫名其妙地對我發了一頓大脾氣,說我兩年未回家過年,是個不孝子。當時的我頓感委屈,和他爭執一番:我以為自己做得還不錯,二老在家衣食無憂,平常噓寒問暖也算盡心,我幾個兄弟姊妹也極為關照他們,內心覺得他們應該知足才是。再說,我又不是故意不回家過年,憑什么這樣說我?
可是,這一爭執,反倒將他的情緒調動起來,從他年輕時受到的苦,到現在生活中受到的各種委屈,聲淚俱下一股腦倒出來。我從未遇到這種情況,甚是震驚。隔日,父親又如往常,似乎這件事就沒發生過。
電影《過年》劇照
然而,此事縈繞心頭多有時日,甚是疑惑。直到這幾日過年回家,母親和二姐跟我聊起家事,才算有點理解。我覺得,根源在于,本質上我和平常的客家男子們差不多,從未將家事放在心里,總覺得那是女人們的事。因此,也不會關心家人的那些婆婆媽媽的情感體驗。
過去很多年,每次回家過年我母親總要正兒八經地和我談談家事,我滿心不耐煩。后來,上了研究生,做農村研究,覺得這算是送上門來的訪談,心中的不耐煩倒是少了不少。只不過,聽自己家里的事,像是聽別人家的事,從未入心,當然也就未把談家事當回事。后來我一想,即便我未曾認真對待母親正兒八經的談家事,但已經客觀上滿足了她的溝通需求。
而父親呢?自我成年開始,未曾有過。讀書期間每次回家,父親或主動、或被動總要拉我下幾盤象棋,盡管我上小學五六年級時他就不是我對手,上中學后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層次。但已不知在何時開始,和父親說上幾句話都覺得羞于啟齒。
這次我母親又把我拉廚房說了半天,正好二姐也在,引起了我的警覺。原來,父親的火氣,恰是來自于我對家事,確切地說是對他本人的心理感受未曾放在心上。談家事既真又假,真的是談的過程很能夠清楚地知道家人的喜怒哀樂,假的是那些婆婆媽媽的事本已存在,實際上很難得到改變,僅是談談而已。
父親很在意他年輕時的遭遇,我覺得這已經奠定了其家事的基調。他在六十年代初期中學畢業后做了村里的民辦老師。這在當時算是一個不錯的人生際遇。好景不長,因受祖父“封建大伯頭”這一頭銜的影響,才當一年半就離職回生產隊干活了。剛好遇到縣里修一座大型水庫,數九寒天在水里勞動烙下病根。回家大病一場,差點死去。他這個經歷我小時候就聽他當“勵志故事”講過。無非是說,自己以前遭難,但現在挺過來了,將來你們兄弟姊妹要爭氣之類的。
父親如今仍然時時念叨此事,且聽二姐說在除我之外的兄弟姊妹面前,尤其是大姐面前聲淚俱下地講述了他感覺將死之時的諸多感受,跟勵志教育當然沒多大關系了,更多的是一種情感表達吧。母親說,他想要表達的是,經歷過各種人生風雨,只是沒想到他還有今天幸福的日子。我的體悟是,或許他的情緒還要深層一點。他應該是在感慨他這輩子出了一口氣。
宗族社會里的情感體驗甚為復雜。它有溫情脈脈的一面,人與人之間講公共道德,相互體恤。但也有非常殘酷的一面,人際競爭其實深入骨髓,乃至于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體會到籠罩性的壓力。當年祖父連帶父親“落難”,我其實在十年前做家鄉社會學調研時就已明了事件過程。那些老檔案清清楚楚地記錄著家族里其它房支的兄弟侄叔對祖父“霸道”行為的控訴,有些在事后當然被認為是子虛烏有的,比如說祖父私藏槍支準備反革命。
我在調研時,其實幾乎沒有人再將當年的村莊事件視作政治斗爭,更多的是解讀為宗族、房頭競爭。這種競爭其實非常日常化,兄弟侄叔們聚族而居,長期生活在一起,總會積累各種怨恨,更何況是祖父這種好管閑事的“大伯頭”?控訴祖父私藏槍支的叔婆,與祖父的恩怨其實就是來自于幼時的叔叔與年齡相仿的堂叔經常打架。或許她也未曾預料到這些控訴會卷入風起云涌的村莊政治之中。時過多年,我和家族里的諸多叔婆聊天,卻無人提及此事,而是念起祖父當年的好來。
只不過,這些事件卻又反過來成為父親那一輩人的生命記憶的一部分,乃至于“爭氣”成為其人生奮斗的源泉,又循環成另一種家族競爭。如今,看到當年一些“欺負”他的叔伯們的生活不易,也會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類的來解釋。他也會很大度地維系表面上的宗親關系,也明確教育我們子女不該記恨過去。可是,聽我母親講,他自己的心里應該是沒有完全釋然的。以至于母親和那些嬸嬸們交好,有時還得背著他。
想來,我在很長時間內都有點誤解像父親這樣的客家男子的情感體驗。他們其實執著于他們認為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比如人生競爭,其實很難正兒八經地像母親們那樣通過叨嘮幾句表達出來,卻滲透在他們的血脈里。以至于,像過年這樣的家庭團圓、親人相聚的日子,其實是釋放其情感的非常重要的儀式,乃至于這個時候的一點小事也會觸發其脆弱的神經。我也有點誤解了母親們的嘮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