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正惠:戰后臺灣左翼思想狀況漫談一——日本剝削下的臺灣社會
關鍵字: 呂正惠臺灣左翼臺灣日據時期日本剝削臺灣甘蔗臺灣拓荒臺灣農業臺灣神木【2014年10月15日,臺灣淡江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呂正惠,在上海大學發表題為“戰后臺灣左翼思想狀況漫談”的演講。活動由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上海大學文學院文化研究系教授郭春林主持。
呂教授何許人也?在上海大學蔡翔教授筆下,“老呂”是有股山野氣的臺灣嘉義“本省人”,愛煙愛酒愛北京。性情中人皆愛酒,呂教授也不例外,酒席間滔滔不絕,偶爾言辭激憤,酒醒后又恐失言傷及友伴,總要電話致歉,惹得蔡教授要稱“喝了酒的老呂是極可愛的,有那么三五次,一般就可以給老呂寫傳了”。
“自耕農”苦出生的呂教授自幼體弱,得幸一路潛心學問。他每每到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總熱淚盈眶,在臺灣,他是出了名的“統派”。問及緣由,說是因中國文學知道自己是個中國人。呂正惠發揚了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論(后被王德威教授借用而風靡大陸文學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呂最有名的話是“在我死之前,讓我做一個中國人。”呂先生希望兩岸的年輕人能夠放下一時的隔閡,以更大的胸懷面對未來。】
“有山野氣”的臺灣統派呂正惠教授
郭春林:我到上海大學主持講座還從沒見過如此盛況,濟濟一堂。我不知道來聽的都沖著什么來的,是沖著呂正惠,還是沖著臺灣,還是戰后,還是左翼,還是思想。這里有太多關鍵詞。但是不管怎樣,人多就好。
呂老師在臺灣很“孤立”,因為那里有分裂現象。統派/獨派,深藍/深綠之類,從政治上來講,分裂還是比較嚴重的。呂老師是統派,堅決擁護共產黨占領臺灣,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派都承認一個中國,但里面也有差異。
呂老師的學術成就,在我所知道的老師、朋友中來講,即使不能說著作等身,也很不少了。今年年初,臺灣和大陸的一些朋友為他做了榮休紀念專輯,我沒有榮幸參加,但看到一些材料,著作目錄很長很長,主要是做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兩塊。
本來他說要講蘇東坡,我說不行,我們得給你出個題目。因為現在大陸高校對臺灣思想界的了解普遍比較匱乏,我特別希望我們的同學對臺灣的思想狀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所以就給他做了一個命題作文。閑話不多說,下面歡迎呂老師給我們做報告。
呂正惠:大家好。剛剛郭老師說這是命題作文,的確是這樣。原來我想講古代文學,郭老師希望我講臺灣,我就講講臺灣左翼。我沒有特別準備,但對這個情況稍微熟悉一點,所以可以談一下。
左翼是現在流行的術語。從法國大革命開始,政治上就開始分左右,但那時候跟現在說的不一樣,現在說的,偏向社會主義思想就說是左翼,偏向自由主義思想就說是右翼,當然還有更右,比如說法西斯思想。我就按這個意思來講臺灣社會主義思想的狀況,重點放在戰后。
但談臺灣的左翼思想一定要追溯到戰前,大家才能比較理解它的演變,所以我就先簡單講一下戰前的情況。
我們知道,1895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1945年收回,所以它淪為日本殖民地整整50年。這50年里,臺灣的殖民狀況怎樣的呢?
日本皇太子裕仁(日后發動侵華戰爭的昭和天皇),曾于1923年4月26日到臺灣視察,圖為學校學生手舉日本國旗歡迎裕仁的場景。
臺灣大部分是農民,農民中大部分是佃農,絕大部分土地都由地主占據,這個狀況跟臺灣的開拓進程有關系。
原來漢人并沒有住在這個島上,從明朝起,漢人逐漸移居到臺灣去。但那里本來全部是原住民住的地方,原住民不太種田,只是狩獵采摘,小規模地種點小米,生活很簡單。所以臺灣基本上是草地、野地和山林,漢人去后,需要很辛苦地開墾。
漢人的開墾和他們祖籍地的狀況有關。福建和廣東多山,田地少,所以很多有錢的大地主,就出錢招募貧農,提供農具、耕牛,由這些貧農開拓。開拓好了這個地就算出資的大地主的,開拓的農民都是他的佃農。他可能不是一個人出資,比如有的人出多一點,有的出少一點,所以臺灣以佃農為主開拓后形成的佃租關系是很復雜的。理論上講,土地可能不完全是我的,下面有三個小地主,小地主再分租出去。所以要解決臺灣的租佃問題很麻煩。因此地主是少數,佃農是多數,當然也有自耕農,但是佃農為主。
日本占領臺灣后,上述情況發生了變化。
“日據時期”的原住民,圖片右上角可見日語注釋
日本占臺的原因首先當然是軍事上的。太平洋戰爭時,臺灣是日本的根據地。日本攻打菲律賓的飛機是從臺灣起飛的,不是從琉球,也不是從日本,因為臺灣到菲律賓最近,臺灣南部接著菲律賓,所以日本是有充分的海洋戰爭考慮才需要臺灣。
但日本人到臺灣后考察各方面狀況,發現當地非常適合搞農業,所以也要剝削農業資源。
首先,臺灣的土地很肥沃,基本沒有用過,所以農產品產量非常大,最南部的地方一年能種三季稻,臺中以南就是兩季稻,臺中以北是一季稻,糧食產量很豐盛。
第二,臺灣很適合種甘蔗,臺灣的蔗糖非常有名,在清朝末年,臺灣的蔗糖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我小時候還看過種甘蔗,臺灣的甘蔗品質非常好,可以換來很多外匯。
“日據時期”臺灣農民用牛車搬運甘蔗
第三,臺灣山林里面有一種獨特資源——樟腦。因為臺灣的原始森林都沒有開拓,所以樟腦產量非常高。(觀察者網注:日本占領時期,還成立了“臺灣樟腦局”,負責管理樟腦專賣事務。)
第四個就是林木本身。阿里山在日本人沒有砍伐之前,一千年以上的樹木到處都是,但后來全部被日本人砍光了,那么多“臺灣神木”啊(觀察者網注:臺灣神木是當地特有的古老樹種,樹皮帶紅褐色,學名“紅檜” )。總之,日本掠奪了大量臺灣的農產品和森林產品。
現存的臺灣神木
伐木(圖片來源:姚鶴年,2001,臺灣森林史料圖文彙編)
運材索道(圖片來源:姚鶴年,2001,臺灣森林史料圖文彙編)
臺灣“集材土場”(圖片來源:姚鶴年,2001,臺灣森林史料圖文彙編)
臺灣“運材火車”(圖片來源:姚鶴年,2001,臺灣森林史料圖文彙編)
日本人沒來之前,臺灣的佃農受地主剝削;日本人來了之后,他們當然還要再剝削一次。他要甘蔗要米,要地主交多少,地主只能乖乖地交上去。日本人收的那一份自然只能讓佃農來承擔,所以加重了對佃農的剝削。
臺灣的佃農非常苦。還有一方面也比地主時代更糟糕——沒有自由市場,所有的甘蔗都由日本人統購統銷。表面上有自由,其實沒有,因為甘蔗是賣不出去的。日本人先用自己的大糖廠打倒臺灣地主的小糖廠、糖鋪。之后,所有的甘蔗全部由日本人的制糖會社來收購,價格是他定,斤兩是他測。
臺灣在“日據時代”有個很出名的小說家叫賴和,他寫了一篇小說叫《豐作》,講臺灣蔗農受到的剝削。他這樣描寫日本人如何偷斤兩:一百斤甘蔗說有七十斤,你沒辦法跟他討論,他說多少就是多少,而且要用他指定的價格收購。所以臺灣農民是很苦的。
呂正惠教授簡歷:1948年生,臺灣嘉義人。臺灣大學文學碩士,東吳大學文學博士。先后任教于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臺灣淡江大學中文系,2014年榮休。主要研究領域為唐詩、臺灣現代文學。著作:《杜甫與六朝詩人》、《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小說與社會》、《戰后臺灣文學經驗》、《臺灣文學研究自省錄》、《CD流浪記》等。
(未完待續,本文未經作者審閱)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41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26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1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8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