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凱碩:當我們步入“亞洲世紀”時,必須擺脫對西方思想的依賴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2-11-20 11:59:54【導讀】 11月2日,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中國論壇、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思想亞洲THINK ASIA”智庫論壇在新加坡舉行。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卓越院士、新加坡前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應邀出席并做主旨發言。
本文為馬凱碩英文發言實錄,中國論壇和觀察者網受權獨家翻譯全文并發布。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馬凱碩】
我很驚喜能來到臺上給大家講幾句。三天前,我接到郝福滿(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的電話,邀請我到論壇講幾句話,我以為是在一個小房間里和五到十個人對話,我沒準備好對這么多人講話。我想,我被受邀來今天的“思想亞洲”智庫論壇上發言,是因為24年前我出版的一本名為《亞洲人會思考嗎?》的書。令人驚訝的是,這本書在24年后還在印刷出版。盡管我沒有做什么準備,還有點驚訝與困惑,但我希望盡我所能,在分配給我的15分鐘里,把我的一些想法與經驗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說,在這個時間點召開“思想亞洲”論壇非常、非常及時。當我們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新世界時,我們早應開始認真思考亞洲的問題。我們人在亞洲,卻一直在許多方面依賴西方的許多大思想,我們的確從許多偉大的西方思想中受益。但是,我們不能再繼續這么做了。我來說下為什么。
11月2日,首屆“思想亞洲”論壇在新加坡舉行(圖源: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
我們的世界在三個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首先,我們正目睹著由西方主宰世界歷史時代的終結。隨著亞洲國家回歸其在全球經濟中的歷史地位,一個不同的時代已經開啟。亞洲的回歸是一個根本性的全球轉變。
第二個根本性轉變是地緣政治的改變——眾所周知,這將會帶來非同尋常的變化。例如,東南亞發展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冷戰期間,美國和中國進行了密切的合作,以加強東南亞,加強東盟,使我們從中受益。有這兩個大國的支持,東盟當然做得很好。
很少有人能對未來做出有把握的預測,但我在寫了《中國贏了嗎?》一書后,可以有把握地預測,美中關系在未來10年將變得更糟,會非常棘手,我們需要為此做好準備。10天前我在紐約時,我設法了解了當下美國的情緒。有人告訴我,現在美國對中國的看法有分歧,有鷹派的聲音,也有不負責任的鷹派的聲音,但在中國問題上沒有鴿派。所以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將是一段艱難的旅程。
第三——這是關鍵的一點——西方國家的許多關鍵區域正在遠離全球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引領了當前這種全球化的創造過程。然而,現在許多西方的聲音都在說,是時候關上大門了。顯然,塑造西方思想的重大理念正在發生變化。
既然西方的思潮在轉向,我們還要像過去那樣繼續追隨西方嗎?或許我們應該開始獨立思考,想一想,有哪些西方思想可以幫助亞洲,哪些不再有幫助?畢竟,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不同的時代。出于這個原因,你們的會議非常及時。
我提三個切實可行的建議,讓所有人去思考亞洲在21世紀的作用,希望為本次論壇做些貢獻。坦白說,也給自己的書做一點宣傳。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這本書是免費的,叫《亞洲21世紀》,我不靠這本書賺錢,你們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今年1月出版時,我的德國出版商預計該書會有2萬次下載,他說這將是非常棒的。到目前為止,在十個月內,《亞洲21世紀》已經獲得了來自160個國家的200萬次下載。
我說這個數字不是為了自我吹噓。200萬的下載量表明,不僅在亞洲、在世界其他地區,如非洲和拉美,人們都意識到這將是亞洲的世紀。但是,如果這真的是亞洲世紀,我們亞洲人就必須開始提供智力引領,這是我們不習慣做的。過去,我們復制西方的思想,因為我們從拿來中受益,尤其從西方拿。我們應該要感謝日本人始于19世紀60年代的明治維新,這是日本成功的原因,它是第一個發展起來的亞洲國家,就是因為他們復制了西方的思想。我們其他國家也搬來了西方的道路,也都做得很好。但是,復制時代已經過去了,屬于亞洲人的創造時代已經到來。這并不容易,我可以告訴你,可以說非常難。但我們要開始嘗試,并且在某種意義上開啟創造亞洲思想的過程。我將向大家提出三個建議——請注意,這些都是非常臨時的建議,畢竟,我只有三天時間來思考并提出這些建議。
第一個試探性建議是,我們亞洲人必須要放棄對西方的心理依賴,這一點很關鍵。這樣說可能有點令人沮喪,因為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們曾受益于西方。但是,很多亞洲學者對西方出版物網有一種奴性依賴,他們熱衷引用西方的出版物、西方的思想、西方的事物。的確其中有很多想法在過去是舉世無雙的,但是現在,坦率地說這些思想已經不再厲害了,也不再適用于一個從單極變為多極、從單一文明變為多元文明的世界。現在是一個不同的世界,它已經成為一個小型的、相互依存的、有許多人共同生活的地球村,我們必須應對前所未有的多樣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嘯云
-
巴新總理:中方對軍事基地沒興趣,只談了生意
2022-11-20 11:56 -
馬來西亞大選:首次出現“懸峙國會”,馬哈蒂爾也落選
2022-11-20 11:45 -
馬斯克解封賬號,特朗普拒絕回歸
2022-11-20 11:14 特朗普 -
“歐洲干了3000年壞事,先道歉3000年才有資格道德說教”
2022-11-20 11:09 2022世界杯 -
國防部:中方對東盟防長擴大會期間與美方進行交流持積極態度
2022-11-20 10:16 中美關系 -
波蘭拒拉夫羅夫參加歐安組織會議,俄外交部:史無前例的挑釁
2022-11-20 09:50 俄羅斯之聲 -
美司法部任命戰爭罪專家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特朗普
2022-11-20 08:58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21968例、死亡196例
2022-11-20 07:52 美國一夢 -
中方代表:中美氣候談判很有建設性
2022-11-20 07:50 觀察者頭條 -
克里米亞大橋公路橋恢復通車
2022-11-20 07:35 俄羅斯之聲 -
古巴國家主席抵達俄羅斯進行訪問
2022-11-20 07:32 拉美左翼 -
俄羅斯催美國任命新駐俄大使
2022-11-20 07:29 俄羅斯之聲 -
波蘭議員要求烏方道歉賠償
2022-11-19 22:28 烏克蘭之殤 -
一錯再錯!橄欖球世界杯配錯國歌歌名,香港欖總抗議
2022-11-19 22:26 -
“不讓沙特轉向中俄,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哪怕…”
2022-11-19 22:20 美國政治 -
美國把機會讓給中國?“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后花園”
2022-11-19 22:15 觀察者頭條 -
印度高官的“神仙”…牢獄生活↓↓
2022-11-19 19:49 -
習近平同泰國總理巴育舉行會談
2022-11-19 19:45 中國外交 -
日本新型路面有軌電車試車2天后脫軌了
2022-11-19 19:40 -
英議員吹噓英國經濟增長,被主持人當場打臉
2022-11-19 18:39
相關推薦 -
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評論 70“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148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260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71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32最新聞 Hot
-
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
“重大轉變”!拜登政府解除這一禁令
-
“澤連斯基祝賀,馬斯克接了電話”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