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克疾:為什么印度不和中國比獎牌
關鍵字: 印度奧運里約奧運里約里約奧運獎牌榜里約奧運獎牌印度中國中印【里約奧運進行中,中國運動員雖然錯過了往年的“奪金點”,但也不斷帶來驚喜,而印度代表團則毫無意外地乏善可陳。有讀者問,印度跟中國比經濟、比軍事、比外交、比基礎設施,卻從來不敢比金牌?對這個問題,觀察者網之前就曾刊文談過,滯后的工業化、薄弱的基礎設施加上濃重傳統意識形態都讓印度出離于各項體育賽事之外。趁著奧運,特此重新刊發此文,以饗讀者?!?
奧運賽程過半,獎牌榜上卻找不到印度。這并不令人意外,印度在體育賽場上一貫疲軟,取得的獎牌甚至排在泰國、朝鮮等國之后。印度往年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如下表所示,近三十年來取得的獎牌簡直屈指可數:從洛杉磯到巴塞羅那連續被剃了3屆光頭以后,印度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取得了突破,不過僅取得1枚銅牌;2000年悉尼依舊是1枚銅牌;2004年悉尼稍有進展獲得一枚銀牌;2008年對于印度來說是奧運大年,除了得到幾十年來的第一枚金牌外,還有兩枚銅牌;2012年印度整體有所進步,獲得2枚銀牌,4枚銅牌,可謂歷史最好成績。
和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大國動輒獲得兩位數金牌、三位數獎牌相比,號稱大國的印度在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表現讓人驚奇。作為十億人口級別的巨型國家,印度居然落得和摩洛哥、泰國這種千萬人口級別的國家處于同一檔次。根據2012倫敦奧運會的數據,印度差不多2億人口才能產出一枚獎牌,而在中國1500萬人就能對應一枚奧運獎牌。此前有前有研究指出,以人均GDP衡量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一國在體育賽事中取得的成績有重大正相關關系,但是事實是很多人口是印度幾十分之一的中低收入國家,比如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烏茲別克斯坦、古巴在一屆奧運會取得的獎牌數量都比印度多??梢娙丝诤徒洕l展水平雖然和奪取獎牌的能力顯著相關,在印度這個特殊例子上卻缺乏解釋力。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印度在國際體育賽事中常年疲軟?表面上看,印度的問題是全國體育工作不到位,導致在賽事中表現欠佳;實際上反映出的本質卻是印度社會整體還處于前工業化階段:硬件上,印度無法動員足夠的人口參與體育鍛煉;軟件上,印度國民被落后的傳統思想束縛,缺乏體育鍛煉的熱情。在軟硬兩方面條件的嚴重制約下,印度一方面無法利用龐大而孱弱的廣大普通國民,另一方面也難以動員被意識形態束縛的精英國民,體育大國之夢自然無從談起。
雖然印度是人口大國,但是在全國民眾中有能力、有機會、有水平參與體育鍛煉的“有效參與人口(effectively participating population)”卻少得可憐。一個國家的體育“有效參與人口”越多,這個國家產生的體育人才的可能性就越高,繼而在國際賽事中獲獎的可能性就越高。一個國家的“有效參與率”越接近1,這個國家的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就越接近總人口;而越接近0,這個國家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就越少。從這個角度上說,雖然印度人口有12億之巨,但是由于“有效參率”非常非常低,使得印度產生優秀運動員的幾率也變得極低。相反,有些人口小國可能因為“有效參與率”高,而補償了總人口數量的不足,使其優秀運動員的絕對數量不輸給印度這種人口大國。那印度的“有效參與率”為什么出奇的低呢?印度社會在硬件上的前工業化時代特征、國民營養攝入水平低、全國基礎設施落后導致了印度整個國家無法動員足額的人口參與體育鍛煉。
國民的營養攝入水平直接和一國的體育水平直接相關。根據聯合國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印度兒童不足標準體重的人數比例達42.5%,營養不良問題凸顯;根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室的《全球饑餓指數報告2012》,印度糧食問題嚴重程度名列全球第15。一個國家連維持國民的基本能量的糧食供給都無法保證,那蛋白質供應就更無從談起了,畢竟牲畜的肉也是糧食轉換的。蛋白質供應對于增長肌肉、提升肌力極為重要,因此蛋白質的供應是保證較高體育“有效參與率”的關鍵條件。印度整體地勢平坦,水熱條件優良,但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卻遠遠落后于中國。印度國民的營養攝入水平事實上反應出的是印度落后的工業和農業現代化水平。
上圖為世界銀行提供的中印兩國每公頃產生的糧食千克數對比。2013年,中國每公頃約可以生產6000公斤的糧食,而印度僅僅為中國產量的一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印度薄弱的化肥和農機工業。以化肥舉例,作物光合作用需要養料,而自然養料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規模生產需要,因此化肥成了至關重要的生產資料,化肥的施用量直接影響農作物的最終產量。
上圖為世界銀行提供的中印兩國每公頃施用化肥千克數對比。2013年,中國每公頃約施用650千克化肥,而印度的這一數據僅有160多千克,中國是印度的四倍之多。印度處于前工業時代的生產能力無法提供足量的化肥和農機,導致農業單位產量低。大量人口因此處于糧食危機和營養不良中,連維持體能的谷物都攝入不足,更不用說高強度活動所需的蛋白質。這些大量處于饑餓和半饑餓狀態的國民降低了印度的體育“有效參與人口”:他們連吃飯都成問題,想必也絕不會參與浪費體能的奢侈體育活動。
與國民營養水平一樣,基礎設施也是提高體育“有效參與率”的關鍵。很難想象一群生活在沒有通電,沒有清潔廁所,沒有道路溝通地區的人們會有機會參與體育運動。如果當地連供電、通路、修廁所這些最最基礎的公共服務都不能提供,那么沒有運動場、球場、游泳池這些奢侈的體育設施就在意料之中了。雖然曾有肯尼亞草原上的奔襲獵手直接跑進賽場,成為世界級的長跑運動員的事跡,但這畢竟是特例,他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東非高原特殊的地理條件和東非人的獨特體質。印度至今有很多人口還生活在基礎設施極其落后的地區,這部分人顯然難以被動員起來參加體育活動,遑論成為優秀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中取得好成績。
- 原標題:毛克疾:為什么印度不和中國比獎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特魯多辭職后,加拿大政局下一步怎么走? 評論 33誰還在力挺尹錫悅?揮舞星條旗的韓版MAGA 評論 1442025年經濟目標不應低于5% 評論 102“特魯多最快今天辭職,明白已無路可走” 評論 252澤連斯基對特朗普“充滿信心” 評論 13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