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爾斯海默:“近期臺海爆發熱戰的可能性不大,但中美兩國都無意認輸”
最后更新: 2024-10-05 13:00:01美國海軍近期在臺灣海峽頻繁活動,此舉被中國視作公然挑釁,您對美國這一動向有何看法?
米爾斯海默:現在的情況是,美國要阻止中國大陸將臺灣納入其體制內,這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所在。直截了當地說,美國的根本利益在于確保臺灣地區“獨立”于中國大陸的掌控,并繼續作為美國的“盟友”而存在。
美國認為在中美兩國的競爭中,臺灣是一份重要戰略資產,因此美國不會坐視中國大陸統一臺灣。同時,出于戰略角度與國內民族主義因素,中國大陸將堅定致力于推動兩岸統一。
因此,中美兩國在臺灣問題上處于對立,同時在南海和東海海域的地緣問題上,中美兩國也存在根深蒂固的分歧。
美國如今面臨的問題是,不得不采取某種實際措施,來應對一個在東亞地區逐漸崛起的中國。我認為美國將盡一切可能,確保臺灣在事實上“獨立”于中國大陸,但并不會讓臺灣實現形式上的“獨立”。
考慮到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穩步上升,毫無疑問美國將采取一定措施,阻止局勢向中國一方傾斜。
我非常理解中國將此舉視作挑釁,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是南希·佩洛西以極其挑釁的姿態訪臺,這就是完全另一碼事了。它導致中美關系暗中的緊張局勢,走向了全面公開化。
在我看來,中美兩國擁有相同的根本利益,那就是把控兩國在地緣問題上的分歧,包括南海、東海問題和臺灣問題。我認為無論是從中國還是美國的角度,阻止中美戰爭的爆發都是頭等重要的大事,也就是說雙方都應該竭盡全力,避免做出挑釁舉動,一旦危機爆發雙方應當盡其所能,緩和局勢并盡快解決危機。
因為眾所周知,中國擁有核武器,美國也擁有核武器,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中美兩國的沖突升級成一場熱戰,而在熱戰中雙方很有可能動用核武,所以雙方都應當盡可能避免挑釁。
但我想補充說明一點,在某種程度上挑釁是無可避免的。因為中美兩國都在采取措施改善其安全地位,而另一方總會將此舉視作挑釁,但我認為近期內臺灣地區還不會爆發熱戰。
美國將會盡其所能,確保臺灣當局不會在形式上宣布“獨立”。因此,只要臺灣當局不公開宣布“獨立”,近期在臺灣地區爆發熱戰的可能性不大。
為什么我會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兩棲作戰是最困難的軍事行動之一,對任何軍隊都一樣。橫跨臺灣海峽的兩棲登陸,對于解放軍來說將是一個艱巨挑戰,而這種困難很大程度上要歸結于,中國自1979年以來再未進行過作戰。我們需要清楚一點,中國軍隊的實戰經驗并不多,我認為中國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不會在近期內開始作戰。
第二,如果解放軍開始作戰行動,毫無疑問美國將會支援臺灣,美國不可能袖手旁觀,還有日本自衛隊和澳軍,我相信中國領導層肯定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就是我不擔心近期會爆發臺海戰爭的原因,我重申一次我們正處于一場戰略競爭當中,同時也是一場嚴峻的安全競爭,中美兩國都無意認輸落敗。
雙方會竭盡全力取得優勢壓過對方一頭,當中美競爭在臺灣海峽拉開帷幕之時,我們會面臨非常大的潛在風險,但我不認為國內政治支持對美國有多重要。
美國的外交精英只會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他們并不關心公眾輿論。如果外交精英認為公眾對決策有意見,他們會開動宣傳機器編造故事,讓美國民眾相信介入臺海沖突是絕對必要的。
要我說無論執政的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領導層最終都會采取同樣的決策,無關黨派。毫無疑問的是,美國能動用于保衛臺灣的力量處于弱勢,因為美國已經在中東地區和烏克蘭,投入了大量軍事資產。
就像我前面說的,烏克蘭戰爭加上中東地區的戰爭,以及美國對以色列堅定不移的支持,種種因素都對中國有利,因為這使得美國難以將重心轉向亞洲。
但事實是,美國仍然在東亞擁有大量軍事資產,而拜登總統已經分別在四個不同的場合,承諾美國將會保衛臺灣。
對此,我主要想說兩點:
第一,如果回看2016年特朗普上任時,他曾聲稱要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的全球外交政策,他還說過要與俄羅斯交好,他本人也要和普京總統保持良好關系。
但特朗普所說的并沒有實現,因為他面臨著美國內部的強大阻力,這些力量的切身利益在于維持當前現狀。
我認為2016年特朗普上任時,他曾經想過挑戰這個深層政府,但因為沒有成功,所以最后不得不重回到傳統的共和黨外交政策的軌道上。如果他今年再次當選,這一幕又會重演,特朗普說過如果他當選上任,他要改變這個改變那個,他要實行這樣那樣的新政策,他要結束俄烏戰爭等等。
他一貫這么說話,但他有沒有真這么做就是另一回事了。他第一個任期里就沒做到,我不認為在第二個任期,他就能大幅度轉變美國的外交政策。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特朗普想要改變外交政策的地區是歐洲,他更多側重于俄烏戰爭還有他和普京的往來,特朗普有意愿與俄羅斯、尤其是普京總統交好。
同時,他有意愿結束俄烏戰爭,但他從未說過要改變美國的東亞政策。2017年的時候,正是特朗普自己放棄了對華接觸政策,轉向對華遏制政策。特朗普有著挑戰中國,視中國為對手的過往歷史,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一旦特朗普當選,他將改變美國的東亞政策,與中國交好。他可能會在俄烏戰爭問題上改變對俄立場,但特朗普不會推動、甚至都不會試圖去推動改變美國的對華政策。所以,今年是特朗普還是哈里斯上臺都不重要。我還想補充一點,即使特朗普聲稱他要改變美國的東亞政策,到了這個時候,我也不認為他還能改變什么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中美兩國將面臨一場嚴峻的安全競爭,也許會延續整個21世紀。
考慮到美國與菲律賓曾簽署《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您認為中國與菲律賓近期發生的海上沖突會走向何方?
米爾斯海默:我認為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沖突,也就是在南海發生的沖突,證明了南海是比臺灣更危險的沖突爆發點。
我不認為臺海戰爭近期會爆發,但沖突爆發的地點更有可能在南海,而且會同時牽涉中美兩國。
2023年10月22日,菲方船擅自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違規建筑物資。新華社
菲律賓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兩國正式簽署了《美菲共同防御條約》,美國的切身利益在于,確保中國不在南海掌控主導權。
因此一旦中菲沖突局勢升級,美國很可能會介入干預局勢,或者借此與菲律賓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如果在不遠的將來,美國承諾在南海為菲律賓船艦提供護航,我也并不驚訝。但這將進一步激化中美之間的矛盾,因為美國的護航行為很顯然將激怒中國。
我認為這種情況很可能發生,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把美國的勢力趕出東亞地區,趕出第一島鏈之外,甚至第二島鏈之外是非常明智的選擇,如果我是中國的決策層我就會這么做。
但美國不會也不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因為美國需要在南海維護航行自由,并限制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所以局勢才會變得如此危險。
鑒于這段時間發生的中菲仁愛礁沖突,可以說相比起臺灣海峽,南海這個熱點更可能激化中美之間的矛盾。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征稅提議,中國貿促會提出三個堅決反對
2024-10-05 11:31 -
中東將滑向全面戰爭?拜登:還有救,但…
2024-10-05 10:02 觀察者頭條 -
“跟中國打‘冷戰’,歐洲經濟要完蛋”
2024-10-05 09:34 -
大轉彎!米萊對美惱火,向中國“求和”
2024-10-05 08:49 中國-拉美 -
“如果歐方的政治意愿只在口頭上,很多事情就不好談了”
2024-10-05 07:36 -
哈馬斯證實:一指揮官在以軍對約旦河西岸的空襲中死亡
2024-10-05 07:26 巴以恩仇錄 -
美官員:以色列沒跟我們下保票
2024-10-05 07:20 巴以恩仇錄 -
“半世紀未見大罷工”暫停,“民主黨的這顆‘定時炸彈’被拆除”
2024-10-04 23:08 美國經濟 -
國慶節之際,布林肯發來祝賀
2024-10-04 22:53 中美關系 -
歐盟表決通過對華關稅,但“大量棄權凸顯不安”
2024-10-04 20:57 觀察者頭條 -
商務部:中方堅決反對
2024-10-04 19:38 歐洲亂局 -
歐盟中國商會:對歐盟推進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表示強烈不滿
2024-10-04 18:51 -
石破茂發表就職演說,談及中國
2024-10-04 18:19 日本 -
伊朗最高領袖:這只是對“美國走狗”的小懲
2024-10-04 17:54 伊朗局勢 -
歐盟:對華電動車征稅提議通過
2024-10-04 17:52 -
“中國和美國正競相制定月球時間標準”
2024-10-04 16:06 航空航天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2024-10-04 14:41 中美關系 -
“在黎滯留11天華人絕望中等到了中國輪船”
2024-10-04 14:25 巴以恩仇錄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2024-10-04 14:18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8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47“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89“美國最底層三分之一已花光所有” 評論 217“特朗普提出這兩個提議,俄方當然不滿意” 評論 224最新聞 Hot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
美媒圣誕節也沒閑著:看看中美這對比趨勢…
-
他“譽滿天下”,卻曾“謗滿美國”
-
俄專家:“以德服人”,中國是認真的!
-
柯文哲保釋費漲至7000萬新臺幣,須戴電子腳鐐
-
“馬斯克,狂妄自大”
-
特朗普:雖然我在哲學和政治上強烈反對卡特,但他真的愛國
-
被批“干涉德國內政”后,馬斯克硬剛
-
“俄方有意掩蓋,要求其認錯、嚴懲、賠償”
-
譚德塞:差點被以軍炸死,“死里逃生”
-
澤連斯基怒了:這是在幫俄羅斯開辟“第二戰線”
-
特朗普下場力挺
-
“尹錫悅3月就開始討論戒嚴,還授權軍隊開槍進入國會”
-
特朗普緊盯格陵蘭和巴拿馬,“意在對抗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