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有自由,無民主
關鍵字: 香港政治自由民主自由主義左翼右翼香港教育學院最近一份調查顯示:香港人最重視的并非這一兩年終日訴諸媒體的“民主”,而是“秩序”和“自由”(見觀察者網5月9日新聞:香港調查稱半數港人看重社會秩序勝過民主)。根據報道,視“社會秩序比民主重要”者占49.8%,而視“民主比社會秩序重要”者只占33.7%;認為“社會秩序比言論自由重要”者占45.6%,持反意見者占41.0%,此兩項由于統計數字過于接近,“其實在統計上是沒有分別的”。這種調查結果,可以看成香港數十年來的政治面貌的注腳:“有自由,沒民主”。
在港英統治下,香港本來既沒有民主,也沒有自由:總督由英國委派、在香港全權在握自不消說,連立法局也是由官方任命的,因而整個政治架構中,根本沒有容許一般市民參與的一點空隙。當時的生活,也遠不如后來的自由:在最初華洋甚至不可相雜,界石處處,華人不可妄越雷池進入洋人居住區。凡此種種,老一輩香港人都記憶猶新。
香港成為“有自由,沒民主”的地方,大抵上始于1967“反英抗暴”之后。隨著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興起,資本主義不得不向手下的人民妥協,港英在這個大潮流中,也大搞福利,在基層推廉政,開放輿論。
到了80年代,香港跳過了產業升級,直接從輕工業躍上金融地產的浪尖,為了給西方資金服務,各種各樣的自由和法治也應得到發展,可以說是經濟的驅使(就像過去的深圳、現在的前海那樣,要發展就得更寬松);中英聯合聲明塵埃落定,英國反而不必再擔心政權是否穩固的問題,自由的尺度也就更大。
然而,政治上的“民主”一直沒有開放。區議會1982年開始選舉,當時的官守議員、當然議員和委任議員在489席之中合共占了357席,所謂的“民選議席”已無關大局,何況區議會面向地區事務,和政局沒有直接關系。至于立法局,在1992年才舉行首屆直選,地區直選議席尚不及一半。立法局回歸后改稱立法會,逐漸發展至今,直選議席與功能組別持平,且在功能組別中加入5個全市直選產生的“超級區議員”席位;區議會更將在下一屆全面直選。可以說,香港是在回歸之后才更加民主化的。
政府支持者在Facebook上的藐視工人階級言論
所以,如今五十而知天命的香港人,他們心中的天命就是香港只有自由,沒有民主,而他們根據自身的人生經歷,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很不錯的發展模式。他們的童年是香港的“血汗工廠”階段,社會福利剛剛起步,所以生活窘迫;到了長大成人、剛剛投身社會的時候,恰碰上70、80年代經濟起飛的跑道,其中絕大多數都能走進人生的上升軌;到了1998年金融危機,不少人摔到谷底,卻因為過去也熬過苦日子,反而可以振作。在過去的30年,這一批飽經社會起跌的香港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而貫穿他們人生的,是港英70、80年代才推行的“法治”,是“自由經濟”,他們認為這些都是香港發展的基石。這也就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調查之中的“秩序”的含義。無怪乎,他們重視秩序和自由多于民主了。
在香港近年的政治化社會中,他們多數是支持政府的力量。然而,他們的意識形態卻又和新政府的大方向疏離。他們支持政府,是因為反感反對派在“搗亂”,而“亂”是他們最無法接受的,他們的人生中,“法律”和“經濟規律”主宰一切。正如在2003年的大游行中,當他們還是青壯年時,以十萬人計的大游行像嘉年華一樣和平理性;到了2005年香港的WTO部長級會議,韓國農民排出竹桿方陣沖警察,他們觀之愕然搖頭,一點都不像今日的社運青年般視韓農為榜樣;到了最近的工潮,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公然表示支持資方,說自由經濟就是這樣的了,工人受不了就應該自覺卷席鋪另謀高就云云。
在他們心中,“法治”是一切的先決條件,然而他們不理解:香港一直以來的“法治”意味資產階級法權。很明顯,梁振英政府有意壓抑大資本壟斷,尋找產業轉型的道路。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義已經不是真理,可是他們卻一邊說支持政府,一邊死抱自由經濟教條,以為只要不亂,按照舊法子,香港就能回復生機。
這就是香港的困境:香港不能亂,但也絕不可以一成不變,政府需要集結民間的支持打擊資本的壟斷力量,可是支持者卻和時代脫節,觀念陳舊,以為只要不亂就好;進步的左翼青年卻被反對派“去中國化”洗腦,把社會問題扭曲成民族問題,絲毫沒有建設性只會搗亂。我們可以簡單的畫出下面這樣的坐標:
愛國主義
去中國化
經濟上右翼
大多數“五十知天命”的香港人,曾是社會的中堅,但已漸漸老去;他們的價值觀雖是主流,但一方面已經跟不上時代,一方面也日益被新一代的激進主義取代。
少數“港英余孽”,是過去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深受西方洗禮/洗腦的一群人;他們本來為數不多,但是因為過去港英的扶植,往往能擠身政治、傳媒、教育界的中上層。
經濟上左翼
傳統的愛國主義左翼,因為港英的暗中打壓,本來就是少數;回歸前后,中央為了穩定香港政治局面,主要和香港的資本階級建立關系,而針對社會基層的傳統左翼卻被遺忘。
目前的80、90后青年。他們對民族存在疏離感(見觀察者網5月5日文:香港罷捐:洗腦的“新成果”?),被泛民利用和扭曲,成為了打擊政府的工具。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香港上升的時期,卻成長在9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經濟下坡路上,對自由經濟毫無好感。
當然,大部分香港人都是“打醬油”的,這個商業氣氛濃厚、人文氣息薄弱的城市,一般人不會太在政治之類的話題上花太多心思。然而,如果現在的支持者一而再的“幫倒忙”,真正關心社會的進步青年卻被騎劫,那么這些中間派也是要極力去爭取和教育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