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羅·梅森:主流經濟模型讓世界陷入危境
關鍵字: 經濟學家保羅·羅默主流經濟學2008金融危機保羅羅默內生性技術變革馬克思經濟學保羅·羅默(Paul Romer)曾憑一紙研究震驚經濟學界,此事至今已有26年。羅默那篇名為《內生性技術變革》(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的文章,揭示了信息技術是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的——它把經濟學的關注點從土地、勞動力和資本,轉移至“人、思想(指技術創新)和事物”。(保羅·羅默到底有多牛,不熟悉的請戳)
近三十年之后,在2016年9月14日,羅默發表了一篇論文,不少人認為其影響力堪比他的成名作。羅默在文章批判說,宏觀經濟學像一門30年止步不前的科學,其理解闡釋現實的能力甚至發生了退化。
作為世行首席經濟學家,有人認為,保羅·羅默對西方經濟學的批判,是主流西方經濟學開始瓦解的標志。
1970年代末,當凱恩斯主義舊有的確定性失靈時,新一代經濟學家們將這門學科變成了一堆超級抽象的數學方程式。他們假設,經濟系統將趨于均衡態,只有來自系統外部的不可預測的沖擊能干擾這種均衡。由于沖擊起于外部,經濟學家們為了讓數學模型看起來合理,不得不發揮想象,猜測這些沖擊到底是什么。
而羅默在《宏觀經濟學的困境》(The Trouble with Macroeconomics,這篇論文長達24頁,中文版觀察者網近期將推出)中嘲諷了這些想象中的破壞力。他將由此產生的宏觀經濟理論,比作只有當“巨魔、小鬼和以太(物理學家假想的物質)”存在才解釋得通的物理學。
抨擊西方經濟學失效,這不是什么新提法了。倫敦金斯頓大學經濟學家斯蒂夫·基恩(Steve Keen)就一直聲稱,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所以規模巨大,正是由于人們過于依賴有缺陷的經濟模型——這讓決策者們低估了風險,最終讓世界陷入危境。值得一提的是,基恩畢生都以反叛者形象出現,而羅默是學界元老、美國主流經濟學的核心人物,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他對那些備受推崇、影響力巨大的經濟學者提出批評,這可是件大事。
羅默挑起的話題牽涉到巨大的利益。即使金融風暴已過去8年,仍然有經濟理論在持續誤導決策者們。該理論認為,中央銀行的舉措無關輕重。為抵御全球經濟蕭條,各國央行共印刷了總計12萬億美元(9.1萬億英鎊)的貨幣,卻并未完全消除經濟威脅。經濟停滯讓央行行長、政府官員及社會理論家們夜不能寐,可權宜之計總是這一招——施行貨幣寬松政策。
正統經濟理論一直鼓吹,即使央行撤回所有的救助措施,也不會壞到哪里去——因為那些數學方程式告訴他們,貨幣政策與產出并無相關性。理論家認為,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和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可以將利率調高一倍、削減量化寬松,而經濟仍會按照相同速度增長。
羅默不無諷刺地將這一經濟學觀點稱為“后現實”,并為它之所以如此流行提供了一個極其簡單的解釋:人性的弱點。羅默將經濟學精英與理論物理學家相對比,指出兩者存有相同問題:過于自信、“一個碩大無朋的共同體”、有著近乎宗教團體的虔誠、傾向于忽視與理論不相匹配的結果——以及對出錯可能性考慮得少之又少。
這問題不只存在于經濟學領域。羅默提到,將糟糕的物理學與糟糕的經濟學相對比,結果顯示,在所有過于依賴數學的學科中可能存在一種“通用失敗模式”。基本上,“榮譽”歸于那些處在數學模型設計前沿的人物,而非正確運用模型描述現實的人。
若羅默所言正確,他的理論將對政府官員和央行行長們的決策方式產生重大影響。比起那些抽象的模型,你更需要貼近現實——隨著電腦模擬技術的發展,這一切都會變得唾手可得。
個體為本模型(agent-based model)嘗試著盡可能詳盡地仿造現實及模擬其隨機性,而非將現實簡化為若干個變量。這類模型被普遍使用在天氣預報和城市交通規劃上:可將它們想成電腦游戲《模擬城市》專業版。在個體為本模型中,你不必通過整體運算來判斷百萬民眾購買面包的數量會增加還是減少。你只需創建100萬個數字化的“人”,并為他們提供數字化的面包和金錢。
牛津大學教授J·多恩·法默(J Doyne Farmer)長期倡導經濟學界采用個體為本的建模方式;英格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霍爾丹(Andy Haldane)也是這一觀念的支持者?;魻柕け硎?,現實比基于數學的經濟想象得更復雜,而且是非理性的。從上班路上買的咖啡和面包,到我們存放養老金的基金,我們每天做出的買賣決策絕不像主流經濟學者們設想的那樣,受理性驅使。因此,當老一輩信仰數學的經濟學家期待穩定,并假定經濟混亂是由“小鬼”引起的時候,非主流經濟學家正等著大且不可預測的危機的到來。
在羅默發表這篇論文之后,若你站在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前,或許能聽見墓石之下傳來一陣德國人的笑聲。馬克思也曾是抽象理論的追隨者——在1870年代,他害怕自己因為不懂基于數學的經濟學而掉隊,專門做了1000頁的學習筆記,試圖掌握微積分。
但是,最后,馬克思想用數學為一些重大的不可預見性建立一個模型,過去十年這些問題已經日漸清晰:專家們認為不可能出現的繁榮-崩潰周期,如今重返現實;學術泰斗們數十年前保證終結的經濟蕭條,如今再次浮現。馬克思從未達成甚至接近這個建模目標——此后,經濟學便每隔25年在穩定和不穩定的理論中搖擺一次。
羅默代表主流經濟學所做的自我檢討,意味著,十來年里學術界一直嘗試將危機的起因歸結于“巨魔和小鬼”,而從今以后不得不將視角轉向體系內部,試圖從中探求造成不穩定的因素。個人預感,答案會出自個體為本的大規模電腦模擬,在這一過程中,數百萬虛構的人物會基于性、利他主義等非理性沖動做出隨意的決定,而非僅為了追逐財富。
左派們將模型設計引向對內在的觀察,而精英陣營仍對這一視角懷有敵意:階級、性別和種族作為經濟事實存在;1%的富人比其他99%的人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源;危機無法避免,但如能坦然接受這個事實,可以降低負面影響。
以及,最為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一座國庫、一個主要政黨或一家中央銀行的決策者,對持有“資本主義不穩定”觀點的人員予以解雇或排斥,絕不是個好主意。
(本文翻譯自英國《衛報》9月19日文章,原文標題:It’s time to junk the flawed economic models that make the world a dangerous place)觀察者網李玲譯、楊晗軼校。翻頁請看英文原文。)
- 原標題:是時候廢棄那些漏洞百出,讓世界淪為危險之地的經濟模型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