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寧、布洛斯:布林肯炫耀任內成績,為何如此荒謬卻又如此自信?
【文/羅伯特·曼寧、馬修·布洛斯,翻譯/觀察者網 郭涵】
在任期接近尾聲之際,美國政府官員往往會開展“繞場一周”式的任內成績總結,炫耀他們的成就并試圖定義交給繼任者的遺產。
當前令人憂慮的世界格局并未妨礙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發表過度樂觀的評估。在《外交事務》雜志的文章中,布林肯形容拜登政府外交領域的成就是一項“復興戰略”,“定義了國際事務的新時代”。這種散文式的語詞一半是荒謬,一半具有傾向性。布林肯試圖給拜登政府的表現披上一層光鮮的外衣,并掩蓋其錯誤。
例如,布林肯的核心主張讓人摸不著頭腦:“拜登政府的戰略令美國今天的地緣政治地位比四年前強大得多。”在這個多變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中國領導人形容其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布林肯這種過度自信的斷言有一種打了類固醇似的狂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于10月1日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以《美國的復興戰略》為題回顧了拜登政府的外交成績。 “外交事務”網站截圖
從許多方面來說,(美國一手主導的)“基于規則的秩序”正在解體。文章并未提及2021年8月美國從阿富汗倉皇撤軍的失敗如何重創自身的信譽。今天,世界正處于多重危機的狀態——這些危機相互影響、層層遞進,正在瓦解全球秩序。喬·拜登總統在與歐洲、亞洲合作伙伴及盟友建立更強大的安全、技術網絡方面取得的成就,似乎成為布林肯衡量美國在世界舞臺上取得成功的標準。在這方面,他確實是成功的,即使這些只是暫時性的成果。
但布林肯的評估僅僅說對了一半。正如以色列前總理伊扎克·拉賓(Yitzhak Rabin)所說:“你無法與朋友共創和平,你應該與非常討厭的敵人握手言和。”
從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條約》到冷戰,再到1991年的“單極時刻”,國際秩序始終建立在勢力均衡的基礎上,正如亨利·基辛格所主張——這是一種共識性的秩序概念,所有主要行為體都接受其他行為體的合法性。如今,這些要素都不存在了。基辛格在2015年曾寫道,世界正處在一個錯位的時期——出現了更多行為體,財富和權力更加分散——要想實現穩定則需要“一種新的國際秩序概念”。
二元對立的意識形態
拜登提出“民主對抗專制”的二元對立意識形態,以政權類型來定義一個復雜的世界,正在助長一種智識上懶惰但又令人熟悉的對立陣營格局的出現。這種做法令國際體系的發展軌跡更接近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或是20世紀30年代國際秩序陷入崩潰前夕時的情況。
布林肯寫道,主導美國戰略的是“定義新時代”的“激烈競爭”。而競爭對手是一組相互聯合的行為體——中國、俄羅斯、伊朗與朝鮮,他們“決心改變國際體系的基本原則”。拜登政府的執政邏輯似乎是要建立一個以西方民主國家為中心的經濟和政治秩序,一個完全沒有中國或俄羅斯位置的“七國集團+”(G7 Plus),并試圖維持美國相對中俄的支配(primacy)地位。然而,布林肯寫道:“本屆政府同樣追求令國際機構變得更具包容性。”這顯然是指尚未實現的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擴容的建議。
在這樣的秩序中,一個擁有核武器與石油資源的俄羅斯,與一個作為世界最大貿易國和資本輸出國、同樣擁有核武器的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中國,是否擁有投票權?俄羅斯和中國都不會一夜之間消失。如果對這種秩序的結構、平衡以及程序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實現穩定與繁榮又該從何談起——更不用說圍繞氣候變化、全球健康、構建一套關于人工智能和其它新興技術的全球規范及標準等全球性問題開展合作應從何談起?
布林肯正確地意識到,這一組國家比看上去更復雜,“其治理形式、意識形態、利益和能力各有不同”,而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的正是美國的支配地位。布林肯宣稱,“美國始終明確表示不尋求集團對抗,但這些‘修正主義大國’的選擇意味著我們需要采取果斷行動來阻止那種結果發生。”
在烏軍使用美制導彈攻擊俄境內目標后,俄方使用代號“榛樹”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導彈對烏克蘭發動攻擊。 圖源:“今日俄羅斯”
華盛頓顯然沒有意識到,美國行為的因素正在將那些國家推到一起,構成一個可謂經典的安全困境行為模式,即“行動——回應”之間的循環。美國越是尋求加強自身安全以應對俄羅斯、中國、伊朗和朝鮮,對方就越是會采取同樣的行為。拜登政府也沒有做出更協調的努力去試圖分化中國、俄羅斯同伊朗,考慮到他們之間明顯存在利益分歧。比如,小布什總統的前任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哈德利認為,美國應該嘗試將中國從所謂的“失敗者軸心”中分離出來,因為中國是一個依賴全球一體化的活躍大國。
海外沖突
被毒化的美中關系與(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封鎖,并不利于構建穩定的勢力均衡。這種做法的風險已經通過在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充分體現,兩者都看不到盡頭,且存在嚴重的戰爭升級風險。在國會和公共輿論存在明顯分歧的狀態下,美國顯得被動、軟弱和不知所措,拿不出明確的戰略來結束兩場沖突。
盡管美國提供了大量援助——自2022年2月以來,對烏克蘭高達1830億美元的軍事與經濟援助,以及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向以色列提供了179億美元的軍事行動援助,美國依然幾乎無法掌控這兩場沖突的走向。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諷刺之處在于,拜登政府與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的外交政策延續性:是特朗普向烏克蘭提供了致命性軍事援助(盡管他因為將援助問題政治化而遭到彈劾);在中東,拜登政府的戰略建立在實現《亞伯拉罕協議》關于沙特同以色列建交的基礎上;對中國,拜登保留了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同時擴大了科技層面的限制。
在中東問題上,華盛頓既是縱火犯又是消防員——在向以色列提供炸彈的同時,又急切地試圖為以色列轟炸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美國持續且激烈的外交努力可能為加沙和黎巴嫩帶來停火,實現暫時的平靜,但和平依然遙不可及。內塔尼亞胡政府的行動表明,以色列打算將吞并加沙與約旦河西岸作為既成事實。這將導致長期作為美國區域戰略支柱的“兩國方案”不再可行。在美國同以色列的關系問題上,局勢似乎是尾巴搖狗。
布林肯最荒謬的說法也許是這一句:“我從事的是(外交)政策工作,不涉及政治。”首先,在美國大選前夕發表這篇文章并將拜登政府的政策同特朗普“美國優先”戰略進行對比,往好了說是虛偽,往壞了說則是荒謬。當美國國內政治正在影響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在中東的以色列政策,以及美國的對華政策時,尤其是如此。在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中,這樣的情況可能會更加顯著。
10月30日,布林肯在美國外交學院發表演講,指責國會參議院未能在拜登政府任期內發揮應有的作用,稱美國的“系統已經崩潰”、政府“功能失調”。 視覺中國
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James Baker)回憶錄的標題是《外交的政治》,這絕非偶然。貝克在老布什政府時期開展外交工作的前提邏輯是:如果你得不到國內政治支持,就不可能推行一項政策。這也許是為什么貝克與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推行了美國50年來最成功的外交政策的原因之一。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北約警告特朗普:若對烏不利,美國就受“中國威脅”
2024-12-03 10:55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出手,“只要阿薩德...”
2024-12-03 10:20 敘利亞內戰 -
“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將舉行會議討論敘利亞局勢”
2024-12-03 09:58 敘利亞內戰 -
斯塔默堅稱:我們不必在美歐之間選邊站
2024-12-03 09:07 不列顛 -
扎哈羅娃喊話亨特·拜登:先幫澤連斯基“擺脫拜登毒癮”
2024-12-03 08:18 烏克蘭之殤 -
墨西哥:拒絕美國軍事介入
2024-12-03 07:20 -
特朗普:如果人質沒有在其就職前獲釋,哈馬斯將付出巨大代價
2024-12-03 06:46 美國政治 -
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決定召開八屆十一中全會
2024-12-03 06:45 朝鮮現狀 -
中國向聯合國交存黃巖島領海基線聲明和海圖
2024-12-03 06:39 南海局勢 -
“能從中國拿多少貨就拿多少,全都要”
2024-12-02 23:01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普京與伊朗總統通電話,討論敘利亞局勢
2024-12-02 22:51 -
伊朗、俄羅斯明確表態,伊拉克民兵跨境支援
2024-12-02 22:41 敘利亞內戰 -
美國發布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商務部:中方堅決反對
2024-12-02 22:35 中美關系 -
中國與阿富汗簽署水電項目合作協議
2024-12-02 22:18 -
“緬甸準備與中國合作成立安保公司”
2024-12-02 21:35 -
幾內亞發生嚴重球迷沖突和踩踏事故,已致56人死亡
2024-12-02 21:24 -
“馬斯克的敵人們急了”
2024-12-02 20:32 美國政治 -
王滬寧會見柬埔寨人民黨主席、參議院主席洪森
2024-12-02 20:31 中國外交 -
美英法德發表聯合聲明
2024-12-02 19:55 -
菲船位鱟藤礁海域非法聚集,中國海警:立即停止侵權挑釁
2024-12-02 19:09 南海局勢
相關推薦 -
特魯多辭職后,加拿大政局下一步怎么走? 評論 33誰還在力挺尹錫悅?揮舞星條旗的韓版MAGA 評論 1442025年經濟目標不應低于5% 評論 102“特魯多最快今天辭職,明白已無路可走” 評論 252澤連斯基對特朗普“充滿信心” 評論 130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來合并吧,不然中國…
-
“在這里,美國制造了自己最害怕的敵人”
-
美國法官駁回特朗普請求,將如期宣判
-
誰還在力挺尹錫悅?揮舞星條旗的韓版MAGA
-
“1.1億人處于警報范圍內”,美國冬季風暴持續,多州宣布“緊急狀態”
-
“只可惜,韓國沒有福克斯新聞”
-
俄國防部:烏軍戰略要地,拿下
-
特朗普關稅政策大轉變?美媒“虛晃一槍”
-
韓國警方:恕難從命
-
歐美還在熱議:有突破也有讓步,可能擔此重任
-
“有藥店已經賣斷貨”,甲流神藥漲至300元一盒…
-
他聲稱“看不起俄羅斯人”
-
“特魯多最快今天辭職,明白已無路可走”
-
馬斯克突然翻臉:你不適合當領導
-
沖上熱搜,93年“超美光二代”成400億巨頭聯席董事長
-
“美國年輕人已經看到國家由越來越老的一代人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