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智慧:擔心人類沒尊嚴?看看科幻中的人工智能如何回答
關鍵字: 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技AlphaGo人機大戰弗蘭肯斯坦星球大戰2016年3月9日、10日,AlphaGo迎戰圍棋界頂級高手李世石,兩次獲勝。上一次看到人類如此為自身的命運焦慮,還是1997年卡斯帕羅夫敗給“深藍”,但是有所不同的是,這一次人們的“焦慮”程度更深,不僅因為AlphaGo硬件運算力至少是“深藍”的一萬倍,可能也有對集人類智慧大成的“圍棋”的自信,所以敗了,就分外震驚和憂患,趕緊祭出“人類尊嚴”的大殺器(《人機大戰無論誰獲勝,思想尊嚴只屬于人類》),所以科技問題最后也是政治問題,搞不好就由第一生產力變成白專道路。
這個問題本來是理工科人士最有發言權的,人文社科人士只好用“主體性”和“主體間性”的哲學理念抵擋一陣。而作為一枚科幻狗,非人類中心主義者,面對浩如煙海的人工智能科幻作品,只能說隔一陣子來一輪的“人工智能熱”,以及當下人們所憂慮的、所糾結的,實在是“圖樣圖森破,上臺拿衣服”。因為科幻作品里的相關討論不僅早就存在,廣度和深度也是尺度相當大的。
之所以要梳理科幻作品(包括文學與電影)中的人工智能,是因為我們可以沿著歷史脈絡理清這一類型誕生與流變,并理清在作者與讀者、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創作下,該類型如何表現了人類的某些共同心理。人工智能故事的產生,遠比人工智能產生早得多;當然,該類型故事的產生,離不開技術的發展,這也是我們在19世紀才看到它們的原因。
(1)1816年,德國作家兼音樂家恩斯特·霍夫曼發表《沙人》,講的是一個年輕人愛上了美麗的姑娘Olimpia,不過Olimpia是個被邪惡博士Coppelius控制的機器人,可憐的年輕人卻渾然不覺。在這里,Olimpia更像是個遙控機器人。但是,第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機器人是個“姑娘”,很容易令人聯想到潘多拉。弗洛伊德認為,霍夫曼的機器人很“詭異”,既不是人類,也不是非人類,令人坐立不安。
橫跨文藝界的恩斯特·霍夫曼
(2)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作了《弗蘭肯斯坦,或現代普羅米修斯》,這部小說常被稱為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說,講的是一位英國紳士羅伯特·沃爾頓去北極探險遇到了垂死的科學家維克多·弗蘭肯斯坦,后者講了一段駭人聽聞的故事。科學家把尸塊當成了樂高,拼出了一個人形怪物,“用生命之電光注入無生命體”,然后“它”獲得了生命。
瑪麗·雪萊,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第三者,后來成了妻子
值得注意的是,充滿了哥特氣氛的小說之所以被當成科幻小說,就是因為隱喻性的“生命之電光”被批評家理解成“電”,在當時算高科技。不過,這個說法總會受到更加八卦的批評家的質疑,約翰·薩瑟蘭知人論世,認為瑪麗·雪萊把自己生活的不幸經驗投射到了文學作品中,她17歲與雪萊私奔,生下一個早夭的女嬰,這些都發生在小說創作之前,因此她安排弗蘭肯斯坦用類似體外受精和體外生育的過程造出了“人”,文中提到了科學家“他的雙手”云云,大概是自瀆,產生出的精子混合了人體組織,在子宮之外瘋狂生長。也就是說,弗蘭肯斯坦更像一個不想負責的父親,他“生育”了一個自己厭惡的孩子。
這個不該被帶到世界上的“孩子”逃出了變態父親的實驗室,學會了說話和閱讀,還看了《失樂園》《少年維特之煩惱》《希臘羅馬名人傳》,結果形成了反社會人格。(為什么看完三本書變成這樣了,很值得專門寫一寫……)傷春悲秋之后,“孩子”找到科學家,要挾他為自己造出一個伴侶。科學家左思右想,怕為禍世人終于反悔。“孩子”開始瘋狂復仇,結尾是“孩子”扛著造物主的尸體,聲稱“我的全身為罪惡所污染,除了死亡,找不到任何靈魂的安息之地”。
本書的名字已經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弗蘭肯斯坦被當作普羅米修斯,是因為如下的宣言:
一個新物種將會贊頌我為它的造物主;愉悅和優秀的萬物會將它們的存在歸功于我。沒有一個父親能夠像我一樣擁有子嗣如此完全的感恩。
這是公然向上帝挑戰,和普羅米修斯給宙斯又肥又膩吃了膽固醇升高的牛肉是一個意思。
(3)1884年,維里耶·德·利爾-亞當的《未來的夏娃》,政治可“不那么正確”,這篇象征主義小說講的是愛迪生(真的是發明家愛迪生)的好朋友埃沃德勛爵追求克拉莉小姐未遂,打算自殺,愛迪生出手相助,造了一個與克拉莉小姐,和原型長得一樣,精神境界還高出不少。于是埃沃德勛爵迷戀塵世,再也不想自殺了。結尾克拉莉小姐2.0版意外去世,令埃沃德無比傷心。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那你們是怪我咯?
(4)1896年,H.G.威爾斯《莫洛博士島》改寫了《弗蘭肯斯坦》,莫洛博士在一座孤島上鼓搗活體樂高,狗、豹、豬、猴子都被他打亂拼好。莫洛博士給怪物們下了一道禁令,“不要吃善惡之樹上的果實”——“不許嘗試血的味道”,當然禁令一定會被推翻,怪物們還是變成了嗜血的怪物。威爾斯自己后來評論這個故事“在年輕的瀆神情緒中的一種嘗試……一種神學怪誕體”。
莫洛博士做的不就是《機器貓》里的“超級攪拌器”么?!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他,殺死了美國司法” 評論 122五角大樓“緊張”:一旦他下這種命令,該如何應對? 評論 176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評論 161“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168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