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黎觀察者網編輯
-
“全職兒女”和“掏空6個錢包買房”,哪個更啃老?
中國父母都怕孩子磕了碰了,但是長遠來看,過渡的“扶持”會害了孩子。比如青年人提出“職業兒女”,父母就應該制定職業守則,兒女有必須要完成的責任義務和目標,達不到就要懲罰,不能讓孩子舒舒服服地以為可以永遠躺著。[全文]
-
他這種情況拔管還活著,是萬里挑一的奇跡
作為訪問學者赴巴黎和倫敦深造,當時覺得特別驚奇:他們的急診等待時間至少在6個小時以上,急診科大夫一天就看10個病人。所以考慮到中國這么龐大的人口基數,醫生數量還有欠缺,能夠相對來說滿足了這么大的醫療需求,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全文]
-
驢友笑了、導游哭了、飛行員上班了…這就“說走就走”了?
對旅游業者、鐵路和民航來說,閘門已開。這不是一架坐上之后立馬回到2019年的時光機,但他們為此興奮: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全文]
-
未來,中國人能靠“個人養老金”養老嗎?
在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特征凸顯、人口紅利漸行漸遠的背景下,你我要不要順勢入局?[全文]
-
這電影“丑化中國農村”?導演:他們不是空氣
“每一個村子里都會有一個‘老四’和‘貴英’,但是好像被很多人當成了空氣。”李睿珺說,全國有8萬塊銀幕,5億農村人口,讓更多人了解我們“邊邊角角的同胞”,是他作為創作者的良知。[全文]
-
中國“經濟保衛戰”怎么打?最前線的他們說…
他們振奮于國常會那句“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感受到了政府政策上的及時調整,一邊回憶90年代末年輕人對制造業崗位的熱情,一邊呼吁政策“再快點,再大膽點”,期待著夏天帶來的旺季。[全文]
-
美國真掐得動俄羅斯“經濟大動脈”嗎?
西方企業與俄羅斯的“脫鉤”自2014年就已開始,俄羅斯實施了大規模的進口替代戰略,在中短期前景中能夠保障正常生產運營,只是產業升級等可能面臨挑戰。[全文]
-
專訪冬奧火炬設計團隊:東方美,與西方“工業感”不同
在“突圍”還是“落選”的決定性時刻,熬夜做的外觀設計方案得到了組委會的積極反饋,項目組在北京兩度遇見彩虹。帶著辛苦工作得到肯定的喜悅,團隊感嘆:“感覺編劇都不敢這么寫。”[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