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紹光:“別無選擇?”民主并不只有一種答案
在所有群眾路線踐行機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調研,因為它是最常用的機制;即使在群眾路線提法銷聲匿跡的年代里,調研的傳統依然持續,只是頻率較低、深入不夠。[64]隨著群眾路線的復歸,對調研的重視程度也大大加強,“調研”的百度指數攀升便是明證(見圖6)。
在提出群眾路線以前,毛澤東已極度重視調研,并身體力行。他于1927年春天在湖南做過長沙、湘潭、湘鄉、衡山、醴陵五縣調查。井岡山時期,他又進行過寧岡、永新兩縣調查、尋烏調查、興國調查、東塘等處調查、木口村調查、贛西南土地分配情形調查、分青和出租問題調查、江西土地斗爭中的錯誤調查、分田后的富農問題調查、有關兩個初期的土地法的調查、長岡鄉調查、才溪鄉調查。[65]成為中共領袖后,毛澤東又反復向全黨強調進行調研的重要性。延安整風時期,中共中央于1941年做出了《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66]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又兩次要求“向群眾請教、大興調查研究之風”[67],一次是在1956年前后[68],另一次是在60年代初[69]。
十八大選出的新班子帶頭人習近平在身體力行調研方面也堪稱典范。不管在哪里工作,從擔任過黨支部書記的陜西省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到河北省正定縣委,再到廈門市委、寧德地委、福州市委、福建省委、浙江省委、上海市委,一直到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他都勤于調研。2002年10月,剛到浙江走馬上任,習近平便展開了密集調研,頭兩個多月,在外調研的時間占工作的一半左右;頭九個月,他已跑了90個縣、市、區中的69個;[70]2005年,習近平全年有117天在外調研,做了30次大的調研;[71]五年間,其足跡遍及浙江全省山山水水。[72]2007年3月27日,他調任上海市委書記;幾天以后,他便于3月31日開始對浦東展開第一次專題調研;其后,在不到半年時間里,他就把上海市19個區縣調研了一遍。[73]用習近平自己的話說:“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74]在十八大上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習近平依然堅持到基層進行調研。[75]不僅習近平是這樣做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歷屆常委們也都是這樣一路走來的。[76]
與由學者或智庫進行的調查研究相比,這里所說的決策“調研”有八個特點。
第一,調研的定位是決策的必經程序。在毛澤東看來,決策時,“只有蠢人,才是他一個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調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辦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換一句話說,他一定要產生錯辦法和錯主意”。[77]哪怕是選舉出來的所謂“代議士”,不經調研就決策也不可取。因此,毛澤東建議,凡是決策,“都要堅決走群眾路線,一切問題都要和群眾商量,然后共同決定,作為政策貫徹執行。各級黨委,不許不作調查研究工作。絕對禁止黨委少數人不作調查,不同群眾商量,關在房子里,做出害死人的主觀主義的所謂政策”。[78]毛澤東的告誡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79]對調研后決策的要求,陳云說得更加形象:“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最后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80]習近平完全認同對調研的這種定位,認為“必須把調查研究貫穿于決策的全過程,真正成為決策的必經程序”。[81]
第二,調研的主體主要不是秘書、顧問等輔助人員,而是決策者本人。例如,雖然毛澤東曾委托其身邊工作人員(如秘書田家英)進行調研,[82]但他更強調領導干部“要親自出馬”,“凡擔負指導工作的人,從鄉政府主席到全國中央政府主席,從大隊長到總司令,從支部書記到總書記,一定都要親身從事社會經濟的實際調查,不能單靠書面報告,因為二者是兩回事”,[83]因為“不親身調查是不會懂的”。[84]他本人以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云、彭真都曾到各地進行調研。[85]今天,下基層調研仍是中國各級第一書記的必修課與基本功。習近平的切身感受是,“直接與基層干部群眾接觸,面對面地了解情況和商討問題,對領導干部在認識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和間接聽匯報、看材料是不同的”。他因此告誡,“現在的交通通信手段越來越發達,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領導干部親力親為的調查研究”。[86]習近平特別強調各級領導機關的主要負責人要親自下去做調查,親自主持重大課題的調研。“因為對各種問題特別是重大問題的決策,最后都需要主要負責人去集中各方面的意見由領導集體決斷,而主要負責人親自做了調查研究,同大家有著共同的深切感受和體驗,就更容易在領導集體中形成統一認識和一致意見,更容易做出決定”。[87]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于2010年印發的《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建立健全調查研究制度,省部級領導干部到基層調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縣級領導干部不少于60天,領導干部要每年撰寫1至2篇調研報告”。[88]
第三,調研的主題可以隨時變化,但主要是對決策者負責任范圍內帶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以及形勢發展變化帶來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新挑戰、新課題。具體到當下,就是要“深入研究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入研究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研究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點問題,深入研究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問題,全面了解各種新情況,認真總結群眾創造的新經驗,努力探索各行各業帶規律性的東西,積極提供相應的對策”;“尤其對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更要主動調研,抓住不放”。[89]
第四,調研的對象是與決策相關的那些“能深入明了社會經濟情況的人”,[90]包括“真正有經驗的中級和下級的干部,或老百姓”。[91]更具體地說,“既要調查機關,又要調查基層;既要調查干部,又要調查群眾;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進的地方去總結經驗,又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研究問題。基層、群眾、重要典型和困難的地方,應成為調研重點,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和研究”。[92]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調研對象的角色并不完全是被動的,他們也是調研的能動參與者。決策者應該在群眾中,與群眾一起展開調查、一起進行研究。
第五,調研的態度是“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因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因為“只是昂首望天”,“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更何況,如果不是“恭謹勤勞和采取同志態度”,群眾就不會“知而不言、言而不盡”。[93]只有“和群眾做朋友,而不是去做偵探……才能調查出真情況來”。[94]依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習近平的建議是,“領導干部進行調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同群眾一起討論問題,傾聽他們的呼聲,體察他們的情緒,感受他們的疾苦,總結他們的經驗,吸取他們的智慧。既要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要聽群眾的逆耳言;既要讓群眾反映情況,也要請群眾提出意見……這樣才能真正聽到實話、察到實情、獲得真知、收到實效”。[95]
第六,調研的目的是既要了解民情,也要汲取民智,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向群眾請教”、“向群眾尋求真理”。[96]對決策者而言,了解民情是為了知道該做什么,汲取民智是為了知道該怎么做。主動從老百姓那里汲取他們的智慧是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體現。
第七,調研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主要是“走出去”(如訪談、蹲點)與“請進來”(如座談會)兩大類。“走出去”是指,“邁開你的兩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請進來”是指,“召集那些明了情況的人來開個調查會,把你所謂困難問題的‘來源’找到手,‘現狀’弄明白”。[97]不管是“走出去”還是“請進來”,關鍵是要接觸基層干部群眾。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在辦公室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況,找出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和新對策”。[98]“走出去”的一個重要形式是有選擇地開展蹲點調研,解剖“麻雀”。蹲點調研“要注意選擇問題多、困難大、矛盾集中,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單位,開展蹲點調研,傾聽群眾心聲,找準問題的癥結所在”。[99]當然,調研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在堅持傳統方式的同時,也應“進一步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學習、掌握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調研方法,如問卷調查、統計調查、抽樣調查、專家調查、網絡調查等,并逐步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調研領域,提高調研的效率和科學性”。[100]
第八,調查與研究并舉。調查的作用是對某一現象或問題進行深入了解,把握一手經驗材料;研究的作用是“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綜合,加以系統化、條理化,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找出它的內在規律,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做出正確的決策”。[101]調查與研究并舉實際上就是“實事求是”。用陳云的話說,“實事求是,先要把‘實事’搞清楚。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102]“實事,就是要弄清楚實際情況;求是,就是要求根據研究所得的結果,拿出正確的政策”。[103]沒有細致的調查,研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只是主觀自生的靠不住的東西了”;[104]沒有認真的研究,調查就等于暴殄天物,辛辛苦苦收集一批終將會被棄置的材料。“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調查結束后一定要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復的工作,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105]
由上述八個特征可以看出,調研體現的正是群眾路線的精髓:“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調研到決策的過程正好回答了有關代表的四個問題:代表誰?由誰代表?代表什么?怎樣代表?
近年來,筆者與合作者進行了兩項有關中國政府決策模式的研究,一項是關于中國醫改決策過程的研究,另一項是關于中國《十二五規劃》形成過程的研究。它們都清楚地表明,調研是中國決策模式的最大特色。[106]換句話說,盡管存在種種問題,中國的政治過程確實踐行著代表型民主。
- 原標題:代表型民主與代議型民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北約高官下場:烏克蘭要求合理
2024-09-15 09:27 烏克蘭之殤 -
他為新日鐵站臺:美日別窩里斗,一起對抗中國
2024-09-15 08:47 日本 -
中使館:反對任何企圖離間中緬關系、無端指責中國的言行
2024-09-15 07:50 中國外交 -
“CIA參與販運武器企圖暗殺委領導人,已逮捕兩名美國公民”
2024-09-15 07:12 -
300家德企催她:簽證得快,在華取得成功至關重要
2024-09-14 23:20 德意志 -
“西方主流媒體并不提供新聞,他們只寫他們想寫的那套”
2024-09-14 22:58 -
遭美施壓,他喊話美大使:武契奇給你開的工資?
2024-09-14 22:47 歐洲亂局 -
想把中國踢出局,美國又拉歐盟“使壞”
2024-09-14 22:39 中美關系 -
“菲律賓的外交政策必須遵循東盟的方式,而非美國的方式”
2024-09-14 21:06 -
普京警告“沖突質變”后,他倆推遲決定
2024-09-14 19:24 烏克蘭之殤 -
“幾名美國前官員打電話,都來問我普京這句警告什么意思”
2024-09-14 17:46 -
美國再次宣布制裁,RT:我們的爆米花快沒了
2024-09-14 17:08 -
他聲稱:為獲“中方軍援”,俄正對華提供軍事技術
2024-09-14 15:38 -
歐盟對華“知錯不改”,歐爾班:搖人,得改
2024-09-14 15:03 -
“反華周”癲狂通過25項法案,美國兩黨還嫌不夠
2024-09-14 13:26 中美關系 -
荷蘭議會通過涉臺動議,中使館駁斥
2024-09-14 13:25 兩岸關系 -
被掉包的“丘吉爾”又找到了
2024-09-14 12:19 -
“我要驅逐海地移民……驅逐到委內瑞拉”
2024-09-14 11:44 美國大選 -
“華爾街空神”:真按哈里斯說的干,美國金融就崩了
2024-09-14 11:40 美國大選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