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所謂“中國見頂論”的六個迷思
最后更新: 2024-05-09 06:14:56按:2024年3月9日,美國媒體《外交官》(The Diplomat)刊發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的長文《打破6個“中國見頂論”的神話》,文章從六個角度一一駁斥了當前在西方一些媒體、智庫對中國未來的唱衰預期。觀察者網已獲中文版獨家授權,現刊發如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文】
近年來,一些西方政客、媒體和智庫對中國發展軌跡的看法發生了明顯轉變。二十多年前章家敦提出的、一度流行的“中國即將崩潰”理論終于開始失去吸引力。但他們仍然不愿意承認中國的持續崛起,于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流行詞:“中國見頂”(Peak China)。
作為連續15年GDP位居全球第二的中國,經濟增速自然會放緩,這是經濟理論中公認的邏輯。在中國作為超大型經濟體的背景下,經濟指標的波動是其增長軌跡的內在特征。將這些指標描述為長期經濟衰退的證據是難免有些牽強。
為了更細致地了解中國的經濟動態,讓我們檢證一番構成“中國見頂論”敘事的六個最容易被誤導的迷思。
誤區一:中國經濟規模不會超越美國
多年來,許多經濟研究機構認為,到2035年,中國GDP將超過美國。但一些分析人士卻在猜測,中國的經濟總量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理由是中國的GDP與美國之間GDP的差距在過去兩年有所擴大。
然而,這類觀點與當前的長期經濟趨勢并不相符。
2023年,中國GDP增長率為5.2%,而美國僅為2.5%。兩國GDP差距擴大可歸因于多種因素,但主要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美國1990-2023年GDP增速(圖片來源:statista)
仔細研究GDP的核心組成部分就會發現,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實體經濟在多個領域都輾壓美國:中國糧食產量達7億噸,是美國的1.2倍,發電量9.2萬億千瓦,是美國的2.3倍。中國汽車產銷量達3016萬輛,是美國的三倍;鋼鐵產量達13.6億噸,是美國的19倍;水泥產量達22.3億噸,是美國的20倍。中國造船業產量高達4231萬噸,是美國的70倍之多。
通過這些數字我們很快就能清楚地看出,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基于數據統計和金融市場之上,從而抵制了所謂“工業空心化”。
大多數“中國見頂論”分析人士似乎無法理解的是,中國政府根本不在乎其GDP是否超過美國。早在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根據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數據,宣布中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將美國拋在身后。中國中央政府沒有大驚小怪,也沒有大張旗鼓地迎接這一消息。
稍微翻閱一下中國的政府文書便能發現,過去四十年來,GDP“超越美國”的想法從未出現在官方文件中,也從未成為中國決策者討論的話題。中國的發展重點不是要超越別人,而是超越自己設定的基準,以讓人民過上更高質量的生活。
誤區二:中國房地產危機威脅未來增長動力
房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根據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將有高達1億人遷移到城市地區,從而推動房地產開發的剛需。
然而,隨著高房價泡沫逐漸破滅,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重要性正在減弱。誠然,商品房銷售額從2021年的18萬億元驟降到2023年的11.7萬億元,但隨著太陽能、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等所謂“新三樣”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的民間投資(除房地產外)在2023年也猛增了9%,彌補房地產增長緩慢的影響。
首先,光伏產業發展迅猛,近十年來中國市場規模增長超過20%,市場規模約2萬億元,占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
其次,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額約5萬億元。2023年,中國在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中心,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國。
中國、歐洲、北美的新能源車銷量對比走勢(圖片來源:網絡)
第三,中國在鋰電池市場占統治級地位,在全球前十大動力電池制造商中,中國企業獨占據六席,市場份額高達62.6%。
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分析,泛清潔能源產業已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23年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同比增長30%。
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中國的新經濟不僅是房地產經濟增長的重要替代品,而且對減緩全球變暖也做出了重大貢獻。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和新制造業的興起凸顯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這一點在更為激烈的“中國頂峰論”討論中經常被忽視。
近年來,我國新興產業崛起,推動產業格局全面轉型。但凡是真正去過中國的人都會驚嘆中國的電子商務、5G社會、便捷交通。
2022年,中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新三化”經濟增加值躍升至21萬億元。這一轉變標志著中國擺脫了傳統上對房地產作為主要驅動力的依賴,開始走上創新驅動的增長軌道。
誤區三:外國投資正在逃離孤立的中國
與人們熟悉的說法相反,大肆宣傳的與中國“脫鉤”從未成為現實。
盡管2023年相較往年略有下降,但中國吸引的外資仍高達1.13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第三高水平。勞動密集型產業吸收外資下降8%,而高新技術產業吸收外資4230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1.2個百分點。
在關注整體外國直接投資下降的同時,西方媒體忽視了中國2023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增幅高達40%,令人震驚。確實,來自美國的投資尤其有所減少,但來自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投資卻在激增。法國和瑞典的投資分別增長了25倍和11倍,德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的投資分別增加了 212%、186% 和 77%。
2023年直接投資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3,766家,增幅近40%(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截圖)
2023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達到驚人的1.2萬億美元。盡管比上一年略有下降 1%,但 2023 年的總量仍是歷史第二高水平。與此同時,2023年中美貿易額約為660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1.6%。盡管有所下降,但仍是歷史第三高數字,遠遠超過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初期的貿易水平。
這些數字凸顯了中國與西方之間深厚的相互依存關系。兩者仍然是相互交織的利益相關者,根本無視“脫鉤論”的脅迫。
欲了解更多軼事見解,不妨看看各國駐華商會發布的調查。他們透露,80%的跨國公司表達了留在中國的愿望,甚至正在加大投資力度。
大多數外國公司報告了積極的投資回報,但中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一些跨國公司的退出并不一定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是因為中國出現了強大的國內企業。這些事實能幫助我們對現如今中國經濟的發展圖景有更加細致入微的觀察,而這些在“中國見頂論”文章中往往都被忽略。
與西方主張孤立中國企業相反,中國對西方企業一貫保持開放包容的立場。中國擁有全球最完善的制造業產業鏈,一貫歡迎外資;中國領導人與西方公司接觸的新聞并不罕見。“開放”已成為國策并寫入中國憲法。
考慮到這一點,有多少跨國公司愿意主動放棄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德力格爾 
-
陷入“40萬買院士”爭議的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今年都頒給了誰?
2024-05-08 22:03 -
習近平:中塞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正在徐徐展現
2024-05-08 18:33 觀察者頭條 -
為防攀比,學校擬統購600元一雙的運動鞋?校方回應
2024-05-08 17:06 -
福建艦首次航行試驗現場視頻來了!
2024-05-08 15:53 中國海軍 -
年輕干部妄想賭球“一夜暴富”,巡視期間仍頂風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風暴 -
近月“第一腳剎車”!嫦娥六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飛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國海警艦艇編隊今日在我釣魚島領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釣魚島持久戰 -
廣西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國 -
“中國或支持特斯拉測試無人駕駛出租”
2024-05-08 08:51 觀網財經-汽車 -
中國新型儲能開啟“黃金賽道”,直接推動超千億元投資
2024-05-08 07:56 能源戰略 -
有自媒體賬號仿冒國安與粉絲互動,國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國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門附近海域依法開展常態執法巡查
2024-05-07 22:34 兩岸關系 -
警方通報:無業男子發表“辱華”言論并編造公職人員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國 -
云南鎮雄致2死21傷案嫌犯已落網:被抓時手中還拿著礦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國 -
中國央行連續第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2024-05-07 20:42 觀網財經-金融 -
全球首次!中國團隊利用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鎮雄警方通報醫院持刀行兇案:2死21傷,嫌犯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國聯通原總經理李國華一審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風暴 -
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局長凌成興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風暴 -
云南鎮雄發生一起惡性傷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傷亡
2024-05-07 14:19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