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貽芳: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世界上到底處于什么水平?
關鍵字: 科學基礎科學基礎科學研究科學研究中國科研其次就是人才,基礎科學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怎么來呢?先從教育開始。
一所好大學一定有非常強的基礎科學實力,無論清華、北大等國內名校,還是國外名校,都是如此。很多大學實力不強,說到底還是基礎研究能力不足。很多大學老師只會教學生基本的知識,但有了知識并不代表就有創新能力,創新需要有方法并在實踐中鍛煉,大學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授方法并給學生“練”的機會,知識會過時,但方法永遠不會!
對于基礎科學,最需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從無到有”的方法論,要讓他們學會做前人未做過的事,這跟培養工程師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基礎科學承擔的任務基本處在“無人區”,都是需要思考別人沒解決的問題。有了更多掌握“從無到有”方法論的人,我們社會的整體創新性才能提高。
除此之外,基礎科學發展也離不開國家的經費投入。
在我國的研發經費里面,基礎研究的經費比例偏低,只占5%左右,其中包括基礎性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和美國相比,我們國家過去三十年真正用于基礎科學研究的經費實在是少的可憐。現在我國一些重點研究所、重點大學的基礎研究經費已經能達到國際水平,而在10多年前,這可能連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40多年前,大概只有發達國家的百分之一。
用別人百分之一的錢,還要做得比別人好,這根本不可能。所以,之前的很多年,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落后于發達國家,而現在5%的水平,只能夠維持跟跑世界先進水平,但如果我國有未來引領基礎科學研究的雄心,就必須加大經費投入。只有大幅度增加基礎研究的投入,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到了我們成為了能夠產生科學知識、而不只是消費西方產生的科學知識的時候,我們的原始性創新、顛覆性創新,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了。
均衡支持基礎研究 發展大科學裝置
談到經費投入,很多人可能會問:基礎研究領域眾多,對國家來說,怎么判斷在哪些項目上投得多一點,哪些投得少一點?
其實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均衡支持,不能因為某個領域是冷門就不支持,某個領域是熱門就死命支持,從而影響了全面發展。
對于一個國家特別是大國來說,在基礎科學方面一定要均衡發展,每個領域都要得到持續的支持。經費投入的研究很復雜,一般需要政府管理部門進行非常精準的專門研究,組織各領域的專家進行研討,參照國際做法及整個國家基礎科學發展的歷史來敲定。
而均衡支持要注意兩個問題。
一是不要以“是否有用”來判斷。
基礎科學的領域,一個都不能廢棄。20多年前,沒人會想到統計學這樣一門學科會對今天的人工智能發展起到大作用,如果當時覺得沒用就不發展統計學,那今天別人都在發展人工智能時,我們就傻眼了。還有很多年前,有些人認為動物學、植物學是“死掉的科學”,但現在的基因科學都跟這些學科有關。
熱點過段時間后可能就過時了,盲目地集中投入研究資金也會造成過剩。
二是不能盲目跟風。
現在美國一大半的科研經費都用于生命科學的研究,超過一半的院士都在從事生命科學研究,所以有的人覺得我們也應該大力發展生命科學,而不是發展物質科學。
(圖片來源:人民網)
這種想法存在很大問題。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國外已經走過的路,我們是很難避開或繞過去的。雖然美國現在大部分的精力在做生命科學,但他們是從探索物質科學的路上走過來的,如果我們跳過了物質科學階段,直接參與到生命科學的競爭中,就會帶來一個很嚴重的結果:只能買國外的儀器設備。無論哪個學科,研究過程中都離不開各種儀器。這些儀器的基礎是物質科學。而我國目前各種科學儀器主要依靠進口,反映了物質科學研究水平及人才不足的缺陷,需要大大加強。
為什么物質科學的研究會跟儀器設備有關系呢?
在美國,很多儀器設備是商業公司研制出來的。在研制儀器的過程當中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需求,一個是人才。這其中人才尤為重要,但儀器創新方面的人才,學校是很難培養,必須要在科學儀器設備的研制過程中培養。而進行物質科學研究,關注自研設備包括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就是培養設備研制人才的一種最好途徑。
- 原標題:王貽芳: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世界上到底處于什么水平?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周雪瑩
- 最后更新: 2019-03-28 07:34:39
-
中國盾構:從弱國到世界第一
2019-03-28 07:26 科技前沿 -
奧地利運營商A1選擇諾基亞作為5G設備供應商
2019-03-27 22:04 -
中科院院士: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世界上到底什么水平?
2019-03-27 21:21 這就是中國 -
我國民營航天第二發失敗
2019-03-27 20:53 航空航天 -
遭華為公開嘲諷,三星回懟:我們才是第一
2019-03-27 15:47 手機 -
科創板應扶持本土芯片企業 而非外商馬甲芯片公司
2019-03-27 13:12 科技前沿 -
中國大陸IC設計市場占有率去年位列全球第3
2019-03-27 12:40 -
“流浪木星”:70萬年走了22億公里
2019-03-27 11:46 天文 -
小米王騰:華為P30 Pro很強,P30閹割嚴重,小米9不輸
2019-03-27 10:14 手機 -
韓國業界:三星存儲器、顯示器第一季度利潤將嚴重下滑
2019-03-27 09:58 -
長江存儲將如期于年底量產64層3D閃存:加劇市場競爭
2019-03-27 09:14 -
不理美國 巴林將使用華為技術推出5G商用網絡
2019-03-27 08:52 華為 -
50倍變焦出沒,改寫影像規則
2019-03-27 00:34 手機 -
印尼漁民撈出中國水下滑翔機
2019-03-26 20:01 南海局勢 -
OPPO與T-Mobile在荷蘭展開合作
2019-03-26 18:39 手機 -
“出逃”直播的網紅,如何在短視頻江湖繼續吸金?
2019-03-26 17:38 TMT觀察 -
華為操作系統“B計劃”有無價值?三星Tizen換道成功值得借鑒
2019-03-26 16:21 手機 -
中國目前最大尺寸選擇性激光燒結3D打印設備交付用戶
2019-03-26 14:40 科技前沿 -
長征九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聯試成功
2019-03-26 11:31 航空航天 -
小米公布100W快充 17分鐘充滿4000mAh
2019-03-26 10:51 手機
相關推薦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71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00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63“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評論 214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評論 169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