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爾夫岡·明肖:現在德國成為了“歐洲病夫”
【導讀】 5月25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GDP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德國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受德國拖累,歐元區過去兩個季度經濟持續萎縮。從當初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到如今成為“害群之馬”,德國經歷了什么?這場衰退對德國究竟有多大影響?該如何擺脫危機?
就這些問題,《金融時報》副主編沃爾夫岡·明肖撰文發表他的看法。觀察者網翻譯分享,僅供參考。
【文/沃爾夫岡·明肖,翻譯/觀察者網 郭涵】還記得有關“歐洲病夫”的爭奪賽嗎?數十年來,這頂帽子一直在英國與德國間來回傳遞。在某些年,法國也曾獲得“榮譽提名”。
即便考慮到“脫歐”對英國的影響,現在“歐洲病夫”這個稱謂也非柏林莫屬。經歷了連續兩個季度的負增長,德國經濟已陷入經濟學家口中的“技術性衰退”。這并非經濟衰退的正式定義。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定義是“在整個經濟體范圍內,經濟活動出現持續數月的大規模衰減”。
過去一年來德國通脹率同比變化走勢圖 數據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問題來了,德國GDP顯然已經持續好幾個月負增長;國內消費也陷入低迷。但這種勢頭并沒有平均地分布到整個經濟的方方面面。失業率依然維持在5.5%,處于歷年來的最低水平。在德國,關于就業的主要話題是工人數量不足與工資上漲。我知道有些餐館因為招不到員工而倒閉。這不像是正常的經濟衰退時期應該發生的事。
與今天德國處境最相似的類比,應該是上世紀70年代英國經歷的“滯脹”時期——高通脹與低增長——結合相對較低的失業率。根據英國國家統計署的數據,在那個十年,英國總體失業率在3.7%與5.6%間浮動。英國在上世紀70年代與80年代初經歷了兩場嚴重的經濟衰退。第一次是在1973年至1975年,因為石油價格沖擊所引發。第二次是在1980年至1981年,導火索是撒切爾政府的經濟政策。
但英國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真正的大事件卻不是關于周期的討論,而是結構。在我看來,對那一時期許多國家所面臨困境最令人信服的解釋,出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埃德蒙德·菲爾普斯1994年的著作:《結構性衰退:失業、利息和資產的現代均衡理論》,書中指明了長期的超級衰退周期。
菲爾普斯的觀點不同于當時經濟學界的主流意見,即認為經濟會圍繞一個固定的趨勢波動。這并非上世紀70年代的實際情況。那十年間發生了多次沖擊:為二戰后全球宏觀經濟提供穩定性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半固定匯率制終結;一波接一波的油價沖擊;以及在英國,越來越頻繁的工會罷工行動。所有這一切都超越了經典的經濟周期性波動模式。
上世紀70年代英國民眾街頭游行
對今天的德國來說,最重大的結構性沖擊源自地緣政治與技術層面。德國經濟是一頭模擬時代(analogue-age)的野獸,最主要的產業包括燃油車,機械工程與化學制品。德國有優秀的科學家與工程師,但不幸的是,他們過分專精于前數字時代的技術,并不擅長將科學創新轉化為商業成功。德國對一切數字化事物保持疏遠態度的最佳體現,莫過于前總理默克爾2013年的一段講話,當時她形容互聯網是“未知的領域”。我很好奇今天默克爾會如何評價人工智能。
德國過分重視工業生產意味著依賴全球供應鏈中與中國、俄羅斯的聯結。這是歐亞大陸地區產業鏈深度融合戰略的一部分,而德國是整個體系中的一個樞紐。這項戰略隨著新冠疫情與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而趨于瓦解。
德國目前正面臨結構性衰退。當然,經濟循環的周期意味著情況最終會有所改善。經濟衰退總有結束的一天。到1978年,英國的經濟增長率重新回歸4%。但是,這個報紙頭條的數字并不會完全揭示事情的真相。
在接下來的10年里,英國依靠全面的經濟重啟計劃才得以擺脫結構性衰退。這也是我認為歷史與當代德國最大的不同。去年2月,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在一場知名的演講中談到“時代變化”。這屆德國政府最重大的主張是綠色轉型。但這并不意味著德國會降低對制造業的過度依賴,僅僅是為其注入更多綠色能源。德國面對供應鏈的脆弱狀態沒有改變。
德國的汽車產業相對來說依舊利潤可觀,但這樣的好日子不會太久。2035年前德國將淘汰燃油車。下一代電動汽車利潤的大頭在于電池與軟件——不管是歐洲還是德國的車企,在這兩個賽道都缺乏建樹。
理論上,歐盟的研發投入規模有能力與中美比肩。歐盟旨在投資科研的“歐洲地平線”計劃,經常被形容成一項大獲成功的政策。但我不敢茍同?,F實是,歐洲一直在失去曾經擁有的科研與技術優勢。
最主要的原因是歐盟各國政府完全不如美國與中國那樣重視科技發展。當美國總統喬·拜登對核聚變表現出個人興趣時,歐洲的盧德主義領導人更鐘愛談論監管。如果你并沒有利益關聯,自然會傾向于將新技術視作威脅。這就是為什么歐盟成為全世界對數據保護監管最嚴格的地區。
擺脫結構性衰退將會困難重重。這不僅意味著德國要經歷類似二戰結束后那種規模的政治重啟,也意味著采取英、美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改革措施。沒有證據顯示這一切即將發生。我并不是說未來不會發生變革,但至少目前為止,德國政壇甚至沒有人提出類似的呼吁。
在可預見的將來,“歐洲病夫”這座獎杯會安穩地存放在柏林。
(文章于6月7日發布在“新政治家”網站,原標題為“Britain is not the sick man of Europe--that accolade goes to Germany”)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他被任命調查“中國干涉選舉”,3個月后不干了
2023-06-10 08:26 -
蘇納克妄稱中俄操縱關鍵資源,中方駁斥
2023-06-10 07:34 中國外交 -
王毅同印尼對華合作牽頭人盧胡特通電話
2023-06-10 07:24 中國外交 -
普京:烏克蘭反攻已開始,但未能實現任何預定目標
2023-06-09 23:21 烏克蘭之殤 -
是時候換個英國人領導北約?拜登:還有待觀察
2023-06-09 22:36 不列顛 -
14個歐盟國家赤字率將超3%,德國急了
2023-06-09 22:23 德意志 -
陳吉寧會見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
2023-06-09 22:16 -
“俄將在7月7日至8日后在白俄部署核武器”
2023-06-09 21:32 俄羅斯之聲 -
中國在古巴建監聽站?外交部:造謠污蔑是美國的慣用伎倆
2023-06-09 21:16 中國外交 -
吳釗燮將竄訪歐洲?汪文斌:敦促歐方認清臺灣問題的實質
2023-06-09 21:14 臺灣 -
“很不幸,東盟正被迫陷入對中國的‘經濟冷戰’”
2023-06-09 20:56 觀察者頭條 -
“拜登對華外交經驗,對我這個新人很有價值”
2023-06-09 20:23 不列顛 -
中阿(根廷)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2023-06-09 20:04 人民幣國際化 -
第一共和銀行前CEO出任土耳其央行行長,貨幣政策將轉向?
2023-06-09 19:06 -
“菲律賓未以任何方式遠離中國”
2023-06-09 18:02 中國外交 -
“我們不會這么對待普京”
2023-06-09 16:35 -
俄邊境地區一架不明國籍無人機墜毀,致兩傷
2023-06-09 16:17 -
普京簽署法令,為赴烏獲勛章老兵免費發放土地
2023-06-09 16:07 俄羅斯之聲 -
駐韓大使邢海明:賭中國輸的人今后一定會后悔
2023-06-09 16:07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