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悠樺林CEO肖芳芳:“人工智能+運籌優化”的商業化路徑
觀察者網: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是中、美、歐三方正在角逐的高地,中國在通信、算力、電力、人才(絕對)數量、市場規模、需求場景等方面有部分優勢,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觀點?您認為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如何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肖芳芳:人工智能被視為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中國認識到發展人工智能行業對國家戰略布局的重要意義,人工智能連續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圍繞產業升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賦能的大趨勢,在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特殊節點,基于國內良好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研發能力的提升,近幾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
目前看來,這一產業在中國有非常有利的政策、市場和人才環境,已經達到國際領先地位,中國已經和其他國家一起坐在頭班車上,誕生了不僅是在中國、并在國際上也具有技術壁壘和行業優勢的世界級獨角獸企業。
我們公司通過五年對于人工智能決策技術的實踐,認識到AI應該讓出強調技術的光環,就像剛才說的,與實際應用場景、客戶痛點相結合才能最終實現用技術賦能百業,AI+業務,形成像DNA一樣的雙螺旋,這個才是商業落地的本質,一定要和業務場景去結合,要和客戶需求去結合。這樣自己也能更好地在市場中生存下來。
觀察者網:中國正在以一種更加開放和普惠的理念來建設人工智能,把算力算能基礎設施作為一種政府投資的公共產品在武漢、成都、上海等節點部署,把算力資源以較為低廉的價格開放給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這種開放和普惠的理念,是否有助于中國的人工智能生態健康發展?伴隨著國家高度關注和政策落地執行,您認為怎樣人工智能公司怎樣抓住這樣的紅利?
肖芳芳:答案是肯定的。
作為創業者,我們對國家政策的關注和支持感到非常高興,我們認為隨著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的不斷增長和國家政策的扶持,最重要的是在技術方面不斷突破創新。
由于算法的技術突破是決定人工智能上限的,所以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的走向取決于算法的進步,人工智能企業拉開差距就在算法的技術突破上,誰能先在算法上取得成功,誰的產業落地就會進一步提速。
作為擁有強大技術引擎的科技創新公司,我們也肩負時代使命,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運籌優化算法等領域深厚的技術積淀解決客戶的實際問題。
在智能制造領域,以我們服務的某汽車制造企業為例,通過采用悠樺林智能供應鏈計劃系統,該企業制定排產中長期計劃的時間由2小時縮短至5分鐘;對于多業務目標優化,悠樺林智能供應鏈計劃系統僅需8分鐘可輸出精確到機臺、設備和時間的短期日計劃。此外,通過科學排產計劃與物料規劃,該企業原料的單SKU備庫量更是由4.4萬降低至3.9萬(降低11%),交付及時率提升了6%-15%。我們真正為企業優化了效率、成本和管理,希望我們技術的創新不斷加速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并為更多行業賦能。
悠樺林智能供應鏈計劃系統KPI指標圖
觀察者網: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未來有望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同時,全球抗疫大環境也為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提供了更豐富的需求和場景,醫療、金融、安防、自動駕駛等領域都進入了快速成長階段。您剛才也舉了些實例,您認為如何可以更快更好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商業化?
肖芳芳:人工智能技術在企業需求方面是一直在持續增長的,現在我們去和企業交流,如果不帶點人工智能的技術展示,企業反而覺得你們技術不太行。但到出具體解決方案的時候,企業對業務場景解決能力的關注度會比人工智能技術更高。
技術商業化落地核心還是在能否通過技術為企業持續創造價值。像在供應鏈方面,我們的運輸智能調度產品能實現一鍵排線和智能調度,相比人工調度,可以幫助企業將調度時長縮短至10分鐘,總車次減少10%-20%,提高車輛滿載率5%-10%,降低運費總成本10%-30%。人工智能作為技術支撐,實現業務價值才會被市場認可,因為商業化的交易,企業是要考慮可被衡量、可被計算的投入產出價值。
觀察者網:目前人工智能是投資熱門賽道,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您認為吸引投資者的是哪個方向?
肖芳芳:五年前、十年前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如同“小荷才露尖尖角”,那么在今天早已是“百花齊放春滿園”。隨著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各大企業飛快布局,創業群雄并起角力,將實驗室中的技術概念引入商業場景,滲入大眾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工智能,未來已來。很多投資者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紛紛進場。
我們公司也得到了這波浪潮的助力,已經融到B+輪。我相信,我們的核心技術優勢——運籌優化算法的能力是投資者青睞的原因,我們通過數據、運籌優化算法和具體的決策場景,切入到企業的決策層面,基于數據科學不斷推演迭代,輸出最優決策結果,解決海量數據環境下復雜決策問題。
例如,如何科學地將運籌優化技術應用在航空領域這個壁壘相對較高、業務相對復雜的行業上,對于國內提供運籌優化技術的企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而我們不僅解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整數規劃問題(變量規模1016),而且收獲了國內大部分航空客戶的青睞,成為國內服務最多航空客戶的科技企業。
觀察者網:標準化工作是人工智能領域解決數據流通、共享、特別是行業應用問題的基礎,國家也出臺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您認為怎樣把技術做成標準化的產品?在標準建設過程中,肯定少不了企業的參與和建議,你們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進展?除了標準化,未來人工智能未來發展還有哪些趨勢?
肖芳芳:在標準化的道路上我們也在探索,我們希望我們的服務、技術能夠賦能更多的客戶,客戶能夠更快速地體驗到我們的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像是在供應鏈領域,針對運輸調度根據企業階段性需求,我們已經打磨出了可供快速上線使用的SaaS(Soft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產品——悠樺林運輸智能調度(TOS)系統,能夠讓企業以較低投入獲取高價值回報。
運輸智能調度系統(TOS)系統
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商業應用能力的大幅提高將成為趨勢。同時,隨著新基建的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前沿信息技術全面進入應用落地實踐,將在社會和行業各個領域異彩紛呈,催生一批服務新模式。人工智能技術連接效率也將進一步提升,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也將在更多的應用領域得到實現,未來人工智能發展會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華為將在深圳落地F5G光創新中心
2021-07-22 12:39 大公司 -
“挺住,我們來了”中國衛星“緊盯”河南
2021-07-22 10:05 河南暴雨 -
我國自主研制電子變壓器測試儀,有望打破國外壟斷
2021-07-22 09:20 科技前沿 -
我國首次實現火箭整流罩帶傘降落
2021-07-21 20:41 航空航天 -
GE醫療中國聯合豫資控股捐助3000萬元醫療設備
2021-07-21 18:00 河南暴雨 -
聯想集團向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元,500名IT工程師馳援
2021-07-21 13:52 上市公司 -
李克強:我們到了要大聲疾呼加強基礎研究的關鍵時刻
2021-07-20 18:21 中西教育 -
vivo成為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官方贊助商
2021-07-19 12:11 大公司 -
厲害了!三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互相做超聲
2021-07-18 13:31 航空航天 -
“祝融號”火星車行駛509米 即將對第二處沙丘開展詳細探測
2021-07-18 08:17 航空航天 -
成了!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
2021-07-17 16:13 能源戰略 -
我國亞軌道重復使用運載器飛行演示驗證項目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2021-07-16 19:22 航空航天 -
小米首超蘋果,成全球智能手機第2名
2021-07-16 12:32 手機 -
科學家發現黑洞吸積流風存在的直接觀測證據
2021-07-15 10:55 天文 -
中科大解決半導體材料量子技術應用難題
2021-07-15 10:15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竟是彩色的
2021-07-13 21:00 嫦娥奔月 -
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冬奧會?
2021-07-10 10:33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IDC發布隱私計算報告,浦發銀行與螞蟻技術合作成唯一入選案例
2021-07-09 19:49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
螞蟻首席AI科學家:可信AI是數字時代抵抗風險的關鍵能力
2021-07-09 19:14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