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令予:阿根廷鎖匠成《自然》超新星論文作者 中國民科學著點
關鍵字: 超新星民科維克多·布索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觀察并紀錄下了超新星的誕生過程,這個發現不僅對維克多,而且對整個天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有關論文“A surge of light at the birth of a supernova”發表在2018年2月22日的《自然》雜志上。該論文的作者——專業研究人員Melina Bersten和Gastón Folatelli——都認為維克多的照片在同類照片中出類拔萃。“維克多·布索”的大名也出現在該論文的作者名單上,排行第七。
“我們認為這是觀測者第一次在相機上實時記錄下來了超新星的誕生過程。大多數超新星在爆炸后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被發現。但是,維克托·布索抓住了超新星誕生的一瞬間,”Bersten說。不僅如此,她補充說:“他抓住了超新星難以捉摸的初始演變階段。”
今日對各種超新星的觀測、分析和研究已經成為宇宙演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超新星是許多恒星的必然歸宿。深夜仰望星空,常會感嘆人生苦短。“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們錯以為:天地無情得長生,星月冷酷獲永恒。事實上天空中的星星和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莫怪世人容易老,恒星也有白頭時。”
質量大于8倍太陽質量的恒星演化到末期,其內部核燃料漸漸耗盡,當熱核反應的能量不足以平衡巨大的向心引力時,恒星本體向中心急劇的坍縮,最后形成一顆超新星。快速急劇的引力坍縮在恒星內部造成高溫高壓狀態,有壓迫必有反抗,從而引發新一輪更為激烈的熱核爆炸,爆炸的殘骸以每秒數千公里的速度向外噴射,輻射的光芒可以比10億個太陽還亮。
最近的研究表明,宇宙中每秒種大約有五十多顆恒星走上末路時會以自爆方式終結自己的生命。更使科學家驚嘆的是:人有千面,星有百態,這些恒星最終宿命都各有不同。寂靜的夜空中,超新星爆炸此起彼伏、千姿百態,就象節日夜空中?爛的煙花!但是這些超新星離開地球都十分遙遠,很難被我們觀察到,或者是被其它星云遮擋,“總為浮云能蔽日,不見新星使人愁。”專業天文臺的望遠鏡對它們也是望塵莫及。而在我們銀河系的周圍,超新星爆炸的光芒對于大型望遠鏡又太強烈。用天文臺的望遠鏡觀察這些超新星猶如目視強光手電筒,非常的不合適。
觀察研究銀河系周圍的超新星,天文業余愛好者就有了用武之地。這些超新星的亮度足夠被家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和拍攝,有的甚至肉眼也可看得清楚。而且天文愛好者一般只專注于某幾個星系,當超新星誕生時他們能在第一時間觀察到,就像幸運的鎖匠維克多·布索所做的那樣。
對超新星誕生一瞬間的觀察研究至關重要。如果說超新星從爆發、演變到消失就像一本書,那么這本書中間和結尾已經被閱讀過無數次,它們的情節也都大同小異。但是這本書的起首卻鮮有人知,充滿了神秘感。于科學研究而言,超新星爆發的一瞬間恰恰最有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物理學參數經歷巨變,強烈的沖擊波和電磁輻射會提供恒星內部許多重要的秘密。天文愛好者如能在這方面提供更多的第一手資料功莫大焉。
歷史上,民間業余科學愛好者對科技發展貢獻巨大,那時候也很少有職業科學家。今天,雖然大多數的科學研究都由專業的科學家承擔,但是在某些領域,例如本文著重介紹的超新星觀察,業余科學愛好者仍大有用武之地。西方的民間科學愛好者的形象和待遇相比國內的要好許多。
在中國,民間科學愛好者常常被戴上“民科”的帽子,被當作譏笑嘲諷的靶子。社會上對待“民科”的看法和態度有失公允,但我認為中國的“民科”確也有自省反思的需要。中國有些“民科”往往好高騖遠,一心只想證明歌德巴赫猜想、推翻相對論和設計永動機。他們是心比天高,身無一技,既聽不進勸、又經不起批評,最后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
現代科學特別是現代物理學早已脫離了過去朦朧混沌的年代,成長為嚴格精密的完整體系。整個物理學體系就像一幢地下地上各幾十層的鋼筋混凝土大廈,企圖否定物理學的定理豈不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當然物理學還在發展,但科學家們的主要是為大廈添磚加瓦、夯實基礎,他們的工作更像是裝修和擴建,而絕不是要掀翻整座大廈。
物理學的理論已經非常的超前和抽象,這些理論的研究和發展只能完全依靠專業科學家,這就像參加世界杯足球賽,只能靠專業球隊。存在某種偶然性的競技體育尚且如此,對深奧嚴密的物理學的理論研究“民科”們更難置喙。
作為業余科學愛好者,我們更多的應是支持和鼓勵科學家的研究工作,理解和欣賞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不就是球迷們常做的事情嗎?業余科學愛好者也要像球迷一樣不斷豐富自已的科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興趣更好地欣賞科學的發展和進步。
除了支持鼓勵和欣賞科學研究,業余科學愛好者也可以作為科學家的助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特別在一些現象觀察和數據收集整理領域,業余科學愛好者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在動植物保護、環境監測等和本文著重介紹的超新星觀察等方面,“民科”們甚至可以成為科學家得力的同盟軍,他們在這些廣闊天地中是大有作為的。維克多·布索就是“民科”的一個好榜樣。
中國過幾天就要開兩會,我也想為兩會交提案,提案是:盡快建設中國天文愛好者觀察網。我建議為中國的中學提供更多更好的業余天文望遠鏡,重點面向山區和偏遠農村地區。因為這些地區遠離城市光污染,更適合天文觀察和攝影。這個項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情操,也可以收集更多的天文資料有助于科學研究和國民經濟,當然也希望能多發現幾顆超新星。
公元185年和公元1054年各有一顆超新星被記錄在案,這是人類史書上關于超新星最早最完整的記載,它們全是被中國人用漢文字完成的。我們的祖先真是牛得無與倫比。今天,生長在中華復興時代的炎黃子孫應該能發現更多的超新星,我們再也不能愧對我們的祖先、愧對這個偉大的時代了。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中國工業科技新聞的權威觀察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孫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2“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6“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7“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