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宇:騰訊10億的“科學探索獎”,怎樣才能真正雪中送炭
關鍵字: 騰訊科研科學探索獎閑話幾句。國內科研的評價體系,差不多十年一變。
2000年前后基本上是數文章數量,文章發得越多那就越牛。所以2001年在科大高分子系讀書,那時候系里招人,有位學者應聘教授,當時系里的領導們就很頭大:說做得不好吧,人家有200多篇論文;說做得好吧,這200篇論文里有40多篇中文的《X省化學》,這招還是不招?
系主任是很正統的學者,說那按照現行的評價體系,人家文章發得多我們得招啊!其他人不干了,說不能簡單粗暴數文章啊,評價體系有問題啊,云云。所以此事后來不了了之,沒招。
2000年之后逐漸的就不是簡單數文章了,而是數SCI論文,發的SCI文章越多越牛。所以那時候全國人民都是瘋狂的發文章,一年刷個幾十篇文章的實驗室多了去了,等到年底實驗室出個年鑒,把一年發表的文章打印出來,匯編成冊,實驗室人手一本,隔壁實驗室也送送。硬殼深色的封面,摸起來有質感,翻過來當鼠標墊用起來倍兒好使。擦屁股不行,太硬。
大約2009、2010年前后,這么個玩法就不太行了,主要是大家都學會了一個單詞:“灌水”(Pouring Water)。小灌怡情,大灌那就太水了,所以后來就改成數10分以上的文章,得講究發表論文的質量。
這套評價體系在某些領域有些小小的調整,例如只數NCS文章,或者數NCS加上重要子刊文章。當然這里面長期爭論的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Nature Communications要不要被踢出去。
這個玩法有問題,因為各個學科發展的情況不一樣,比方說搞天文望遠鏡的,造航母火箭的,研究高鐵的,人家不發NCS莫不成要給人關了門?所以這幾年逐漸發現各個學科、領域應當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這就又開始變了。
未來會變成什么樣不知道,但第一,國內整體科研水平越來越好,這個沒有爭議;第二,我們這代人讀小學拿的可都是試用本,改來改去是家常便飯的事情,習慣了就好;第三,不管評價體系怎么變,認真做科研總不會是錯的。
=====================================
廢話講完咱講正題。話說前幾天朋友圈里被《知識分子》的兩篇文章刷了屏,《中國最大科學獎出爐:首期10億元,為青年科學家“雪中送炭”》和《10個億的科學探索獎,能改變什么?》,科學網上也有報道:《“科學探索獎”:首期十億元大獎將帶來哪些改變》。這幾篇文章我讀來讀去,就看懂一個意思:企業和社會資金支持基礎研究絕對應當鼓勵和拍手叫好。
至于其他內容,我沒讀懂,總體感覺,就是這個獎設立的沒有邏輯。
科學探索獎的官宣
第一,“為青年科學家雪中送炭”這個說法理論上不成立。
為什么不成立?因為這個獎的年齡上限是45歲。話說國家對40和45歲這兩個年齡階段的人才支持,機制上來說比較成熟,覆蓋面還是比較廣的。對于45歲及以下有長江、杰青、萬人杰出和領軍等;40歲及以下有四青;除了國家的各項人才計劃,省市、高校通常還有自己的各種山河湖海的人才計劃,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帽子”。
帽子為什么這么多?說白了就是領導們在努力想辦法增加科學家們的待遇和科研條件,讓大家安心做研究。
所以,這就有問題了:40、45的科學家,還需要人類來選嗎?把國家各個人才計劃的入選者名單打印出來貼地上,動物園里抓只猴子,給個西瓜吃完瓜皮往地上一扔,猴子滑哪兒選哪兒,反正選誰都有道理,不選誰也不覺得委屈。對吧,猴子能干的事兒,就犯不上讓人類來做了。
當然評審委員會可以說:OK,那我們玩兒互斥吧,已經入選國家人才計劃的那就不選了。這里面就有兩個問題:第一,國家的人才計劃還是比較能與時俱進的,選得少了?那沒關系,過兩年加點兒指標就得了;第二,現在其實比較忌諱重復資助,所以您既然拿了民間的支持,那國家極有可能就不再支持了,領導們不會算數的?
所以,不考慮已經入選國家計劃的人,一是這個獎的公信力估計很夠嗆,二是水平足夠的學者未必肯入選;如果考慮的話,那還需要選嗎?所以,“通過設立這個獎項,確確實實地找到一批有膽魄的年輕人”,不需要您找,國家已經找過了。
既然選誰不選誰都是個問題,這炭如何送得出去?如何還得是在雪中?對吧,國家已經雪中送炭好多年了,別給添堵就行了。那這個獎能做到錦上添花嗎?您想多了,基本也沒有可能,因為還有地方和高校自己的計劃,比方說我校有“華中學者”,隔壁學校有“珞珈學者”,基本上每個高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人才支持計劃。這些計劃是干啥的?發人民幣。這叫不叫雪中送炭?那是必須的。
第二,“支持青年科學家能夠從容不迫地生活和工作”這個說法理論上不成立。
為什么不成立?因為國家、地方和高校很多年前就已經在做、并且現在也還是在繼續做這個事情。舉個“栗子”,一般來說海外引進的“青千”,除了國家的經費之外,通常地方和高校還有配套,1:1通常不算過分,并且我校對青千通常是六年免考評,這樣青年科學家已經能夠很從容不迫的做研究。這樣的政策應當不是我校獨有,全國都差不多的。
當然您可以講這個是針對海龜,土鱉們能有支持嗎?有的,比方說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是三年,經費一般是120-240萬不等,不需要寫項目結題報告,沒有什么任務,經費使用也比較靈活,拿到了之后單位基本上也是聘期內不考評。
當然您可以講這是針對帽子們,那沒帽子的能有支持嗎?當然必須是有的,例如我校就有一個《學術前沿青年團隊支持計劃》,主要是三條,一是聘期五年給人民幣,這里的人民幣是研究經費;二是團隊負責人享受“華中學者”特聘崗待遇,這是干啥的?還是給人民幣,當然這里的人民幣就是工資了;三是每年給一個博士生指標。這個計劃里是注明了的:帽子們邊兒呆著去,不能申請。
這樣的計劃估計不會是我校獨有,全國高校估計應該都是有的。啥?貴校沒有?那還愣著干啥的,趕緊把我校這份文件打印了給校長送去撒。對吧?所以國家在支持40、45歲這兩個年齡段的青年科學家方面,做的其實不錯了。大家既然選擇做科研,就應當清楚發大財估計是沒什么可能呢,能有個小康已經不錯了。
- 原標題:騰訊的“科學探索獎”:改變什么?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最后更新: 2018-11-19 11:11:39
-
中科曙光與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簽約 助力IPv6規模化部署
2018-11-19 09:49 大公司 -
科技早報|俞敏洪回應“歧視女性”是沒表達好 周小川稱要鼓勵多渠道支付
2018-11-19 09:48 -
雙星發射成功!北斗即將從區域邁向全球
2018-11-19 07:06 航空航天 -
2018中國芯評選 展銳獨攬兩金 華為落榜 原因何在
2018-11-18 21:18 -
蘋果討好中國的這十年
2018-11-18 20:06 -
袁隆平:我還有兩個夢
2018-11-18 20:02 -
外媒:HTC已取消2019年上半年的旗艦手機產品
2018-11-18 17:00 -
外媒:iPhone的利潤率已從峰值74%降至60%
2018-11-18 16:51 -
紫光存儲芯片即將投產 晉華前途未卜
2018-11-17 21:27 -
余承東:超越蘋果后,華為目標兩年內排名第一
2018-11-17 18:01 手機 -
中國大陸存儲“三國”會如何演義下去
2018-11-16 15:59 科技前沿 -
反壟斷局:三星海力士鎂光的反壟斷調查已有重要進展
2018-11-16 12:00 IT新浪潮 -
香港地鐵接入支付寶的背后 竟隱藏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模式?
2018-11-16 10:53 BAT -
再失華裔高管,谷歌AI中國中心總裁李佳離職創業
2018-11-16 10:32 大公司 -
科技早報|拼多多遭做空被疑夸大營收 美團市場份額增至59%
2018-11-16 10:25 -
吳宜燦獲美國核學會聚變核能杰出成就獎 首位華人獲獎者
2018-11-16 08:58 科技前沿 -
大學生一眨眼,這書自己翻頁
2018-11-15 17:53 -
被庫克暗諷后 扎克伯格禁止高管使用iPhone
2018-11-15 17:51 大公司 -
騰訊云前三季度收入60億元 阿里云著急嗎?
2018-11-15 15:42 IT新浪潮 -
叉車鋰電化加速 寧德時代、比亞迪挺進新戰場
2018-11-15 10:37 新能源汽車
相關推薦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40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215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5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