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志華:霧霾怎么就突然火了?
關鍵字: 霧霾北京霧霾pm2.5網絡輿論【霧霾天氣再臨首都,北京朋友圈里灰蒙蒙的圖片也不出意外地刷屏。輿論固然對推動治理有一定作用,但本文作者也提醒,輿情隨著霧霾而起伏,可能使“治霾行動充滿了不確定性”,“新媒體時代的集體性注意力渙散和精神分裂癥,讓公眾治霾呼聲成為一種歇斯底里癥”。】
很多人熱烈談論霧霾,其實并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霧霾其實是突然冒出來的。嚴格地說,在傳播學意義上,霧霾是橫空出世的。
“霾”是被操縱的人工現象,或者說是一種媒介話語
十多年前,我們的生活中只有“霧”、霧氣或者夕煙,很多田園牧歌離不開這種“霧”的渲染,它甚至構成了我們鄉愁的一個記憶圖景。
人的認識水平是和知識傳播程度密切相關的。北京地區從2003年前后開始每日播報空氣質量,有時“良好”,有時“輕微污染”。雖然根據有關資料,“霧霾”這個詞已在彼時漸漸進入媒體,但并沒有成為大眾傳播的話題。
這個毛玻璃在2009年被打破了,因為這一年,位于北京北三環東北角的美國駐華大使館,開始“憂國憂民”地播報北京霧霾指數了。館區設置的一個空氣監測站,每隔一小時發布一次數據,包括PM2.5、臭氧濃度等。這真是美帝粗暴干涉我國內政一個鮮活的例子,也是國內遭遇“輸入型”網絡輿情的典型案例。
這個公案產生了巨大的歷史價值和傳播價值,在大眾傳播爭相介入之后,“霾”就此正式登上了中國的歷史舞臺。以“黑戶”存在多年的霾,在大眾傳播詞典里獲得了戶口,到如今,幾乎“言必稱霾”。
這進一步證明了傳播學上一個理論,任何一種生活現象,如果未能成功進入大眾傳媒的新聞議程,它就是一個不存在的事物。“我思故我在”的哲學,一直被傳播界熟練演繹著。霾實在是意外曝光的產物,你可以理解環保部門對美大使館一直是耿耿于懷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霾作為一個民生和環保的話題,其實是人工操縱的產物,是意外進入了大眾傳媒而引發世人的關注,在新媒體時代的公眾參與政治的輿論輿情重壓下,推動著政府將霧霾治理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警惕中國特色的“話語治霾”模式
霧霾成為新聞話題,進而進入大眾關注的視野,但是也標志著治霾正式進入了“話語治理”的時代。
政府部門在面對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題而又責無旁貸的時,會傾向于遵循政治正確的原則,在上級領導和公眾面前嚴肅端莊地拿出姿態和宣示,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以應付迫在眉睫的網絡輿情和輿論壓力,但是在暫渡難關之后,就得過且過了,至于到時候誓言能否兌現、如何交待,到時候再說吧。
當然了,環保部門也有難處。且不說霧霾治理是個長期性的難題,而中國又如同燒煤的高速列車,確實一時剎不住車,單說環保部門面對地方行政首腦要政績的高壓,執法權也只能高舉輕放,此外,新媒體時代的民粹主義也讓人受不了。
很多時候大伙兒在網上各自駕云洶洶而來,不過是要你現場辦公、現場拿出支票、現場拿出措施,最好立馬見效、云開霧散。你剛開口說要理性、客觀看待霧霾現象,大家伙立馬就不愿意了,高喊你無能等。在這樣的情境壓力之下,不宣示點什么,確實是過不了關。
環保部門就這樣夾在GDP和民意甚至民粹之間,左右為難,頭上還高懸著一把隨時問責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所以發明了一個“話語治理”的模式,也實在是不足為奇。但是這并不能成為霧霾治理懈怠的理由。
新媒體的易碎情境構成治霾最大變數
在當前的社會治理語境下,環保部門其實缺乏切實行動的利益和動力,因為政績考核和升遷指標并不掌握在公眾的手里。行動常常是被動的,是公眾的壓力經由上級部門間接傳導的結果。正如每次食品安全運動,都是輿論監督打頭炮,安監部門馬后炮。
中國的環保行動基本是輿論輿情推動型。公眾壓力大,治霾力度可能大一點,反之,則小一點。這使得治霾行動充滿了不確定性。
為何2016年冬季霧霾輿情特別強烈?我們考察之后發現,這是在一個巨型場域和復雜情境里各種因素強烈“化合作用”的結果。
一是,在眼下急劇的社會轉型期,人們對于清潔空氣的期盼與日俱增,政府的允諾和行動力度也在加大,但一旦遭遇霧霾“反攻倒算”,激烈情緒瞬間爆發;二是,冬季霧霾本就容易加重,即使此前治理已有進展,在心理上也抵消殆無;第三,在霧霾爆發期間,沒有其它重大輿情爭奪注意力,凸顯霧霾輿情一枝獨秀,獨霸輿論場;第四,在新媒體時代,傳播平臺極大豐富,火山口比比皆是。怨聲載道再輔以技術平臺,形成抗霾傳播的遍地狼煙。
也就是說,2016年冬季強烈的霧霾輿情,是一種在特殊情境催化下的結果,是特定的社會心理壓力、情緒溫度以及自然—社會復合作用的產物。但問題是,這個情境如同不穩定的化學元素,極其脆弱,好像這冬天的薄冰,隨時融化。
新媒體時代形成的某種特定情境,具有即時性和易碎性的特點。新媒體的眾聲喧嘩讓我們產生了民主的錯覺,其實不過是民粹的喧囂。當所有人都拿著小喇叭喊叫的時候,這世界除了噪聲,只剩混沌。
傳播平臺的發達帶來了熱點迸發和注意力渙散,導致“斷頭新聞”不斷出現,輿論監督常常留下爛尾工程。新媒體從不缺乏熱點,人們患上了熱點追逐綜合癥,一個熱點尚未燃盡,新的煙花又燃爆神經。眾聲喧嘩之后,僅余熱點的灰燼,而無共識的達成。國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一幅忙忙碌碌、庸庸碌碌的春運動態圖。
當藍天如藍蓮花短暫綻放的時候,人們也就集體失憶了,環保部門身上的壓力也就驟然消失了,作為新聞議題的霧霾成為明日黃花,霧霾問題也因此就獲得了徹底的解決。各方都皆大歡喜。新媒體時代的集體性注意力渙散和精神分裂癥,讓公眾治霾呼聲成為一種歇斯底里癥。
(文章寫于2017年1月,首發于作者個人微信公眾號“媒體顧問團”,ID:yanzhihua66。已獲作者授權轉載,部分內容有刪節。)
- 原標題:新媒體時代,霧霾治理遭遇了最大風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最后更新: 2018-03-28 10:56:06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