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煜達:全球極端天氣更頻繁了嗎? 千年極端旱澇的研究發現了一點
最后更新: 2024-06-05 13:21:45在有可以24 小時追蹤臺風的氣象衛星之前,臺風的行動軌跡是很難追蹤和預測的。對于臺風這種大尺度的天氣系統,我們還有很多不清楚的東西。對臺風行動路徑的預報,也只能按概率來推斷。
上海非常重視對臺風的研究,在上海氣象局就有專門的人員研究,測算臺風中心到達、通過上海的概率。并根據風險等級發布臺風預警,但是預報肯定是沒辦法能做到百分百準確的。盡管有 90% 的可能性說臺風要來上海,但是最后我們遇到的可能是那10%。不過這比遭遇臺風襲擊后出現人員傷亡要好很多。
不只是臺風的預報,所有的天氣預報都是非常困難的,隨著觀測和預測水平的提高,目前24小時內短期天氣預報的準確都能達到百分之八九十。但是預測一個月以后的天氣這樣的超長期天氣預報,準確度就不高。
了解氣候變化機制,合理預測未來氣候天氣狀況,是我們研究的目標,也是所有的氣候工作者都希望能實現的。我們現在做的所有工作都是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添磚加瓦,這有利于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在歷史時期,比如說 500 年前,氣候受人類活動干預很小,極端氣候事件的出現主要受自然影響?,F代的所有極端氣候事件,都是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因素疊加的結果更為復雜。
以華北為例,華北的極端干旱氣候最近幾十年是較多的,但是不能算是最嚴重的時期,歷史上極端干旱氣候最多的時期應該是 1921- 1970 年這一段,其次是 1471- 1520 年這一段。明朝末年極端干旱氣候同樣很嚴重。最近 50 年長江中下游的澇災比較多,但是歷史上澇災最嚴重的還是1921-1970這 50 年。
最近幾十年的極端旱澇氣候頻率高于平均水平,但并不是歷史上旱澇極端氣候最多的時期。圖中為華北和長江中下游的極端旱澇次數,紅色為極端旱次數,藍色為極端澇次數。圖拍攝自《中國千年區域極端旱澇地圖集》
整體來說,最近這幾十年的極端旱澇氣候頻率是高于平均水平的,旱澇災害總體較多的,但并不是歷史上旱澇極端氣候最多的時期。通過歷史與現代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在極端氣候的產生上有重大影響,我們更需要警惕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疊加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
氣候因素多大程度上影響人類歷史進程?
觀察者網:根據《地圖集》我粗略摘選了歷史上的極端旱澇時期。以上海為例,能夠發現極端氣候與歷史重大事件有一定的重合。讓我想起,這些年有一批歷史學者很強調地理因素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比如有歷史學家研究了為什么以前領先的中國,到了近代,相對于西方的歷史領先地位不復存在了,這種東西大分流的原因就是氣候地理因素造成的。類似的說法有不少,您怎么看待這些學說?
楊煜達: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只能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于具體的地理環境之下。地理環境不可避免地會對社會產生影響。第二,我們聚焦于氣候,氣候是環境中最活躍的要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顯著。特別是東亞的季風氣候,年際差異大,在農業上的表現就是俗話說的“旱一年、澇一年,正常一年”。這樣的情況自古以來就是常態。
事實上,氣候變化確實對中國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如王朝更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學界研究最多的是明末的政權更迭。從氣候來看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
一,當時是一個小冰期,氣候偏冷,導致了華北農業產量普遍的下降。
二,明末的大旱,促進了明末農民戰爭的發展,如果沒有河南的大旱,李自成不見得能夠翻盤。可以說氣候原因加速了明王朝的覆滅。這種自然的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夠小看和否認。
河南大旱,李自成乘機率農民起義軍推翻了明朝的統治,圖為李自成雕像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反例,比如明代成化年間在華北地區持續三年的大旱災。我們團隊研究過這次大旱。成化大旱對明王朝的影響是深遠的,這場災難對其基礎的社會制度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但后來也被政府化解,沒有像崇禎年間一樣引發政權的更迭。
明代初期,社會有很強的韌性,能夠抵御環境變化給社會的沖擊。但是到明代末期,這種社會彈性,社會韌性已經喪失殆盡。此時面對大旱等自然災害,底層百姓流離失所,王朝政府便無力維持自身統治,加速走向滅亡。
另外從冷暖的角度來說,崇禎年間是小冰期,氣候是偏冷的??滴醭瘸绲澇€要冷,但康熙時期國家發展可以說是蒸蒸日上。因此在討論氣候變化與歷史發展時,不能脫離社會現實本身。氣候變化只是作為一種外在因素對社會產生影響,但是我們不能認為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
從更大的地理范圍看。有些西方的歷史學家認為近代“西升東降”的變化也是地理因素導致的。在傳統農業文明時期,中國的地理要素非常優越,地勢西高東低,地理空間相對隔絕,除了北部地區,少有陸上外患。中原和南方地區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這樣的地理環境給予中華文明以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實現自給自足,助推了中華文明的繁榮興盛。但這也使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在大航海時代趨于封閉,閉關鎖國。
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則沒有如此良好的自然環境,其發展依賴貿易與殖民擴張,側重于向外探索。
從文明起源來看,地理環境確實在文明發展道路的選擇上有巨大影響,但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這樣的影響不是絕對性的。近代的封閉守舊讓中國落后于世界,但是當中國醒過來的時候,我們很快就追上來了。改革開放后的這幾十年就是最生動的體現。
氣候變化的確對我們的社會有各種層面的沖擊,但是不能輕易地說社會的發展是由地理因素決定的。我們不能孤立看待問題,而是應以系統性的方式,將氣候變化放到整個社會歷史環境之下討論。進而我們得到的關于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影響,地理因素對人類歷史進程影響的結論才更具科學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我們討論過把工廠遷出臺灣…”
2024-06-05 10:08 臺灣 -
嘉峪關市委書記:年輕干部要以實際行動為黨履職為民盡責
2024-06-05 09:12 基層治理 -
青海在建隧道塌方:3人遇難
2024-06-05 08:25 安全生產 -
去年貴州出生率全國第二,專家:“超生”人口正值育齡
2024-06-05 08:07 -
多人因將涉密資料上傳網盤被處理,國家安全部提醒
2024-06-05 07:20 國家安全 -
研究人員成功建立敦煌歷史時期沙塵天氣活動強度序列
2024-06-05 07:19 考古 -
山東華豐煤礦突水事故7名被困人員全部找到,其中2人遇難
2024-06-05 07:05 安全生產 -
山東煤礦突水事故剩余7人全部找到,5人已升井
2024-06-04 22:07 安全生產 -
汪文斌候任駐柬埔寨大使
2024-06-04 19:51 -
降首付、降利率、降門檻,買房該現在出手還是再等等?
2024-06-04 19:36 中國房市 -
廣西新一輪強降雨已致2萬多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138人
2024-06-04 17:06 極端天氣 -
李家超:感謝中央新安排,有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4-06-04 14:29 香港 -
綏佳線一貨物列車與侵入下行線的施工人員發生刮碰,6人遇難
2024-06-04 14:17 安全生產 -
月球“土特產”如何保存?探訪月球樣品實驗室
2024-06-04 12:01 航空航天 -
浙江臺州:2名失聯驢友被找到,已無生命體征
2024-06-04 11:49 -
涉受賄、內幕交易 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干部駱玉林被公訴
2024-06-04 10:10 廉政風暴 -
國家航天局發布嫦娥六號拍攝月背系列影像圖
2024-06-04 09:54 航空航天 -
河南漯河一轎車追尾火車,轎車司機死亡
2024-06-04 09:44 -
他被判13年:任期內濫權妄為,致湘潭違規新增舉債435億
2024-06-04 09:42 廉政風暴 -
用玄武巖“織”出的國旗有多酷?
2024-06-04 09:32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59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6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6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