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野:在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的想象中,二戰是靠他們贏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袁野】
雖然二戰已經結束近80年,但它的硝煙從未真正散去,在某些領域還有愈發濃烈的趨勢——認知戰領域就是其中之一。
這場認知域的戰爭雖然沒有動用火炮和士兵,但對國家命運的影響卻絕不亞于二者。這場戰爭涉及到民眾心智的方方面面,包括對歷史的記憶,比如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戰——上一場大國之間的全面流血對抗。不夸張地說,不打贏當下這場圍繞二戰史的認知作戰,下一場大國間的流血,恐怕也將不再遙遠。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德蘇條約引發”?
認知戰是對人大腦的爭奪戰,歷史虛無主義和修正主義信息,是認知戰的有力武器。事件、話題,電影、音樂、文學,獎學金、交流項目……種種形式和方式,都是影響或控制思想和行動的手段。
這種認知戰不僅是對外,也是對內的。具體到二戰史觀上,美國等西方國家憑借強大的實力,首先就做到了對內“洗腦”。用《華盛頓郵報》外交事務專欄作家伊尚·塔魯爾的話說:
“在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的想象中,二戰是一場靠我們贏得的沖突。這場戰爭在諾曼底和硫磺島的海灘上展開,在被奪回的法國城鎮的廢墟中進行,在紐約以棕褐色調的歡樂和年輕人的愛情場面結束。這場勝利是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的鋼鐵意志、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的道德情操以及原子彈的強大威力鑄就的。”
作為二戰的戰勝國,宣揚乃至標榜自己的貢獻,只要不是太過分,本屬無可厚非;但西方早已超出了合理的范疇,而是將二戰歷史武器化,大肆操弄歷史修正主義,而且還賊喊捉賊地指責別人“篡改歷史”。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承者,成為了首當其沖的對象。
蘇聯紅軍士兵將紅旗插上納粹帝國議會樓頂 資料圖
英文世界里的二戰史觀已經被歪曲到了什么程度?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在谷歌里用英文輸入“二戰 俄羅斯”,第一條搜索結果是維基百科詞條,第二條“相關問題”的第一項則是“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點進去,只有三句話: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式保持中立,但與德國合作并向德國提供援助。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后,蘇聯與英國結盟。1941年12月美國參戰后,蘇聯又與美國結盟。
維基百科詞條的路數也差不多。內容的第一段就是:
《慕尼黑協定》簽訂后,蘇聯尋求與納粹德國和解。1939年8月23日,蘇聯與德國簽署了一項互不侵犯條約,其中包括一項秘密議定書,將東歐劃分為德國和蘇聯的“勢力范圍”,預計這些國家可能會發生“領土和政治重新安排”。德國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開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于9月17日入侵波蘭東部。與芬蘭的冬季戰爭之后,蘇聯迫使芬蘭割讓了領土。隨后,蘇聯吞并了波羅的海國家和羅馬尼亞的部分領土。
在下文中,“蘇聯的戰爭罪”(主要是強奸婦女)章節甚至排在了“納粹德國的戰爭罪”(種族滅絕)前面。
用其他歐洲語言搜索,結果大同小異。不過法語維基至少開宗明義地寫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在同盟國戰勝納粹德國和其他軸心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主要是在歐洲戰區。”
這種狀況不止出現在網絡上。中國香港《亞洲周刊》就寫道:
“由于受到以美蘇為首的東西兩大集團對抗的冷戰時代的影響,西方國家和不少依附美國的反共國家及地區(如臺灣)在歷史教科書里,完全不提蘇聯軍隊在二戰的慘烈犧牲與貢獻。這種有意漠視或刻意遺忘歷史的冷戰心態嚴重影響到一代又一代,他們一直不知道有蘇軍浴血對抗納粹的史實,更不知道如果沒有蘇軍的殊死奮戰,則美英盟軍是否能在西線戰場擊潰德軍,乃是一大疑問。”
這種長期對內認知戰的結果,就是英國輿觀調查網(YouGov)在2015年的著名民調結果: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8個西方國家中,有6個認為美國對在二戰中打敗德國的貢獻最大。認為蘇聯貢獻最大的人不超過27%:在德國是27%,在英國和法國是15%,在美國只有11%。
“您認為哪個國家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擊敗德國的貢獻最大?” 統計自2015年4月
輿觀調查網表示:調查結果與法國投票機構1945年5月進行的一項調查形成鮮明對比,該調查發現,57%的法國公眾認為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最大,而認為是美國的為20%,是英國的為12%。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與西方的地緣政治競爭升級,西方“重寫歷史”的勢頭也是甚囂塵上,一些歐洲國家公開指責俄“不是二戰戰勝國,而是與納粹德國同為侵略者,應對二戰爆發承擔歷史責任”。
哈佛大學戴維斯中心冷戰研究項目主任馬克·克萊默202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頗具代表性:
“歐洲戰爭始于1939年8月23日,當時蘇聯和納粹德國簽署了一份盟約……根據該條約的條款,德軍于1939年9月1日進入波蘭西部,蘇聯紅軍在16天后大規模進入波蘭東部……(英法)未向蘇聯宣戰在當時是有爭議的,似乎為蘇聯的征服提供了全權。”
“蘇聯和德國軍隊在各自地區建立了殘暴的占領政權,并強行將數十萬波蘭公民轉移到強迫勞動場所。9月22日,蘇德兩國軍隊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舉行了聯合閱兵式,慶祝對波蘭的征服。”
“就在紅軍對波蘭東部實施蘇維埃統治的同時,蘇聯軍隊也開始進入波羅的海三國……蘇聯于1940年6月下旬占領并吞并的前羅馬尼亞領土比薩拉比亞和布科維納北部,也是同樣的模式。”
“如今,我們必須牢記這段歷史,因為蘇聯在戰爭中的作用已被神話所掩蓋……實際上,蘇聯從一開始就是(二戰的)主要參與者,與納粹德國勾結了近兩年時間。”
“蘇聯在歐洲的傷亡人數最多,有近2500萬人喪生,但按人均計算,波蘭實際上遭受了更大的損失。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的殘暴令人發指,但在戰爭期間以及戰后早期占領德國和東歐時,紅軍和內務人民委員會也犯下了系統性暴行……蘇聯士兵在與德軍作戰時表現出的巨大英雄主義是不可否認的,但蘇聯戰爭努力中更為黑暗的一面也是不可否認的。”
這樣的誅心之論,還可以舉出很多很多。“美國之音”宣稱,“死亡人數和傷亡人數不應被視為一定反映了擊敗納粹的關鍵所在”;軍事史學家伊恩·約翰遜出版專著稱,“沒有蘇德秘密軍事合作,德國就不可能發動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德蘇條約引發”;“蘇聯的軍民傷亡人數最多,但這是因為他們的領導人無能”……
對于一個在戰爭中付出2700萬生命代價的國家的國民來說,看到這些言論,很難不暴跳如雷。
標簽 二戰歷史-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他們高喊“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
2024-05-24 14:06 伊朗局勢 -
“和中國電車競爭的窗口期只剩兩三年,再不抓緊就很難生存”
2024-05-24 13:08 -
美軍被曝3名士兵在加沙受傷,1人重傷送醫以色列
2024-05-24 12:34 巴以恩仇錄 -
“修改領海基線草案”引北約多國不滿,俄方撤回但不解釋
2024-05-24 11:24 俄羅斯之聲 -
美經濟學家動歪腦筋:盯著中國桌布沒意義,應對中國造蘋果手表下手
2024-05-24 10:25 中美關系 -
“雖同美日韓交好,但繼續對華接觸更好”
2024-05-24 10:11 -
“我沒要求對華加稅,反而被嚇一跳”
2024-05-24 09:19 -
耶倫好意思啊:我們是市場經濟國家,得在中國面前豎一道墻
2024-05-24 08:31 中美關系 -
伊朗發布首份直升機事故調查報告
2024-05-24 07:42 伊朗局勢 -
美眾議長“執意邀請”他去演講,國會吵翻了
2024-05-23 23:19 巴以恩仇錄 -
“近300架波音飛機面臨空中爆炸風險”
2024-05-23 23:19 波音危機 -
“不可接受,匈牙利不執行”
2024-05-23 23:12 巴以恩仇錄 -
伊朗總統萊希的葬禮在馬什哈德舉行
2024-05-23 22:48 伊朗局勢 -
普京簽署總統令,允許使用美國在俄資產補償俄方損失
2024-05-23 22:32 俄羅斯之聲 -
“布林肯催了:美武器攻俄禁令,得趕緊解除啊”
2024-05-23 22:25 烏克蘭之殤 -
“中國大到無法被忽視,投資者必須在那里做生意”
2024-05-23 22:02 -
15年來首次,“但若非中國,美議員懶得關注”
2024-05-23 21:16 非洲之窗 -
丁薛祥出席中國-海合會國家產業與投資合作論壇
2024-05-23 20:40 -
他赴日再提目標:2045成為發達國家
2024-05-23 20:35 -
盧卡申科任命新任白俄總參謀長
2024-05-23 19:53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