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德文:美國民眾對南京大屠殺了解多少?
關鍵字: 安吉麗娜?朱莉好萊塢二戰抗戰時期抗日戰爭日本右翼珍珠港國家公祭日《堅不可摧》劇照
二戰電影《堅不可摧》(Unbroken)即將于圣誕節假期(24日開始)在北美上映。盡管影片還只是在英國舉行了首映,美國國內媒體包括全國廣播電臺NPR, 新聞網如ABC、CNN 、Fox等,以及眾多網媒都已經爭相介紹預熱,氣氛之熱烈儼然已成了美國萬眾期待的熱片。
諸多美國流行文化因素為該片的火爆推波助瀾:好萊塢當前最炙手可熱且頗有爭議的女演員安吉麗娜·朱莉為該片導演;201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主人公符合好萊塢式英雄角色的套路:不屈少年、奮勇的奧運冠軍、 果敢的B-24轟炸機飛行員,以及幸運的海上漂流生還者,他們都是生活和戰場上的強者。
《堅不可摧》在倫敦及北美受到廣泛關注,但卻在日本引起爭議甚至被抵制。日本右翼抵制的原因就是認為,安吉麗娜過分夸大扭曲了日軍虐待戰俘的情況,日本右翼學者還稱這場戲是“純粹的捏造”。國內讀者已經習慣了日本右翼抵賴日軍二戰罪行的言論和立場,但是在美國知識分子以外的普通民眾眼里,了解的人并不多。
這部片子和很多好萊塢戰斗英雄片不一樣的一個地方是,男主人公被日軍俘虜,并在殘酷的戰俘營中渡過了備受侮辱和摧殘的兩年,直至東京被麥克阿瑟將軍率眾部占領而獲救。
眾所周知,二戰后從1945-1952年美國占領日本,麥克阿瑟將軍儼然如太上皇一般,制定憲法,限制日本軍隊等等。換而言之,美國是勝利者,但這部片子著力描寫的卻是一個備受日軍奴役的美軍戰士。這個著力點釋放了很多當代美國人對二戰的新認知,其中一點就是無論勝負,戰爭讓眾多個人成為多重意義上的受害者,甚至是一生一世的負累。
導演安吉麗娜·朱莉是聯合國難民署的慈善大使,之前也在他執導的《血與蜜之地》(In the Land of Blood and Honey)中探索戰爭和人性的問題。《堅不可摧》向美國觀眾介紹一個普通的美軍士兵和命運抗爭及妥協的故事,從個人命運的視角引領觀眾認識當年殘酷的太平洋戰爭。
《堅不可摧》劇照:主人公在日軍戰俘營
這么一個看似脫離戰爭政治囿制,深刻又充滿關懷的文化認識,是否引發美國國內更多對日軍在太平洋及中國戰場上暴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殺的關注及討論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回溯到二戰中的中美日三國關系及互相的文化映照中去尋解。簡單地來說,美國民眾一直以來對日本侵華的暴行究竟多少認識?聯系到《時代周刊》、《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對大屠殺的關注,以及對安倍政權關于慰安婦態度的嚴厲批評,能不能說,美國民眾對日軍對華暴行的態度也在發生某種轉變?
戰時同盟國:關注中國戰區浴血抗戰
歐戰于1939年爆發,美國遲至1941年12月才被動進入戰爭。珍珠港轟炸是美國二十世紀崛起為世界強國歷史中最黑暗的一頁。然而在此之前四年,即1937年盧溝橋事變,甚至兩年后希特勒發動歐戰,盡管在政治上美國譴責日本及德國的侵略戰爭,但是暗地里卻賣武器石油等戰爭物資發不義之財。
以此構成對比的是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為代表的文化圈,卻興起對中國及中國農村的廣泛關注。賽珍珠在襁褓中即被帶到中國,在鎮江長大,她的寫作題材也取自于中國底層人民。當她的作品在三十年代早期出現在美國讀者面前的時候,美國普通民眾也剛剛經歷了《憤怒的葡萄》中描述的饑荒和災難,因而大受關注。一九三七年根據她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大地》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改編搬到銀幕,獲得極高的票房。中國百姓的苦難及生存的故事成為好萊塢的賣點,也意味著這個主題在美國民眾中有著寬廣的共鳴。
然而民眾的同情并沒有直接轉化成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軍事援助。這一狀況在1941年底因珍珠港事件得以改變。美國設立遠東戰區,派駐史迪威為遠東戰區總司令配合蔣介石在中國戰場抗日。美國國內的戰時動員也著力宣傳這場僅次于歐洲戰場的戰爭。1942年佛蘭克·卡帕 (Frank Capra) 執導了七集戰爭宣傳片《我們因何而戰》,教育官兵及民眾這場戰爭對美國本土安全的意義,以達到動員全美國之力的目的。其中長達一個小時二十分鐘的第六集介紹的就是中國戰區及中國人的抗戰。
《我們為何而戰》顛覆了西方媒體從十九世紀以來塑造的落后愚昧的中國及中國人形象。這個命名為《我們因何而戰——中國戰事》的片子中,中國的形象是古老的文明大國: 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創造了包括指南針、火藥、 印刷以及造紙等造福于全人類的發明;中國的百姓萬眾一心,不屈于日本的殖民統治;為了應對抗戰,學校、工廠及政府機關紛紛隨國民黨政府內遷。這個片子也重點描繪了日本侵華軍隊的暴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殺。里面有詳細的資料及電影腳本介紹日軍屠殺活埋戰俘,強奸婦女,迫害百姓等等罪行,令觀者無不動容。這部片子塑造的“敵人是兇殘的,我們是正義的” 的同盟國中國形象,非常鮮明。
《堅不可摧》劇照
這個宣傳片在動員美國民眾對中國戰區的支持是起了作用的。當然和其它的因素一起,例如宋美齡訪美以及在國會充滿尊嚴及正義的講演,當時的美國興起了一股對華援助的高潮。
與此同時,中國的戰況和百姓承受的苦難也得到來華的美國記者大量的關注。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時代《生活》雜志西奧多·懷特 (Theodore H. White,中文名白修德), Annalee Jacoby,和《紐約時報》的Tillman Durdin 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最新聞 Hot
-
“對中俄來說,‘金磚+’有望改變西方主導國際秩序”
-
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
如何看待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面臨哪些突出問題?
-
“西方以為這樣就能打倒中國,我說,你們錯了”
-
烏克蘭急澄清,普京警告:絕不允許
-
普京表態:沙特來辦,相當合適
-
美國年度赤字創歷史第三高,債務利息首超1萬億美元
-
怕特朗普上臺,美國被曝加速援烏200億美元貸款
-
“過半美國人認為,生活不如四年前”
-
“他不會停手,想要的不僅是軍事勝利”
-
日本收到“警告信”:再不對華動手,就對你動手
-
“對中國,歐洲就是美國拴著皮帶的小狗”
-
反擊!大疆起訴美國防部
-
NASA局長:需要和中國談一談
-
他狂夸日本:對付中國,你排第一…
-
“為何中國男性個頭比印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