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方遠:臺灣的這種心態,害了自己
最后更新: 2021-05-28 08:31:40【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方遠】
臺灣疫情在燒,居家工作其實也在燒,各種訊息跟視訊會議一直來,救護車聲響此起彼落。誰都想要趕快恢復日常生活,誰都希望我們不要再被病毒糾纏。
睡前看到臺灣某網絡平臺發了一篇“南投縣長林明溱向臺當局請購上海復星代理德國BNT輝瑞疫苗”的新聞。底下竟然有人留言:武漢是病毒的源頭,那里來的疫苗誰敢用?
看完留言,不知今夕是何年。即便我可以理解他的恐懼和擔憂,但這種想法也整整滯后了17個月,或者說,他還活在17個月以前。
臺灣網友的那句霸氣宣示,要世界看好,臺灣要示范如何如何。但我比較好奇的是,就算一些不懷好意的臺灣網友,整天把“中國武漢肺炎禍害全球”掛在嘴邊,但武漢也已從自己城市與人民的重傷中恢復,給臺灣做出了“示范”。
今天臺灣在疫情蔓延下遇到的種種問題,其實當初武漢都遇到了,在經歷黑暗期之后,找到方法復原過來。但臺當局喊了一年多“超前部署”,當疫情來到面前時,各種崩潰無措,這比疫情本身更令人恐懼,最終只能靠著官方和側翼警察,到處言論審查、思想檢查。
臺灣疫情。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檢查來檢查去,臺灣不過是在退步而已,退步到17個月前。
比如最近有一些確診案例,沒有接觸還是照樣被傳染,一些新聞報導開始討論“氣溶膠”的威力。美國關于疫情的最新指南,也將氣溶膠列為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之一。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去年2月在武漢疫情嚴重之際,專家研究提出了氣溶膠的傳染途徑。然而,當時上海開完記者會,臺灣媒體的第一個反應卻是各種“中共不可信”的嘲諷。某些媒體甚至特意去訪問臺灣專家,由他們口中說出“氣溶膠沒有學術根據”“不相信武漢肺炎會空氣傳染”等等,意思就是要凸顯大陸以自身受苦而提出的論據一如既往的不值一提。
也是在那個時間前后,馬英九因為率先戴上口罩,而被執政黨攻擊得體無完膚,說他這樣的做法是唯恐天下不亂。接著,就是官方開始宣傳“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我ok你先領”之類的動員。
馬英九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再說說方艙。在臺灣眼里,方艙就是獨裁的象征,卻很少人認真去追問,大陸為何要蓋方艙。那是因為疫情之初來得又猛又烈,醫護人員、醫療院所等各種資源也瀕臨臨界點,而確診患者無處可去,留在家里又帶來傳染給家人和社區的風險,因此通過輕癥分流的方式,大幅減緩上述問題,讓醫療資源得到妥善運用,染疫民眾也得到收治。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宛若承載生命的諾亞方舟。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封城也是如此。背后的邏輯是在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用最嚴密的方式,盡可能把疫情防堵下來,而不是什么“讓武漢人民等死”這類腹黑思維。
一座城市為了揪出可能的潛在傳染鏈,但又要進行最大效率地篩檢時,該怎么做?武漢后來決定采行混合采樣,以小網格分組的采樣方式,加快采檢速度。這也是在采檢能力有限時提出來的可行方案,后來不少國家也跟進采取類似做法。
但無論是方艙、封城、還是混合采樣,在當時相關報道出來后,臺灣媒體或一些政治人物,始終嗤之以鼻。以至于直到今天,臺灣討論在緊急時刻應采取什么方案時,竟然最先發問的是,這些做法有沒有中國大陸的影子?有,那我就不要了。
我并非鼓吹全盤復制武漢模式的意思,也不是說武漢或整個大陸的抗疫模式百利無害。而是說在疫情大規模擴散之下,大陸及其他疫情慘重的國家,都已經有所“示范”了,就算在執行細則上存在差異,但人類對于這個新興病毒已有基本認識,我們得以從別人抗疫模式背后的邏輯中得到借鑒。
全球疫情發生后,民主國家同樣遇到巨大挑戰。在病毒面前,比的不是政治體制,也不是民主或專制,而是治理能力,更是讓人民都能好好活下去的能力,絕對不是讓人民陷入疫苗產地的政治斗爭,或者是在疫苗和醫療資源短缺的情形下,掙扎于生死之間。
明明有更多的選擇,但臺當局的方式是告訴你一切聽民進黨指揮、要心疼哽咽的官員、大家要一起心疼流淚,還不能有任何不一樣的聲音,否則就是“認知作戰”、就是假訊息、就是“中共同路人”。當然,這就是所謂“同島一命”的真諦。
這幾天好多醫護人員都出來發聲,指前線快要撐不下去了,很多新聞報道不斷放送醫護人員的咬牙苦撐以及堅守崗位,這才是真正令人心疼的現實。還有正在被病毒折磨的人們,也令人擔憂難過。
還記得那本被民進黨政府強勢下架的童書《等爸爸回家》嗎?里面描繪身為醫護人員的父母,在疫情面前,顧不得年夜飯與年幼子女,奔赴抗疫前線,小朋友只能隔著玻璃,給爸爸看他寫的紙條:“爸爸加油!你是最好的爸爸,我等你回家”。這樣的大愛精神與動人場景,臺當局官員卻說是“美化中國防疫”“統戰大外宣”“不要與言論自由混為一談”。
童書《等爸爸回家》圖片
這樣的畫面不是虛構的,如今也正在臺灣上演。武漢的醫護爸爸媽媽已經回家了,臺灣的醫護爸爸媽媽一定也會有回家與家人團聚的一天。但這個畫面本來可以不會在臺灣發生的,何以致此?又是誰禍害誰?這可能不是蔡英文一句“中國惡意阻擋”就說得過去的。
不只是許多西方媒體在問,很多大陸朋友也相當好奇,臺灣這個所謂的“防疫資優生”,何以在此時此刻面臨如此大的疫情挑戰?個中原因有很多,許多媒體和專家都做了剖析。
但有一個因素是被忽略的,那就是“逢中必反”的心態。連明明是科學層面的問題,卻因為來源是中國大陸,在臺灣就被否定,否則就會被指責為中共的認知作戰。如果沒有這層意識形態的制約,以兩岸的地理位置與臺灣的醫療優勢,超前部署可能真的就是世界榜樣,而不會到了今天反而成為西方媒體群起嘲諷的對象,臺灣人民也不用苦苦追問疫苗在哪里。
臺灣這種“逢中先反”“逢中必反”的心態,在經歷過疫情沖擊后是不是可以放下偏執呢?我是悲觀的。因為連有些專家都在一年多之后,還在說“我們防疫經驗很足夠”“可以討論一下臺灣有什么可以教給中國大陸的”。
甚至連官方都還在堅稱,臺灣是第一個示警新冠肺炎會“人傳人”的地方。但我還是相信,臺灣慢慢會有人開始發問,我們的思想和心靈,是不是被什么東西給死死綁住了?
臺灣當然可以示范給世界看,但在此之前或許可以想一想,中國大陸不只給臺灣、也給全世界做了示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從“初心之地”到“人民城市”——建黨百年之際回看上海解放
2021-05-28 08:28 -
中英貿易破冰者
2021-05-28 08:27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衛星新聞|紅色足跡桂北行:湘江的見證
2021-05-28 08:26 -
三次兩院院士大會 習近平一直關注這些話題
2021-05-28 08:24 -
港澳辦:完善選舉制度將開啟香港良政善治新篇章
2021-05-28 07:41 香港 -
王毅會見朝鮮新任駐華大使,就朝鮮半島形勢交換意見
2021-05-28 07:24 中國外交 -
匯豐花旗被警告:轉移黎智英資產或面臨7年監禁
2021-05-27 22:58 香港 -
澳大利亞維州再次“封城”,臺灣成“反面教材”
2021-05-27 22:09 臺灣 -
學習進行時丨5年沉淀,習近平這些話我們共鳴更深
2021-05-27 21:51 -
外貿外資“開門紅”習近平這樣布局
2021-05-27 21:50 -
習近平向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研討會致賀信
2021-05-27 21:48 -
韓正主持召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
2021-05-27 20:56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社區團購平臺“十薈團”被頂格罰款150萬元
2021-05-27 20:56 -
菲律賓欲將中業島建設為后勤中心,國防部:堅決反對
2021-05-27 20:45 南海局勢 -
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在無錫座談,共推一體化發展
2021-05-27 19:40 上海觀察 -
服務新發展格局,走在現代化前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無錫舉行
2021-05-27 19:21 上海觀察 -
縣城房價漲到三四萬元,新華社:虛火過旺需“降溫”
2021-05-27 19:17 中國房市 -
臺灣多家醫院求援,臺大醫院院長:已到臨界點,廁所都自己掃
2021-05-27 18:26 臺灣 -
“迎中國共產黨華誕·展上?;ヂ摼W風采” 系列活動線上展示平臺正式發布
2021-05-27 17:55 -
被控受賄超1.5億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馬明受審
2021-05-27 17:37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2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94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3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1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評論 102最新聞 Hot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
錢都花哪兒了?布林肯說了實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