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小寶:如果上海的一千萬外地人消失了……
關鍵字: 上海排外上海外地人上海外地人口上海人歧視外地人“上海如果少一千萬所謂的‘外地人’會怎么樣?”的另外一種可能
微博網友@Alex_CMP
對于《上海如果少一千萬所謂的“外地人”會怎么樣?》的文章,一部分上海人(還有幾個北京人)對此發出了“求餓死”的呼吁,也有些外地人(相對北京上海而言)頓時覺得有了底氣,大有離開了外地人北京上海就要餓殍滿地,垃圾成山的感覺。我不是經濟學人,不過作為一個認真的摩羯星人,試著推演一下另外一種可能,供大家參考。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另外一種想法而非挑起或回應某種地域之爭。
根據上海統計局的統計年鑒(2014版)2013年,上海常住人口為2415萬人(常住人口與總人口有所差異),其中具有上海戶籍的1432萬,也就是外來人口983萬人。這一數據與上文一致。假設這983萬外來人口一夜之間全部回了老家(物質不滅定律),緊接著上海產生了結界,外來人口只能在上海停留少于一個月,但不能常住。物流能出入上海。(條件與上文假設相同,順便說一句,我將無恥地引用上文的圖表)。
如同那一種假設中所言,大量人口的遷回,最直接的影響出現在勞動力市場。如果上文的表格是正確的,那么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呢?
分行業的情況如下:
上兩張圖的單位都是萬人。典型的行業有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77%)、建筑業(74%)、住宿和餐飲業(74%)、批發和零售業(62%)、制造業(61%)。
首先我們我們應該確認的是需求降低了,因為人口從2415萬降低到了1432萬。對于任何一種服務,比如垃圾處理,理發,外出下館子,這樣的需求減少了。盡管這么計算并不公平(比如外食的比例,外地人應該高于本地人),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大概以59.29%作為一個參數來估算。
也就是說在上表中,外來人口占總就業人口不足40%的行業,基本上都不會受到沖擊,這點似乎可以站得住腳,那么外來人口超過40%的行業里,比如上文提出的“一些行業已經完全離不開外來勞動力,典型的行業有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77%)、建筑業(74%)、住宿和餐飲業(74%)、批發和零售業(62%)、制造業(61%)。”,上海可以有怎樣的應對之策呢?
人口消失一個星期(瞬間沖擊)
如同很多年來的迷思,北京人上海人,離開了外地人,春節過后,當外地人又來的時候,是不是餓殍滿地了呢?讓人失望的是,人不吃飯七天就得死,可是春節一過,北京人上海人和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人一樣,需要擔心的是攝入營養過多,都愁著該怎么減肥。
1. 的確會有很多餐館關門,但是生意好的店家還是會繼續營業,所以還是能有館子可以上,當然,會需要等比以前長約一倍的時間。(餐飲業和住宿業74%,26%的產能對59.29%的需求)這給了北京人、上海人更多的機會在家和家人一起聚餐,讓朋友嘗嘗自己的手藝。減少外食中食入地溝油、黑心食品的幾率,或許對于人口壽命增長略有幫助。
2. 商店便利店和超市(批發和零售業62%,38%的產能對于59.29%的需求),營業員是減少了,但很明顯的,并不會出現超市的收銀出口減少了許多這一概念,等待的時間只是原來的1.56倍而已。比起餐館好了很多。
3. 鐘點工消失,這的確是個問題,但是一周似乎還是可以克服的,對嗎?但是這春節的一周過去了,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堆成山了么?從“空城”變成“垃圾城”了么?似乎并沒有。
今年的春節和過去的春節一樣,每一年都讓某些“外地人”失望地看到北京人上海人居然都沒有餓死,垃圾也沒有圍城。
接下來自然就是一個月了。如同上文所言,一些人說這就是陣痛,我正是這一些人中的某一個。上文分析的“尤其是對于餐飲、家政服務來說,外來人口消失,會導致五分之四的供給走掉,但是餐飲和家政的需求減少了五分之四嗎?不是,總人口只減少了40%,剩下60%的人還是需要吃飯的?!?,這話的一部分我之前也提到了,但是請不要搞錯,60%的人還是需要吃飯的概念與60%的人必須下館子吃飯是不一樣的。除了下館子,還是有別的地方可以吃到飯的,比如家。
家政服務會是一個問題,當然,鐘點工還是會出現的,價格或許會提高,或許一部分人就會放棄請鐘點工自己干活。但是還不至于出現下館子還需要加付服務費+外加服務員小費,有那錢,不會自己下廚么?網購的時間或許會有所延長,但未必會出現半個月才到,請仔細看表二,在物流業,60%以上的就業人口是本地人,當需求降低帶來營收降低的時候,哪怕是EMS,也得考慮下效率吧隔天到吧?
接下來是半年。
當制造業工人消失五分之三的時候,上海的確會受到沖擊,對于那些勞動力密集型的企業的確會難以為繼,不得不結業離開上海。然而我們卻應該思考另外一個問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收益率高么?如果收益率不高,那么讓其遷移到內地,對于上海而言,又有何損失呢?如果收益率很高,那么在沒有外地人的情況下,加高工資請上海本地人口就業,也的確可以作為一種選擇。與此同時,隨著生產自動化技術的提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機械代替人工的做法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如果考慮到外來人口的素質及流動性因素,采用自動化技術或許還可以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不是么?
順便說一句,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作收入約為中國的一半甚至是四分之一,已經有很多的企業將他們的工廠移到了這些國家去降低生產成本,但為什么還是有企業愿意忍受中國,特別是北京上海的高工資水平呢?不外乎是北京上海的高素質勞動力與中國這個市場,如果單純為了勞動力充裕,那些企業可以直接跳過外地,而搬到外國去,不是么?
此時的上海,或許將如上文所言,是一個勞動力不足且資本嚴重過剩的地區,這些資本或許也將成為上海最大的優勢。如果這些資本用于投資甚至是外國的企業,也同樣可以對上海的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就如同日本,企業難道因為投資中國就不把利潤匯回母國了么?那么那些收入作為收入難道不需要繳納稅收么?(作為稅法素人,愿行家指教)。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4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87“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32“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