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耀彤:法官為什么會辭職?
關鍵字: 司法改革法官基層法官司法法制法治法官辭職毋庸諱言,法官辭職已經有了較明顯的上升趨勢,這讓以提高法官職業保障、把優秀人才吸引到體制內為目標之一的司法改革顯得有些尷尬。就算羞答答的不承認是司法改革激勵了法官辭職,但也無法改變二者之間的正相關性。并且,在網絡上流傳的一些地方公務員招考的截屏也顯示,很多基層法院甚至是一度萬里挑一的基層法院,幾乎沒有人報名,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事情。管理層緊張起來,因為他們心里清楚無論制度怎么設計,活總是要有人干,而現在的確是出現了員工荒。率先體驗到這一點的基層司法管理層坐不住了,他們在使用傳統的精神激勵法的同時甚至直接出臺了在《公務員法》上站不住腳的嚴控法官辭職的決定,而沒有了以往那種“缺什么也不缺干部,你走了想來的人多的是”的自信。
這種草莽的“禁出令”除了讓內部傷心、外部嘲笑之外其實是沒有什么效果的,法官如果鐵了心想辭職,你根本攔不住。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社會,人身依附與強迫控制只能是某些官僚主義者不愿破滅的幻想。如果真想把優秀人才留在體制內,而不是“你表現優秀了就允許你辭職”,必須對癥下藥,搞清楚病在哪里。
法官為什么會辭職?
(一)
一篇微信公號推出的小文以直白的暗示分析說是因為隨著司法改革和反腐敗的深入,法官沒有辦法象往常一樣獲得腐敗收益、沒了腐敗機會,因而選擇離開。這篇文章毫無疑問立刻激起了法官們的強烈憤怒,這不僅僅是因為誰也不喜歡被潑上一身臟水,更是因為這種判斷沒有經驗上的依據,在邏輯上也不能成立。雖然離職法官中有好幾個我敢以自己人格保證的清廉法官,但我不認為那樣說話多么有說服力,那只是一種基于信念的修辭。
法院存在腐敗現象,這是一個不需要辯解的常識,但同樣是常識的是腐敗機會在法院內部各層級、各部門之間也是不一樣的。如果真的是因為中央徹底的反腐導致尋租機會喪失,那么辭職的法官應該是比較集中地彰顯出部門和級別特色,然而觀察并不支持這一點。辭職的法官中青年骨干、基層法官占了多數,這些人會是法院系統內部更有腐敗機會的人?批評者自己恐怕都不會相信。還有,如果一個曾經腐敗了的法官想逃脫掉法律的制裁,他只能寄希望于當事人不告發或者告發后予以擺平。而其辭職顯然會導致自己被揭發檢舉的機會增加:當事人或者再用不到你了,你身上的權力光環退去了,他沒有必要顧忌日后辦事的不順利而忍氣吞聲。同理,辭職也會導致揭發后擺平能力的下降,類似連坐的廉政責任制度逼迫組織在面臨腐敗指控時要使出渾身解數。一個腐敗的法官,在反腐高壓態勢下權衡了利弊之后的理性策略會更多的選擇留在體制內,并從此干凈起來,而不會是慌里慌張的走開。
并且,雖然就整個國家政治體制來說正在進行著一場“反腐風暴”,但觀察并不顯示它在法院系統已經真正開始。不知道這是因為中央有意為司法改革留出時間,還是因為紀委系統實在是有更重要的腐敗需要先反。“反腐導致法官辭職論”是站不住腳的,它充其量是一種對法官的道德訛詐——你不愿干了,就是你貪不著了。在反腐與法官辭職的關系上如果進一步探究,那么我們甚至可以說:非但不是反腐導致法官辭職,反而是反腐沒有真正開始導致法官對在體制內生存喪失信心。
(二)
與這種“道德訛詐”異曲同工的是一種傳統的“高大上”解釋,它從法官的奉獻精神上面尋求原因,它雖然沒有表述的那么直白,但舌頭下面的話還是都能夠聽出來的。它強調堅守,強調初心,強調法官的理想,它還樹立一個個又苦又殘的模范人物暗示現在給予法官的已經不少你再要求就是貪心,它還通過對結案七八百甚至上千人物的宣傳暗示你之所以結案不夠多還是因為你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努力。
這種解釋可以歸類到“道德盤剝”里面。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種裹挾其實古已有之。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四條極大的繩索”的絞殺動力之一就是這樣的道義盤剝,比如耳熟能詳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體制內的管理者與體制外的批評者都有不少使用這樣的工具來要求一線法官,流傳較廣。流傳廣不是因為它更有解釋力,而僅僅是因為它過于簡單,使用起來消耗不了太多知識儲備。而且它頗能夠在要求別人當圣人、為菩薩行的同時自己在自己面前表演一把圣人、菩薩,既可以把自己感動的稀里嘩啦,又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并且被批判的“不堅定”“奉獻意識”差的法官在這個問題上并沒有多少辯解的余地,因為誰也不敢對抗這些偉大的詞匯。
法官當然是要有奉獻精神的,是要有自己的操守和堅守的,但這種奉獻和堅守都要有它的制度基礎。不考慮在制度上激發法官的奉獻和操守,一味用道義盤剝,以為自己既然給了法官一個“無上光榮”的稱呼,就可以不考慮對法官的使用尺度,那只能說是一種嚴重的官僚主義態度。這種態度,可能會逼走更多的法官。
(三)
一種同樣廣為接受的解釋是法官的待遇差、壓力大、責任重、職業尊榮感差。不光離職的法官,在職的法官也是如此吐槽他們的職業環境。如果不是故意的選擇性失明,我們就該勇于承認這些解釋的真實與客觀。然而,事情都有兩個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們的解釋力似乎并不足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