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永年:經濟上的互相依賴,會減少國家間的沖突嗎?
關鍵字: 韓國中韓對外貿易薩德薩德反導系統東南亞亞洲【明年年底前,美韓將在中國家門口支起薩德反導系統,這個打著“攔截朝鮮導彈”幌子的導彈防御系統,將打破自朝鮮戰爭結束以來東北亞地區半個多世紀的大國力量平衡,再次點燃地區軍備競賽的導火索。近年來跟中國在人員、經貿和文化來往上都十分緊密的韓國,此時卻把自己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從薩德反導系統這件事情來看,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會減少國家間的沖突嗎?】
如果經濟上的相互依賴會減少國家間沖突的可能性,那么亞洲國家間的經濟依賴程度遠不足以避免它們之間的戰爭。亞洲國家間經濟相互依賴網絡遠遠落后于其他地區,并且相互依賴程度在各國間極不平衡。亞洲國家間的經濟依賴程度不及亞洲國家與非亞洲國家之間的高,并且亞洲國家間缺少貿易透明度,不存在制度化的機構來解決它們間的貿易糾紛。多數亞洲國家在同一地區有激烈的競爭。有許多理由表明東亞地區的相互經濟依賴性不足以避免它們之間的沖突。
第一,經濟依賴程度在東亞地區的各國之間發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國之內各地區之間也很不平衡,如中國。在歐洲聯盟,經濟主權的概念已經很淡薄,國家之間的差異比較容易解決。但在東亞,經濟主權仍然是一個極其吸引人的概念。貿易的透明度一直是東亞國家之間及東亞和其他國家之間貿易的障礙之一。即使政府提倡貿易自由化,國內的既得利益的反對浪潮此起彼伏。
第二,東亞國家盡管有高速的經濟增長,但地區內國家間的相互依賴程度遠遠不及歐洲聯盟。大多數東亞國家所追求的不僅是區域內的經濟相互依賴,而且是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交往。日本在這一方面比較明顯。例如在 1990 年,英國所吸收的日本的投資比整個亞洲還多。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也會是不平衡的。就是說,各國間從經濟依賴性中獲得的利益是不同的,相互依賴經常變成單方面的權力依賴。例如,日本人認為日本能夠控制東亞各國,因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高度依賴于日本的資本和高技術以保證持續的經濟增長。日本人也傾向于認為日本優越于其他亞洲國家,從而給地區的經濟合作帶來消極的影響。
第三,東亞社會的經濟相互依賴性并不必然有利于減少國家之間的對抗和沖突。美國和日本之間長期的貿易爭端說明了這一點。一個國家擴張經濟利益的結果往往是和其他國家的沖突。日本在 20 世紀 30 年代的做法是例證。日本的經濟資源高度依賴外國,要維持國內經濟持續發展,國家會不惜用政治力量向海外擴張經濟。
薩德系統
從多邊關系和制度來說,情況也是一樣。對亞洲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的是這一地區缺乏任何有效的多邊組織和制度。東亞國家在發展多邊關系方面經驗不足。東盟(ASEAN)的誕生盡管已經有了歷史,但它不是政治組織,無能建立后冷戰時代的安全制度。新近建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也僅僅是為了避免冷戰后的沖突,其目標是繼續讓美國力量留在亞洲,保障亞洲的安全。但亞洲國家的這一策略能否發生效用是很成問題的。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將來不太可能深深卷入亞洲內部的競爭。即使美國卷入,也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從理論上說,地區性的安全同盟有助于防止霸權崛起以填補權力真空。但亞洲國家間集體安全感極為脆弱。有人把東南亞國家同盟視為典范,認為東盟會有助于東北亞國家來和平地解決它們之間的糾紛。但這種想法并無堅實的基礎。亞太國家間的集體和平意識遠較其他地區低,沒有任何制度化機構來履行這一任務。根據佛利伯格(Aaron L. Friedberg)的說法,主要亞洲國家之間的利益差距不是在減少,而是在急劇擴大。
亨廷頓強調,從歷史上看,快速經濟增長和擴張類型的外交政策總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這為真,那么亞洲國家之間的戰爭威脅驟然升級。不僅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全球第一,其他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也異常迅速。按照亨廷頓的說法,不僅中國,而且其他主要亞洲國家都會有擴張性的外交政策。一旦美國撤軍,亞洲國家間的爭奪霸權之戰就會展開。就目前的現實來說,中國和日本最有可能去決一勝負。從貿易、生產率和金融等各項經濟指標看,日本早已是這一地區的霸權。盡管日美之間存在經濟摩擦和貿易糾紛,冷戰的結束卻給日本一個極好的機會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就是說,日本在沒有使用政治和軍事力量的情況下建立了其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帝國地位。隨著日本經濟權力的急劇擴張,日本的軍事力量也在飛速發展。但在目前狀況下,日本的軍事發展受到安全困境的制約,即其軍事發展會引起周邊國家的反日行為。再軍事化對日本來說意義不大,這會使日本以極高的代價換取極小的利益。但美國的撤軍會弱化日本的經濟影響力。新的霸權,如中國,對日本的經濟利益的 容納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會采取軍事方面的措施來保護或輔助其經濟利益。
日本國內盡管有很多人反對日本的再軍事化,但戰后日本的和平主義是基于這一信念基礎之上的,即美國會給日本提供足夠的軍事安全保障,避免日本受外來攻擊,甚至保護日本在他國的經濟利益,如美國對朝鮮和越南的干涉。所以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變化,日本必須在軍事上自足。日本國內民眾的意見也會發生變化。他們會認為大規模地軍事擴張符合日本的利益。
近年來跟中國在人員、經貿和文化來往上十分緊密的韓國,卻把自己綁在了美國的戰車上。
從中國方面來說,情形就大不相同。在后冷戰時代,中國勢必在亞太地區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中國決定了亞太地區是否會出現權力真空。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一直稱中國永不稱霸。然而,中國是否成為霸權取決于中國國力這一客觀事實,而非政府的主觀意愿。大國的存在本身足以使人產生霸權的感覺。因此,在許多西方觀察家看來,中國勢必成為亞洲霸權。在這些人看來,與日本不同,中國有足夠的理由用政治經濟和軍事的手段去控制其外在的環境。日本在亞洲稱霸已達一個世紀,而中國則承受了一個世紀的羞辱。即使現在中國具有了相當的經濟實力,但仍然受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的指手畫腳:搞和平演變運動,人權壓力,用最惠國待遇為政治手段等等。中國和日本、俄羅斯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都有領土糾紛,和日本的經濟貿易帶來了龐大的逆差。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干預有增無減, 出售武器給中國臺灣,與中國臺灣建立緊密的政治關系。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中國需要向外尋找新的經濟資源。亞太國家在某種程度上默許中國慢慢地成為霸權,承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能力。就是說,中國可以非軍事方式成為霸權。但內外因素的變化促使中國使用軍事手段追求霸權地位。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外交行為也表明這一態勢,如在南海主權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保留對中國臺灣使用武力的權利。日本的軍事費用急劇增加。西方有關中國威脅的理論和圍堵中國的理論更使中國人感到外在的威脅。在現實主義看來,所有以上這些因素已經導致了亞洲國家的激烈的軍備發展。
【本文摘自鄭永年新書《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
- 原標題:鄭永年:經濟上的互相依賴,會減少國家間的沖突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踏上國土這一刻,我們安全了!” 評論 5伊朗對以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90%擊中目標” 評論 690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評論 211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評論 143歐盟想“邊打邊談”? 評論 159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